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6410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具体涉及变频器领域,包括变频器主体,变频器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油浸侧箱,变频器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油液储箱,冷却油液储箱的内部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构,油浸侧箱的侧面嵌入安装有油液散热板,油浸侧箱的内部设有换热空腔,换热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喷淋机构,换热空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回流液斗。上述方案,变频器主体通过两侧贴合的油浸侧箱进行组油浸式换热降温,通过不断喷淋的油液进行变频器主体表面高温的换热,并通过油浸侧箱和冷却油液储箱进行组封闭式油液循环降温,隔绝外部气流的影响,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对降温机构的损坏,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频器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具体为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变频器内部电子控制元件以及电力器件的发热需要通过空气带走,所以现有常规的变频器在外壳结构上会预留很多形状不一的散热孔,通过空气流动带走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但是在特殊环境中,如:食品行业的蒸汽烘干流水线,深水井,金属打磨抛光等这些空气中含有大量水分和金属粉尘的环境中,由于水和粉尘会通过变频器外壳的散热孔进入到变频器内部造成内部电路短路,极易引发变频器损毁,增加使用单位的成本。由于在热气散出的同时可能会伴随着外界冷风的进入,为了防止外界冷风携带灰尘从通气孔进入变频器的内部,一般会在对应通气孔的位置处设置防尘网来防止灰尘进入,但是随着变频器工作时间的延长,变频器防尘网会附着越来越多的灰尘,当灰尘附着量达到一定的程度,防尘网会被灰尘堵住造成变频器的温度过高,从而容易发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所述变频器主体通过两侧贴合的油浸侧箱进行组油浸式换热降温,通过不断喷淋的油液进行变频器主体表面高温的换热,并通过油液散热板和制冷机构进行油液温度的降低,通过所述油浸侧箱和冷却油液储箱进行组封闭式油液循环降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所述变频器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散热翅片,所述变频器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油浸侧箱,所述变频器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油液储箱,所述冷却油液储箱的内部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构,所述油浸侧箱的侧面嵌入安装有油液散热板,所述油浸侧箱的内部设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喷淋机构,所述冷却喷淋机构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泵送液管,所述泵送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换热空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回流液斗,所述回流液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流泵吸管,所述回流泵吸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油液储箱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油浸侧箱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于变频器主体的两侧,所述油浸侧箱的一侧设有密封基板,所述密封基板的一侧固定粘贴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与变频器主体的侧面相互抵接,所述密封胶圈为聚四氯乙烯材质构件。优选地,所述变频器主体的表面固定粘贴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循环泵和制冷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冷却喷淋机构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喷淋管口,所述喷淋管口呈倾斜布置,所述喷淋管口的端口朝向变频器主体的侧面,所述冷却油液储箱的内部加注有冷却油液。优选地,所述冷却喷淋机构与回流液斗分别位于换热空腔的上下两端,所述冷却喷淋机构为管状腔体结构,所述油液散热板的一侧设有位于换热空腔内部的油液换热槽,所述喷淋管口的数量与油液换热槽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油液散热板的两侧分别位于油浸侧箱的内外两侧,所述油液散热板的周侧与油浸侧箱的内侧密封连接,所述油液散热板呈金属材质构件。优选地,所述油液散热板的一侧与变频器主体的侧面相互抵接,所述油液散热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散热槽。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上述方案中,所述变频器主体通过两侧贴合的油浸侧箱进行组油浸式换热降温,通过不断喷淋的油液进行变频器主体表面高温的换热,并通过油液散热板和制冷机构进行油液温度的降低,从而间接控制变频器主体的工作温度,实现主动式降温;且通过所述油浸侧箱和冷却油液储箱进行组封闭式油液循环降温,隔绝外部气流的影响,防止外界灰尘等杂质对降温机构的损坏,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维护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油浸侧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油液散热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冷却喷淋机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变频器主体;2、油浸侧箱;3、油液散热板;4、回流泵吸管;5、冷却油液储箱;6、加注口;7、侧散热翅片;8、冷却喷淋机构;9、回流液斗;21、密封基板;22、换热空腔;23、密封胶圈;31、油液换热槽;32、散热槽;81、泵送液管;82、喷淋管