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708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包括护眼罩一、护眼罩二和盒体,护理管一和护理管二通过连接块与护眼罩一和护眼罩二相连通,盒体的内部两端分别设有液腔一和液腔二,液腔一和液腔二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一和活塞二,活塞一和活塞二相靠近的一侧壁分别连接有活塞连接板一和活塞连接板二,连接板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盒体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马达,盒体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指示灯一、指示灯二、控制器和电池,结构设计新颖,实现护理管一和护理管二内的热敷水进行不间断的更换热敷,大大提高对患者眼部的辅助治疗效果;患者可根据指示灯的指示了解热敷水是否加热至恒温,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角膜屈光手术中会形成角膜瓣,并切断部分角膜神经。因为睑板腺按摩等常规方法有损伤角膜瓣,使角膜瓣移位等风险,所以在手术恢复期内不提倡用此方法缓解改善眼部干涩、疲劳等症状。现有的方法都是使用毛巾蘸上热水对眼睛进行热敷,但是当患者眼部出现不适时不能随时随地的对眼睛进行热敷,且当毛巾敷上一段时间后,还需要人们再次将毛巾蘸上热水才能进行热敷,操作起来比较麻烦。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包括护眼罩一、护眼罩二和盒体,所述护眼罩一和护眼罩二之间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连接有护理管一和护理管二,所述护理管一和护理管二通过连接块与护眼罩一和护眼罩二相连通,所述盒体的内部两端分别设有液腔一和液腔二,所述液腔一和液腔二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一和活塞二,所述活塞一和活塞二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器一和加热器二,所述活塞一和活塞二相靠近的一侧壁分别连接有活塞连接板一和活塞连接板二,所述盒体的内腔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活塞连接板一底部设置的上凸齿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活塞连接板二顶部设置的下凸齿相啮合,所述盒体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马达,所述主动齿轮的轴心通过驱动轴与所述驱动马达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指示灯一、指示灯二、控制器和电池,所述电池分别与控制开关、指示灯一、指示灯二和控制器电连接。优选的,所述护眼罩一和护眼罩二相远离的一侧之间连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一端设有圆毛面,所述绑带的另一端设置有刺毛面。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内腔开有通道一和通道二,所述护眼罩一和护眼罩二的内部设有热敷通道一和热敷通道二,所述护理管一通过通道一与热敷通道一相连通,所述护理管二通过通道二与热敷通道二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外壁上设有夹片。优选的,所述液腔一和液腔二相远离一端的底部开有与护理管一和护理管二相连接的进出水口。优选的,所述护眼罩一和护眼罩二与眼部相贴合处设有热敷毛层。优选的,所述护理管一和护理管二通过管夹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结构设计新颖,通过驱动马达驱动盒体内的活塞一和活塞二进行同步运动,可实现护理管一和护理管二内的热敷水进行不间断的更换热敷,大大提高对患者眼部的辅助治疗效果;盒体内液腔的温度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保持恒温,患者可根据指示灯的指示了解热敷水是否加热至恒温,装置便于携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后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护眼罩和连接块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护眼罩一;2、护眼罩二;3、连接块;301、通道一;302、通道二;4、绑带;5、护理管一;6、护理管二;7、盒体;8、控制开关;9、指示灯一;10、指示灯二;11、控制器;12、夹片;13、电池;14、驱动马达;15、液腔一;16、液腔二;17、活塞一;18、活塞二;19、加热器一;20、加热器二;21、连接板;22、主动齿轮;23、活塞连接板一;24、活塞连接板二;25、下凸齿;26、上凸齿;27、从动齿轮;28、驱动轴;29、热敷通道一;30、热敷通道二;31、热敷毛层;32、管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包括护眼罩一1、护眼罩二2和盒体7,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之间连接有连接块3,连接块3的底部连接有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通过连接块3与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相连通,盒体7的内部两端分别设有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器一19和加热器二20,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相靠近的一侧壁分别连接有活塞连接板一23和活塞连接板二24,盒体7的内腔中部设有连接板21,连接板21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27,从动齿轮27与活塞连接板一23底部设置的上凸齿26相啮合,主动齿轮22与活塞连接板二24顶部设置的下凸齿25相啮合,盒体7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马达14,主动齿轮22的轴心通过驱动轴28与驱动马达14的输出端相连接,盒体7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8、指示灯一9、指示灯二10、控制器11和电池13,电池13分别与控制开关8、指示灯一9、指示灯二10和控制器11电连接。其中,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相远离的一侧之间连接有绑带4,绑带4的一端设有圆毛面,绑带4的另一端设置有刺毛面,绑带4用于将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固定于眼部进行恢复治疗。其中,连接块3的内腔开有通道一301和通道二302,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的内部设有热敷通道一29和热敷通道二30,护理管一5通过通道一301与热敷通道一29相连通,护理管二6通过通道二302与热敷通道二30相连通,通过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供入的热水均流入在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内。其中,盒体7的外壁上设有夹片12,通过夹片12可将盒体7固定于患者衣物上,便于携带。其中,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相远离一端的底部开有与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相连接的进出水口,通过进出水口可将热敷水进入或者排出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其中,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与眼部相贴合处设有热敷毛层31,增加人体的舒适度,避免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直接与眼部接触,造成患者不舒适。其中,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通过管夹32相连接,管夹32可将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进行连接,避免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散乱,而且通过管夹32可将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固定于衣物上。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将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通过绑带4佩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眼罩一(1)、护眼罩二(2)和盒体(7),所述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之间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连接有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所述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通过连接块(3)与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相连通,所述盒体(7)的内部两端分别设有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所述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所述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器一(19)和加热器二(20),所述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相靠近的一侧壁分别连接有活塞连接板一(23)和活塞连接板二(24),所述盒体(7)的内腔中部设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27),所述从动齿轮(27)与所述活塞连接板一(23)底部设置的上凸齿(26)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22)与所述活塞连接板二(24)顶部设置的下凸齿(25)相啮合,所述盒体(7)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马达(14),所述主动齿轮(22)的轴心通过驱动轴(28)与所述驱动马达(1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盒体(7)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8)、指示灯一(9)、指示灯二(10)、控制器(11)和电池(13),所述电池(13)分别与控制开关(8)、指示灯一(9)、指示灯二(10)和控制器(11)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屈光手术术后眼部恢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眼罩一(1)、护眼罩二(2)和盒体(7),所述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之间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连接有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所述护理管一(5)和护理管二(6)通过连接块(3)与护眼罩一(1)和护眼罩二(2)相连通,所述盒体(7)的内部两端分别设有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所述液腔一(15)和液腔二(16)的内部设置有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所述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的内壁上安装有加热器一(19)和加热器二(20),所述活塞一(17)和活塞二(18)相靠近的一侧壁分别连接有活塞连接板一(23)和活塞连接板二(24),所述盒体(7)的内腔中部设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外壁上分别设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齿轮(22)和从动齿轮(27),所述从动齿轮(27)与所述活塞连接板一(23)底部设置的上凸齿(26)相啮合,所述主动齿轮(22)与所述活塞连接板二(24)顶部设置的下凸齿(25)相啮合,所述盒体(7)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马达(14),所述主动齿轮(22)的轴心通过驱动轴(28)与所述驱动马达(14)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盒体(7)的外壁上还安装有控制开关(8)、指示灯一(9)、指示灯二(10)、控制器(11)和电池(13),所述电池(13)分别与控制开关(8)、指示灯一(9)、指示灯二(10)和控制器(11)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克利李华张嘉璠邵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山东省眼科研究所青岛眼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