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70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3 21:52
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颌面部术后使用绷带和纱布进行包扎非常不美观,及纱布绷带包扎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面具本体,面具本体后侧拆卸连接有矩形的气囊,气囊后侧设有开口朝后的布袋,面具本体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固定带,面具本体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设有连接环;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颌面术后护理装置
,特别是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
技术介绍
颌面部由于血运丰富,间隙多,因此外伤或手术后容易出现水肿、血肿,因此需要进行加压包扎或者冰敷消肿,但目前在临床上,一般是手术医生手术后用绷带和纱布现场制作加压带,舒适性差且费时费力,极不方便,并且纱布和绷带缠绕在患者的面部非常的不美观,给颌面部手术后期的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颌面部术后使用绷带和纱布进行包扎非常不美观,及纱布绷带包扎费时费力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面具本体,面具本体后侧拆卸连接有矩形的气囊,气囊后侧设有开口朝后的布袋,面具本体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固定带,面具本体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的自由端设有连接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硬质的面具本体覆盖在患者的面部,并在面具本体内侧设置气囊,通过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将面具本体固定在患者的面部,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充气膨胀对患者面部的伤口进行加压包扎或冷敷,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使用时,使患者感到更加舒适,同时面具本体对伤口起到遮盖保护作用,能有效的避免伤口受到二次伤害,并且相比较于纱布和绷带包扎更加美观,更易于患者接受;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轴测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轴测图。图3是本技术的剖切后视轴测图。图4是本技术中气囊的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1至图4给出,包括面具本体1,面具本体1后侧拆卸连接有矩形的气囊2,气囊2后侧设有开口朝后的布袋3,面具本体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固定带4,面具本体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5的自由端设有连接环6。为了方便对气囊2进行充气,所述的面具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气囊2前侧设有可插入透气孔7内的充气管8。为了方便调节气囊2的位置,所述的面具本体1内表面设有第一魔术贴9,气囊2前侧设有可与第一魔术贴9配合的第二魔术贴10。为了方便连接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所述的第一固定带4外表面设有位于其自由端的第三魔术贴11,第一固定带4上设有位于第三魔术贴11左侧且可与第三魔术贴11配合的第四魔术贴12。为了增加面具本体1与患者面部的贴合效果,所述的面具本体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内侧的海绵13。为了方便气囊2充气和排气,所述的透气孔7内设有防尘网14。本技术初始时,患者首先将气囊2放置在面具本体1后侧与伤口对应的位置上,然后将充气管8与合适位置上的透气孔7对应,并刺破相应的防尘网14插入透气孔7内,第一魔术贴9与第二魔术贴10配合贴紧,从而将气囊2固定在面具本体1后侧的合适位置,之后将现有的充气装置在面具本体1前侧与充气管8连接,方便对气囊2进行充气,面具本体1上开设多个透气孔7,是为了方便调节气囊2位置时,将充气管8插入透气孔7内,同时未被气囊2遮盖的透气孔7起到良好的透气效果;当需要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时,将消毒敷料放置在布袋3内,然后将面具本体1与患者的面部对应,第一固定带4缠绕在患者的头部外侧,并穿入第二固定带5自由端的连接环6内,然后拉紧第一固定带4,并通过第三魔术贴11和第四魔术贴12配合贴紧,通过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将面具本体1固定在患者的面部,布袋3与患者的伤口对应,最后通过现有的充气装置经充气管8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气囊2充气膨胀挤压患者的伤口,起到加压包扎的作用;当患者需要冷敷时,在布袋3内放置冷敷包,依照上述固定方式对面具本体1进行固定,最后使用现有的充气装置经充气管8对气囊2进行充气,使气囊2充气膨胀将冷敷包挤压在患者的伤口上,对伤口进行冷敷;第一固定带4和第二固定带5将面具本体1与患者的面部贴紧后,面具本体1内侧的海绵13与患者的面部接触,起到支撑作用,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性。本技术中布袋3为纱网材质,增加包扎时药物与伤口的接触面积,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为了方便包扎和冷敷时更换新的布袋3,布袋3通过双面胶与气囊2拆卸连接。本技术中充气管8的结构与现有标准型双腔导尿管上的充气结构相同,是为了方便对气囊2进行充气和排气。本技术中面具本体1的形状根据患者的伤口位置进行选择,面具本体1包括与人体左侧面部对应的形状、与人体右侧面部对应的形状、与人体下侧面部对应的形状等,附图以与左侧面部对应的面具本体1为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硬质的面具本体覆盖在患者的面部,并在面具本体内侧设置气囊,通过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将面具本体固定在患者的面部,通过对气囊进行充气,使气囊充气膨胀对患者面部的伤口进行加压包扎或冷敷,操作简单方便,并且使用时,使患者感到更加舒适,同时面具本体对伤口起到遮盖保护作用,能有效的避免伤口受到二次伤害,并且相比较于纱布和绷带包扎更加美观,更易于患者接受;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包括面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面具本体(1)后侧拆卸连接有矩形的气囊(2),气囊(2)后侧设有开口朝后的布袋(3),面具本体(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固定带(4),面具本体(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5)的自由端设有连接环(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包括面具本体(1),其特征在于,面具本体(1)后侧拆卸连接有矩形的气囊(2),气囊(2)后侧设有开口朝后的布袋(3),面具本体(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左侧的第一固定带(4),面具本体(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位于其右侧的第二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5)的自由端设有连接环(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具本体(1)上开设有多个透气孔(7),气囊(2)前侧设有可插入透气孔(7)内的充气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颌面术后护理加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具本体(1)内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卫花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