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至附图4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1,变频器主体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散热翅片7,变频器主体1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油浸侧箱2,变频器主体1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油液储箱5,冷却油液储箱5的内部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构,油浸侧箱2的侧面嵌入安装有油液散热板3,油浸侧箱2的内部设有换热空腔22,换热空腔2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喷淋机构8,冷却喷淋机构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泵送液管81,泵送液管81的另一端与循环泵的出口端相连通,换热空腔22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回流液斗9,回流液斗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流泵吸管4,回流泵吸管4的另一端与冷却油液储箱5的内腔相连通;油浸侧箱2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于变频器主体1的两侧,油浸侧箱2的一侧设有密封基板21,密封基板21的一侧固定粘贴有密封胶圈23,密封胶圈23与变频器主体1的侧面相互抵接,密封胶圈23为聚四氯乙烯材质构件。其中,变频器主体1的表面固定粘贴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循环泵和制冷机构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用于自动感应变频器主体1的表面温度,并控制开启循环泵和制冷机构进行工作。如图3至4所示,冷却喷淋机构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喷淋管口82,喷淋管口82呈倾斜布置,喷淋管口82的端口朝向变频器主体1的侧面,冷却油液储箱5的内部加注有冷却油液,冷却喷淋机构8与回流液斗9分别位于换热空腔22的上下两端,冷却喷淋机构8为管状腔体结构,油液散热板3的一侧设有位于换热空腔22内部的油液换热槽31,喷淋管口82的数量与油液换热槽31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具体的,油液通过冷却喷淋机构8喷淋至变频器主体1的表面,通过流动的油液带走变频器主体1的工作热量,并使得油液通过油液换热槽31进行运动流动。如图3所示,油液散热板3的两侧分别位于油浸侧箱2的内外两侧,油液散热板3的周侧与油浸侧箱2的内侧密封连接,油液散热板3呈金属材质构件,油液散热板3的一侧与变频器主体1的侧面相互抵接,油液散热板3的另一侧开设有散热槽32。具体的,通过油液散热板3将变频器主体1以及油液的部分热量通过风冷进行换热散出。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上述方案,通过加注口6在冷却油液储箱5内部加注适量冷却油液,在变频器主体1工程中可通过变频器主体1的壳体与侧散热翅片7直接将部分热量通过与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所述变频器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油浸侧箱,所述变频器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油液储箱,所述冷却油液储箱的内部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构,所述油浸侧箱的侧面嵌入安装有油液散热板,所述油浸侧箱的内部设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喷淋机构,所述冷却喷淋机构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泵送液管,所述泵送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换热空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回流液斗,所述回流液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流泵吸管,所述回流泵吸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油液储箱的内腔相连通;/n所述油浸侧箱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于变频器主体的两侧,所述油浸侧箱的一侧设有密封基板,所述密封基板的一侧固定粘贴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与变频器主体的侧面相互抵接,所述密封胶圈为聚四氯乙烯材质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频器保护装置,包括变频器主体,所述变频器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侧散热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油浸侧箱,所述变频器主体的顶面固定安装有冷却油液储箱,所述冷却油液储箱的内部设有循环泵和制冷机构,所述油浸侧箱的侧面嵌入安装有油液散热板,所述油浸侧箱的内部设有换热空腔,所述换热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冷却喷淋机构,所述冷却喷淋机构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泵送液管,所述泵送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相连通,所述换热空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回流液斗,所述回流液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回流泵吸管,所述回流泵吸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油液储箱的内腔相连通;
所述油浸侧箱的数量为两个并呈对称分布于变频器主体的两侧,所述油浸侧箱的一侧设有密封基板,所述密封基板的一侧固定粘贴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与变频器主体的侧面相互抵接,所述密封胶圈为聚四氯乙烯材质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主体的表面固定粘贴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玲
申请(专利权)人:承邦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