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79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箱室、进肝管路、出肝管路和胆管管路;所述箱室包括外层温控箱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层温控箱内的内层保存箱,所述外层温控箱用于控制所述内层保存箱内保持恒温,所述内层保存箱用于存放离体肝脏;所述进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动脉和/或或门静脉连接,所述出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下腔静脉连接,所述胆管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胆管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肝移植

技术介绍
肝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终末期肝脏疾病、急性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一种最有效的选择。然而供肝短缺是世界各国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采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来获取供肝;然而,公民逝世后捐献的肝脏大多属于边缘供肝,比如:脂肪肝供体、老年供体等。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人工肝逐渐成为急性爆发性肝功能衰竭的生命维持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患者自身肝功能恢复,或等待肝移植计划。目前常见的生物人工肝系统有多种类型,从形态上,可分为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和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细胞型生物人工肝的反应器以中空纤维为主,其内为3D培养的肝细胞或肝样细胞(如人肝细胞、肝癌细胞系、猪肝细胞);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的反应器为同种或异种来源的生物肝脏(如猪肝等);从原理上,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与细胞型生物人工肝并无太大差别,其主要区别在于不同的生物反应器。目前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还处于研究阶段。尚无良好的体外肝脏生命维持装置。在全肝型生物人工肝系统工作过程中,患者的全血经过血浆过滤器,将血细胞与血浆分离,血浆通过装置进入到离体肝脏中,离体肝脏再将血浆中的有毒成分(如胆红素、血氨、乳酸等)生化转化,血浆从离体肝脏的下腔静脉进行回流,与血细胞混合后返输给患者,从而完成血液在离体肝脏中的循环。这体外肝灌流的过程中,如何保持器官存活且维持较高的器官功能,亟待开发新的离体肝脏灌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将肝脏维持在最佳的环境中,实现离体全肝灌注,延长离体肝脏存活时间,维持离体肝脏生命功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包括箱室、进肝管路、出肝管路和胆管管路;所述箱室包括外层温控箱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层温控箱内的内层保存箱,所述外层温控箱用于控制所述内层保存箱内保持恒温,所述内层保存箱用于存放离体肝脏;所述进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动脉和/或门静脉连接,所述出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下腔静脉连接,所述胆管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胆管连接。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优选地,所述外层温控箱包括箱体、加热器和交换泵;所述箱体内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盛装有等渗液,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之间通过所述交换泵连接;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内层保存箱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或者,所述外层温控箱包括箱体、加热器和搅拌器;所述箱体内盛装有等渗液,所述内层保存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浸于等渗液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搅拌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优选地,所述外层温控箱还包括温度感受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受器设置在所述内层保存箱上;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温度感受器以及外层温控箱内的所有电器件连接。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优选地,还包括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位于所述内层保存箱的外部,所述回收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内层保存箱连接,所述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肝管路连接,所述回收管路设置蠕动泵。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优选地,所述内层保存箱内设置液位感应器。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优选地,还包括胆汁收集器,与所述胆管管路可拆卸连接。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优选地,所述进肝管路、出肝管路和胆管管路均采用分体结构,即均包括活动连接在所述外层温控箱和内层保存箱之间的中间管路,位于所述内层保存箱内并连接在所述中间管路和离体肝脏之间的内管路,以及位于所述外层温控箱外部并与所述中间管路连通的外管路。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优选地,在所述外层温控箱和内层保存箱设置互相配合的管路接口,所述中间管路的两端配合在外层温控箱和内层保存箱之间相互配合的管路接口上,所述内管路连接在所述内层保存箱上的管路接口和离体肝脏之间,所述外管路连接在所述外层温控箱上的管路接口上。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基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离体肝脏放置于内层保存箱内,并向内层保存箱内灌入器官保存液,通过外层温控箱控制内层保存箱内保持预设温度;2)将进肝管路的一端与离体肝脏的动脉和/或门静脉连接,另一端连接动物离体动脉血管或储液罐;出肝管路的一端与离体肝脏的下腔静脉连接,另一端连接动物离体静脉血管或储液罐;胆管管路的一端与离体肝脏的胆管连接,另一端连接胆汁收集器。所述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的使用方法,优选地,进肝管路、出肝管路的以及胆管管路内的液体流速在100~200ml/min;预设温度在32-38℃。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包括箱室、进肝管路、出肝管路和胆管管路,箱室包括外层温控箱和内层保存箱,离体肝脏浸没于内层保存箱内的保存液内,内层保存箱设置在外层温控箱内,利用外层温控箱控制内层保存箱内保持恒温,利用进肝管路、出肝管路、胆管管路保证离体肝脏的正常运行,有效维持离体肝脏的生命活性。此外,利用胆管管路可收集离体肝脏的胆汁,便于动态监测肝脏代谢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的正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横”、“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上述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该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包括箱室、进肝管路、出肝管路和胆管管路;所述箱室包括外层温控箱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层温控箱内的内层保存箱,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室、进肝管路、出肝管路和胆管管路;所述箱室包括外层温控箱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层温控箱内的内层保存箱,所述外层温控箱用于控制所述内层保存箱内保持恒温,所述内层保存箱用于存放离体肝脏;所述进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动脉和/或门静脉连接,所述出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下腔静脉连接,所述胆管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胆管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室、进肝管路、出肝管路和胆管管路;所述箱室包括外层温控箱以及内置于所述外层温控箱内的内层保存箱,所述外层温控箱用于控制所述内层保存箱内保持恒温,所述内层保存箱用于存放离体肝脏;所述进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动脉和/或门静脉连接,所述出肝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下腔静脉连接,所述胆管管路用于与离体肝脏的胆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温控箱包括箱体、加热器和交换泵;所述箱体内分隔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盛装有等渗液,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之间通过所述交换泵连接;所述加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内层保存箱设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
或者,所述外层温控箱包括箱体、加热器和搅拌器;所述箱体内盛装有等渗液,所述内层保存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并浸于等渗液中,所述加热器设置在箱体内,所述搅拌器安装在所述箱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层温控箱还包括温度感受器和第一控制器,所述温度感受器设置在所述内层保存箱上;所述第一控制器与温度感受器以及外层温控箱内的所有电器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收管路,所述回收管路位于所述内层保存箱的外部,所述回收管路的一端与所述内层保存箱连接,所述回收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进肝管路连接,所述回收管路设置蠕动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体肝脏灌注活性维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保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平冯书堂杨洁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盖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