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SB063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协同防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80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杀虫剂中的球孢白僵菌SB063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毒杀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室内生物测定,该球孢白僵菌与乙基多杀菌素的联合使用对普通大蓟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在其生物防治中具有非常强的应用潜力,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兼具低毒、抗药性低的特点,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有利于延缓蓟马类害虫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球孢白僵菌SB063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协同防治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防治
具体涉及普通大蓟马防治的生物防治,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协同防治。
技术介绍
化学农药在害虫防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农药的使用量与产量长期位居世界首位。然而据统计,全球农药的有效利用率不足30%,我国每年化学农药使用面积在2.8亿hm2以上,施用量达50-60万吨,约80%的化学农药直接进入环境(李亮,张占英,孙慧英,等.农药危害与绿色植保技术探讨[J].湖北植保,2018,(4):63-64)。随着化学农药长期大量的使用,带来的“3R”问题即害虫抗药性(Resistance)、农药残留(Residue)和害虫再猖厥(Resurgence)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还有许多害虫的天敌在防治过程中被误杀(孟素艳.虫害化学防治过程中保护害虫天敌的措施[J].河北农业,2012,(03):35-37.)。随着现代绿色食品生产的迅速发展,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模式需要改变,急需寻求可持续的绿色治理途径(ChenX,LiL,HuQ,etal..ExpressionofdsRNAinrecombinantIsariafumosoroseastraintheTLR7geneinBemisiatabaci[J].BmcBiotechnology,2015,15(64).)。普通大蓟马Megalurothripsusitatus(Bagrall)又称豆大蓟马、豆花蓟马,是缨翅目Thysanoptera蓟马亚族Thripina(Stephens)Priesner大蓟马属Megalurothrips昆虫(韩运发.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五十五册:缨翅目[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39-59.)。普通大蓟马属于杂食性昆虫,寄主植物包括28种,分属于9科,其中16种为豆科作物(AliakbarpourH,RawiCSM.Thespeciescompositionofthrips(insecta:thysanoptera)inhabitingmangoorchardsinpulaupinang,malaysia.[J].TropicalLifeSciencesResearch,2012,23(1):45.)。普通大蓟马主要发生于10月至次年5月,隐蔽性强,仅在成花开放时刻观察到,其余大多数时间躲藏与花中取食,单花虫量高达35头,为害数量大,防治难度大(唐良德,韩云,吴建辉,等.豆大蓟马室内对不同颜色及光波的趋性反应[J].植物保护,2015(6):169-172.)。该蓟马隐蔽性强繁殖速度快的特点给防治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植株受害部位起初呈现白色,之后逐渐枯萎变成褐色,心叶被害时皱缩卷曲变形直至植株死亡,对幼苗期为害较轻,主要为害豇豆花和果,造成黑头,黑尾严重影响商品的外观品质和营养价值。目前,蓟马的防治还主要依赖化学防治手段。由于大量化学药剂的不合理使用,从而引发害虫抗药性、杀伤天敌、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产品质量安全也受到威胁。所以,寻求环境友好型防治策略极为迫切的今天,生物防治在蓟马类害虫的防治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球孢白僵菌隶属半知菌亚门(Deuteromycotina),丛梗孢目(Moniliales),丛孢梗科(moniliaceae),白僵菌属(Beaveriaspp),是重要的生防菌种。球孢白僵菌在墨西哥黑蝗(Melanopiusmexicanus)上首次发现,70年代初期,首次作为生防菌应用于西方五月鳃金龟中,并取得成功,引起广泛关注。例如,袁盛勇等(2011和2013)从银纹夜蛾幼虫上分离获得对西花蓟马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MZ050724菌株,以及对榕母管蓟马高毒力的球孢白僵菌Bb080717菌株和MZ050724菌株(西南大学学报、环境昆虫学报、中国森林病虫);王海鸿等从玉米螟上分离获得两株对西花蓟马具良好防治效果的球孢白僵菌(CN104212724A和CN104263655A);涂雄兵等(2016)发现了一株对苜蓿蓟马具良好防治效果的球孢白僵菌(CN106135295A),等等。其中可见,研究最多的是球孢白僵菌对蓟马的生防作用。虫生真菌,对环境友好,可寄生多种害虫,是生物防治中的最佳选择。但是,虫生真菌杀虫效果慢(3天才见效);防效差(<50%);制剂货架寿命短(<6个月);不易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菌种退化)等缺点明显,为了更好的对其防治,可采用农药复配技术或混合施用技术。在防治普通大蓟马时如何做到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防治,是当前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也是研制农药复配剂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普通大蓟马防治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高效、无污染、无残留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联用的杀虫药。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复配效果进行研究发现,所述杀虫药复配后能够表现出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防治效果,并可明显减低化学农药单剂的使用剂量、减少环境污染,有效解决现有农药易产生抗性、药效不明显等问题。本专利技术基于多株球孢白僵菌对普通大蓟马具有一定生物防治效果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寻求更好的防治效果,经过大量探究和探索实验发现,球孢白僵菌菌株SB063和乙基多杀菌素联用能够产生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对蓟马类害虫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最终完成本专利技术的。因此,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联用的杀虫药,所述球孢白僵菌是球孢白僵菌菌株SB063,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1304;所述杀虫药用于防治普通大蓟马。该菌株SB063,最初在土壤中分离而来,为中国本土菌株,能很好地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优选地,上述杀虫药中,所述球孢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孢子,可以是悬浮液,也可以是孢子粉。更优选地,所述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的用量比按照如下标准进行:球孢白僵菌的终浓度为1×104~1×107分生孢子/mL,优选为1×105~1×107分生孢子/mL,乙基多杀菌素的终浓度为0.625~10mg/L,优选为1.25~10mg/L;更优选为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比例为1×105~1×107分生孢子/mL:1.25~10mg/L,更优选为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比例为1×105~1×107分生孢子/mL:2.5~10mg/L,进一步优选为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比例为1×105~1×107分生孢子/mL:5~10mg/L。最优选,所述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的比例为1×106分生孢子/mL:5mg/L。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上述杀虫药在防治普通大蓟马害虫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杀虫剂中的球孢白僵菌SB063和乙基多杀菌素对普通大蓟马的毒杀作用产生了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经长期的侵染生物学研究和室内生物测定,该球孢白僵菌与乙基多杀菌素的联合使用对普通大蓟马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乙基多杀菌素对球孢白僵菌SB063的生长影响不大,兼容性好,因此在蓟马类害虫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和球孢白僵菌作为有效成分联用的杀虫药,所述球孢白僵菌是球孢白僵菌菌株SB063,其保藏编号为GDMCC NO:61304;所述杀虫药用于防治普通大蓟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乙基多杀菌素和球孢白僵菌作为有效成分联用的杀虫药,所述球孢白僵菌是球孢白僵菌菌株SB063,其保藏编号为GDMCCNO:61304;所述杀虫药用于防治普通大蓟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孢白僵菌为球孢白僵菌孢子的悬浮液或孢子粉形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杀虫药,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孢白僵菌和乙基多杀菌素的用量比按照如下标准进行:球孢白僵菌的终浓度为1×104~1×107分生孢子/mL,优选为1×105~1×107分生孢子/mL,乙基多杀菌素的终浓度为0.625~10mg/L,优选为1.25~10mg/L。


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建辉田庆恒陈月银肖卡特·阿里王兴民邱宝利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