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70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包括压迫器,支撑结构和用于固定压迫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器与支撑结构通过伸缩机构组合连接,固定结构与压迫器固定连接。通过在压迫器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伸缩机构,能够实现支撑结构的位置调整,克服支撑点唯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伸缩机构调整支撑结构的位置,克服支撑点唯一的问题,减轻患者单一部位长期受压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为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技术介绍
股动脉穿刺一般是用于采集动脉血液做动脉血气分析,判断患者的内环境的酸碱平衡情况、呼吸功能情况及电解质水平,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及病因的诊断,并指导下一步是否对患者进行补充液体、补充电解质、改善呼吸功能等治疗。也可以用来做连续心排量监测,从开通的中心静脉处注入冰生理盐水,在动脉导管处测定其温度变化,从而测得单次的心排量,连续测三次取其平均值。另外也可以用于急诊抢救时加压输血、补液等治疗。股动脉穿刺术后需要进行加压止血,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是应用于血管介入手术后的止血装置。它主要通过机械压迫力从体外对股动脉穿刺部位进行压迫,促进穿刺口止血愈合。目前的股动脉压迫止血器普遍为双臂止血器,一般由压迫器、支撑板和固定带组成,其中支撑板的位置不能调节,存在固定不良,压迫支持点唯一,无法活动的问题。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包括压迫器,支撑结构和用于固定压迫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器与支撑结构通过伸缩机构组合连接,固定结构与压迫器固定连接。通过在压迫器与支撑结构之间设置伸缩机构,能够实现支撑结构的位置调整,克服支撑点唯一的问题。进一步,所述压迫器包括压迫垫、调节结构以及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壳体,压迫垫设置在壳体的下方,调节结构的上端伸出壳体的上端开口,调节结构的下端伸出壳体的下端开口,压迫垫与调节结构的底部组合连接。通过调节结构能够调节压迫器压迫穿刺部位的强度。进一步,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旋钮和调节螺杆,调节旋钮设置在调节螺杆上端,调节旋钮与调节螺杆一体连接;调节螺杆包括外螺纹,调节螺杆与所述压迫垫组合连接。此种设置能够通过调节螺杆调节压迫垫作用于穿刺口的压力。进一步,所述压迫垫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设置在压迫垫上方,连接管与压迫垫一体连接;连接管内壁包括与所述调节螺杆匹配的内螺纹,连接管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此种设置实现了调节螺杆与压迫垫的组合连接。进一步,所述压迫垫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迫垫的中央,在压力传感器外围设置用于包裹压力传感器的绝缘软质包裹层,绝缘软质包裹层与压迫垫底部一体连接;压力传感器的外层为绝缘层。此种设置使得绝缘软质包裹层与患者皮肤接触,保证舒适性和不导电的安全性。进一步,在所述壳体的外侧壁设置压力显示屏,压力显示屏与压力传感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模块进行压力数据传输,压力显示屏显示压力数值。此种设置通过压力显示屏显示压力数值,方便医护人员查看。进一步,所述壳体内部包括电源结构,电源结构与压力显示屏通过导线连接;在所述。此种设置通过电源结构为压力显示屏供电。进一步,在所述壳体底部设置为电源结构充电的充电口。进一步,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干电池。此种设置通过干电池为压力传感器供电。进一步,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垫,支撑垫设置在支撑杆的底部,支撑垫与支撑杆活动连接。此种设置使支撑垫具备活动的功能,能够与患者的身体完全贴合,从而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所述支撑杆设置为主体为圆柱体的“L”形杆。此种设置的支撑杆可以与固定结构很好的滑动连接,且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在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设置连接轴,在支撑垫的上端设置连接板,连接轴与支撑杆一体连接,连接板与支撑垫一体连接,连接轴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支撑垫通过连接板与支撑板转动连接。此种设置能够通过支撑垫的转动微调支撑垫的位置,使支撑垫与患者身体很好地贴合。进一步,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一体连接的套管以及与所述支撑杆一体连接的移动杆,移动杆伸入套管内部,移动杆与套管通过限位结构组合连接。此种设置通过移动杆的位移实现支撑杆的位置调节。进一步,所述套管的主体为圆柱形管,移动杆的主体为圆柱体,移动杆的直径小于套管的内径。此种设置保证移动杆能够伸入套管内部。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孔和限位螺钉,限位孔贯穿套管和移动杆,限位螺钉位于限位孔内,限位孔与限位螺钉螺纹连接。使用时,将限位螺钉在限位孔内拧紧,即可将移动杆与套管牢固固定在一起。或者,在所述限位孔位于套管外侧壁的开口处设置螺纹帽,螺纹帽内壁设置有与限位螺钉匹配的内螺纹,限位螺钉与螺纹帽螺纹连接。使用时,限位螺钉从限位孔的一侧开口进入后与另一侧开口处的螺纹帽通过螺纹牢固连接。进一步,所述固定结构包括与套管的外侧壁一体连接的固定环以及与固定环固定连接的固定带。使用时,通过固定带缠绕患者的腿部将压迫止血器固定在患者身上。进一步,所述固定带设置为弹性固定带。此种设置的固定带具有更好的固定作用。进一步,在所述套管上端外侧壁设置用于固定所述固定带自由端的卡扣,卡扣与套管一体连接。与现有技术的股动脉压力止血器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伸缩机构调整支撑结构的位置,克服支撑点唯一的问题,减轻患者单一部位长期受压的痛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压迫器、伸缩机构和支撑结构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压迫器、伸缩机构和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在套管外侧壁设置螺纹帽的压迫器、伸缩机构和支撑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压迫器、伸缩机构和支撑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屏的压迫器、伸缩机构和支撑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屏的压迫器、伸缩机构和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设置压力传感器的压迫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设置压力传感器和压力显示屏的压迫器、伸缩机构和支撑结构的底面观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支撑杆和移动杆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压迫器和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支撑杆和支撑垫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伸缩机构;11、套筒;111、螺纹帽;12、移动杆;13、限位孔;14、限位螺钉;2、支撑杆;21、支撑垫;22、连接板;23、连接轴;3、壳体;31、调节旋钮;32、调节螺杆;33、压迫垫;331、压力传感器;332、绝缘软质包裹层;34、连接管;35、压力显示屏;36、电源结构;37、充电口;4、固定带;41、固定环;42、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包括压迫器,支撑结构和用于固定压迫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器与支撑结构通过伸缩机构组合连接,固定结构与压迫器固定连接;所述压迫器包括压迫垫、调节结构以及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壳体,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旋钮和调节螺杆;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垫;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一体连接的套管以及与所述支撑杆一体连接的移动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包括压迫器,支撑结构和用于固定压迫器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器与支撑结构通过伸缩机构组合连接,固定结构与压迫器固定连接;所述压迫器包括压迫垫、调节结构以及上端和下端均开口的壳体,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旋钮和调节螺杆;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杆和支撑垫;所述伸缩机构包括与所述壳体一体连接的套管以及与所述支撑杆一体连接的移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垫设置在壳体的下方,调节结构的上端伸出壳体的上端开口,调节结构的下端伸出壳体的下端开口,压迫垫与调节结构的底部组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旋钮设置在调节螺杆上端,调节旋钮与调节螺杆一体连接;调节螺杆包括外螺纹,调节螺杆与所述压迫垫组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股动脉压迫止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迫垫包括连接管,连接管设置在压迫垫上方,连接管与压迫垫一体连接;连接管内壁包括与所述调节螺杆匹配的内螺纹,连接管与调节螺杆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节股动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佟鑫冯欣王敏夏嘉祥何晓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