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6850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其包括配料、熟化、冷却静置、复蒸和包装等步骤,将大米粉、玉米粉和小麦淀粉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在高压条件下进行蒸熟,然后在低温环境下静置,再进行复蒸1~3次后晾干并进行巴氏杀菌,最后采用真空包装的方法得到螺蛳粉粉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有效解决螺蛳粉干粉的品质差,保质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螺蛳粉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螺蛳粉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特色小吃之一,具有辣、爽、鲜、酸、烫的独特风味。它由柳州特有的软韧爽口的米粉,加上酸笋、花生、油炸腐竹、黄花菜、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及浓郁适度的酸辣味和煮烂螺蛳的汤水调合而成,因有奇特鲜美的螺蛳汤,使人吃一想二。螺蛳粉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胶质、脑磷脂、纤维素、卵磷脂、蛋白质、胡萝卜素、各种维生素、铁、钙、磷等多种营养成分,既可以一饱口福,又可以保健养生。为了方便螺蛳粉的食用与推广,将螺蛳粉干粉与配料进行预包装,从而实现其长时间的保存与批量运输的便利。然而,正宗的螺蛳粉用粉都是陈年米制成的圆粉。陈米失去了油性,没有了胶质,加工成米粉后,吃起来弹性却很好。而螺蛳粉干粉在食用时,相较于湿粉,由于其首先要进行复水,其烹饪时间要更长,而且现有干粉生产工艺得到的干粉在营养保持和弹性口感上都明显不如现做的湿粉,同时,原料长时间处于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引入霉菌等有害菌种,导致螺蛳粉干粉的保质期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解决螺蛳粉干粉的品质差,保质时间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大米50~60份、玉米40~50份、小麦淀粉10~15份,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用水清洗3~4次,接着进行色选除杂,然后粉碎得到大米粉和玉米粉;(2)熟化:将大米粉、玉米粉和小麦淀粉均匀混合,然后在压力为0.5~0.6MPa的条件下进行蒸汽熟化,得到全熟状态的米粉;(3)冷却静置:将步骤(2)中得到的米粉冷却至室温,然后在-10~-8℃的温度条件下静置3~4h;(4)复蒸: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米粉进行复蒸1~3次,每次复蒸时间为20~30min,两次复蒸之间应该间隔30~40min,不可连续复蒸;(5)包装: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米粉进行晾干并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60~65℃,杀菌时间20~30min,再将米粉真空包装,接着对包装后的米粉进行紫外杀菌5~10min,然后静置24小时后送至仓库储存。进一步的,步骤(1)中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粉碎过60~80目筛得到大米粉和玉米粉。进一步的,步骤(2)中蒸汽熟化的温度为150~160℃,蒸煮时间为10~15min。控制熟化压力、时间和温度,在保证米粉不会出现焦化或糊化的情况下,有效提高熟化效率,缩短熟化时间。进一步的,步骤(3)中按照1~2℃/min的降温速度将米粉冷却至室温。进一步的,步骤(4)中复蒸的温度120~130℃,压力为0.1~0.2MPa。进一步的,步骤(5)中紫外杀菌的紫外光源功率为30~40Kw,照射强度为120~140μw/cm2。本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合理调节大米、玉米和小麦淀粉三种原料配比,调节米粉的营养成分;严格控制蒸汽熟化的压力、时间和温度,有效提高了熟化效率,然后将米粉冷却后进行静置老化,减少米粉中的胶质,而且在低温下老化,可以降低米粉断条率和蒸煮损失低。对米粉进行多次复蒸,可以有效杀灭细菌,而且这样可以降低成品米粉的煳汤率,使得米粉表面光滑、有弹性。同时本专利技术还采用巴氏杀菌和紫外杀菌相结合的方法,对米粉成品进行杀菌,延长米粉的保质期限。2、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控性强,适合螺蛳粉粉料的规模化、自动化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的具体实验条件和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手段通常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实施例1: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大米56份、玉米42份、小麦淀粉12份,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用水清洗3次,接着进行色选除杂,然后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粉碎过65目筛得到大米粉和玉米粉;(2)熟化:将大米粉、玉米粉和小麦淀粉均匀混合,然后在压力为0.55MPa的条件下进行蒸汽熟化,得到全熟状态的米粉,蒸汽熟化的温度为152℃,蒸煮时间为12min;(3)冷却静置:将步骤(2)中得到的米粉按照2℃/min的降温速度将米粉冷却至室温,然后在-8℃的温度条件下静置4h;(4)复蒸: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米粉进行复蒸2次,每次复蒸时间为25min,两次复蒸之间应该间隔35min,不可连续复蒸,复蒸的温度126℃,压力为0.15MPa;(5)包装: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米粉进行晾干并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63℃,杀菌时间28min,紫外杀菌的紫外光源功率为35Kw,照射强度为130μw/cm2,再将米粉真空包装,接着对包装后的米粉进行紫外杀菌8min,然后静置24小时后送至仓库储存。实施例2: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大米60份、玉米50份、小麦淀粉15份,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用水清洗4次,接着进行色选除杂,然后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粉碎过80目筛得到大米粉和玉米粉;(2)熟化:将大米粉、玉米粉和小麦淀粉均匀混合,然后在压力为0.6MPa的条件下进行蒸汽熟化,得到全熟状态的米粉,蒸汽熟化的温度为150℃,蒸煮时间为15min;(3)冷却静置:将步骤(2)中得到的米粉按照1℃/min的降温速度将米粉冷却至室温,然后在-1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3h;(4)复蒸: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米粉进行复蒸1次,每次复蒸时间为30min,两次复蒸之间应该间隔30min,不可连续复蒸,复蒸的温度130℃,压力为0.2MPa;(5)包装: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米粉进行晾干并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65℃,杀菌时间20min,紫外杀菌的紫外光源功率为30Kw,照射强度为140μw/cm2,再将米粉真空包装,接着对包装后的米粉进行紫外杀菌5min,然后静置24小时后送至仓库储存。实施例3: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配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大米50份、玉米40份、小麦淀粉10份,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用水清洗3次,接着进行色选除杂,然后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粉碎过60目筛得到大米粉和玉米粉;(2)熟化:将大米粉、玉米粉和小麦淀粉均匀混合,然后在压力为0.5MPa的条件下进行蒸汽熟化,得到全熟状态的米粉,蒸汽熟化的温度为160℃,蒸煮时间为10min;(3)冷却静置:将步骤(2)中得到的米粉按照1.2℃/min的降温速度将米粉冷却至室温,然后在-8.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3.5h;(4)复蒸: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米粉进行复蒸3次,每次复蒸时间为20min,两次复蒸之间应该间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1)配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大米 50~60份、玉米40~50份、小麦淀粉10~15份,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用水清洗3~4次,接着进行色选除杂,然后粉碎得到大米粉和玉米粉;/n(2)熟化:将大米粉、玉米粉和小麦淀粉均匀混合,然后在压力为0.5~0.6MPa的条件下进行蒸汽熟化,得到全熟状态的米粉;/n(3)冷却静置:将步骤(2)中得到的米粉冷却至室温,然后在-10~-8℃的温度条件下静置3~4h;/n(4)复蒸: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米粉进行复蒸1~3次,每次复蒸时间为20~30min,两次复蒸之间应该间隔30~40min,不可连续复蒸;/n(5)包装: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米粉进行晾干并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60~65℃,杀菌时间20~30min,再将米粉真空包装,接着对包装后的米粉进行紫外杀菌5~10min,然后静置24小时后送至仓库储存。/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蛳粉粉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按照以下重量份数称取原料:大米50~60份、玉米40~50份、小麦淀粉10~15份,将大米和玉米分别用水清洗3~4次,接着进行色选除杂,然后粉碎得到大米粉和玉米粉;
(2)熟化:将大米粉、玉米粉和小麦淀粉均匀混合,然后在压力为0.5~0.6MPa的条件下进行蒸汽熟化,得到全熟状态的米粉;
(3)冷却静置:将步骤(2)中得到的米粉冷却至室温,然后在-10~-8℃的温度条件下静置3~4h;
(4)复蒸:将经过步骤(3)处理的米粉进行复蒸1~3次,每次复蒸时间为20~30min,两次复蒸之间应该间隔30~40min,不可连续复蒸;
(5)包装:将经过步骤(4)处理的米粉进行晾干并进行巴氏杀菌,杀菌温度60~65℃,杀菌时间20~30min,再将米粉真空包装,接着对包装后的米粉进行紫外杀菌5~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德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觉味之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