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640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两组伸缩弹簧,两组所述伸缩弹簧相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夹板,两组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周侧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板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铜管、第二连接铜管、散热铜管及散热鳍片等装置,第一连接铜管及第二连接铜管与散热铜管之间相互贯通连接,散热铜管为蜿蜒结构,在分配单元中与热量的接触面积大,吸收热量块再通过第一连接铜管及第二连接铜管导热引向面积更大的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加快分配单元中的热量流失,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
本技术涉及电源分配单元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
技术介绍
PDU(PowerDistributionUnit,电源分配单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柜用电源分配插座,PDU是为机柜式安装的电气设备提供电力分配而设计的产品,拥有不同的功能、安装方式和不同插位组合的多种系列规格,能为不同的电源环境提供适合的机架式电源分配解决方案,PDU的应用,可使机柜中的电源分配更加整齐、可靠、安全、专业和美观,并使得机柜中电源的维护更加便利和可靠,早期国外的PDU为主流,价格也比较贵,前几年国内也出现了专业研发生产这种机柜专用电源插座(PDU)的公司,由于这些年国内的PDU专业制造水平较高,在保证优良品质的同时,价格相对于国外品牌具有明显优势,迅速成为了国内PDU市场的主流,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发展,在国内更是迅速出现了多家PDU制造商使得电源分配单元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电源分配单元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需要通过专门的散热结构排出,但现有的电源分配单元的散热结构安装在装置内部,拆卸及安装均较为麻烦,故而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部设置有两组伸缩弹簧,两组所述伸缩弹簧相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夹板,两组所述夹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周侧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橡胶圈;所述密封板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指扣;所述密封板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铜管及第二连接铜管,所述第一连接铜管底部末端及第二连接铜管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所述第一连接铜管同心轴线外侧及第二连接铜管同心轴线外侧均固定套接有散热鳍片。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装置主体顶部内侧与密封板相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通口周侧内壁与第一密封橡胶圈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橡胶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夹板内部与密封板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连接铜管与第二连接铜管之间关于密封板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且第一连接铜管及第二连接铜管与散热铜管相互贯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散热鳍片为纯铝材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与传统装置相比,通过设置有第一连接铜管、第二连接铜管、散热铜管及散热鳍片等装置,第一连接铜管及第二连接铜管与散热铜管之间相互贯通连接,散热铜管为蜿蜒结构,在分配单元中与热量的接触面积大,吸收热量块再通过第一连接铜管及第二连接铜管导热引向面积更大的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加快分配单元中的热量流失,该装置结构简单,方便实用。2、该装置与传统装置相比,其结构和设计均有较大创新和改进,通过设置有密封板、第一密封橡胶圈、第二密封橡胶圈、伸缩弹簧、夹板及凹槽等装置,通过将密封板卡入两组夹板之间,通过夹板上设置的凹槽对密封板进行定位,通过通过第一密封橡胶圈及第二密封橡胶圈保证装置的密封性,将整体的散热结构安装在装置上,安装及拆卸极为方便,值得大力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的主视结构图;图2为第一连接铜管、第二连接铜管及散热铜管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装置主体俯视图;图4为密封板侧视图;图5为装置主体与密封板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装置主体;2、第一连接铜管;3、密封板;4、散热鳍片;5、第二连接铜管;6、指扣;7、连杆;8、散热铜管;9、伸缩弹簧;10、夹板;11、通口;12、凹槽;13、第一密封橡胶圈;14、第二密封橡胶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伸缩弹簧9,两组伸缩弹簧9相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夹板10,两组夹板10之间设置有密封板3,密封板3周侧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橡胶圈13;密封板3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7,连杆7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指扣6;密封板3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铜管2及第二连接铜管5,第一连接铜管2底部末端及第二连接铜管5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8;第一连接铜管2同心轴线外侧及第二连接铜管5同心轴线外侧均固定套接有散热鳍片4。装置主体1顶部内侧与密封板3相对应位置开设有通口11,便于密封板3在装置主体1上的安装,通口11周侧内壁与第一密封橡胶圈13相对应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橡胶圈14,通过第一密封橡胶圈13及第二密封橡胶圈14的配合保证密封板3与装置主体1之间的密封性,夹板10内部与密封板3相对应位置开设有凹槽12,便于对密封板3进行定位,使得密封板3能够通过凹槽12卡入夹板10中进行定位,第一连接铜管2与第二连接铜管5之间关于密封板3的中心轴线相对称,且第一连接铜管2及第二连接铜管5与散热铜管8相互贯通连接,便于通过散热铜管8吸收装置主体1内部的热量,将热量通过第一连接铜管2及第二连接铜管5传导至散热鳍片4上进行热量发散,散热鳍片4为纯铝材质,纯铝的导热性能更强。工作原理: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与传统装置有较大改进创新,在使用该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时,首先将密封板3安装到装置主体1上,安装方法为将密封板3一侧嵌入夹板10中的凹槽12进行定位,再将密封板3另一侧嵌入到另一组夹板10的凹槽12中,因为夹板10与伸缩弹簧9相固定连接,使得夹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伸缩弹簧(9),两组所述伸缩弹簧(9)相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夹板(10),两组所述夹板(10)之间设置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周侧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橡胶圈(13);/n所述密封板(3)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7),所述连杆(7)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指扣(6);/n所述密封板(3)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铜管(2)及第二连接铜管(5),所述第一连接铜管(2)底部末端及第二连接铜管(5)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8);/n所述第一连接铜管(2)同心轴线外侧及第二连接铜管(5)同心轴线外侧均固定套接有散热鳍片(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内部设置有两组伸缩弹簧(9),两组所述伸缩弹簧(9)相近一端固定连接有两组夹板(10),两组所述夹板(10)之间设置有密封板(3),所述密封板(3)周侧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密封橡胶圈(13);
所述密封板(3)顶部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杆(7),所述连杆(7)顶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指扣(6);
所述密封板(3)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铜管(2)及第二连接铜管(5),所述第一连接铜管(2)底部末端及第二连接铜管(5)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铜管(8);
所述第一连接铜管(2)同心轴线外侧及第二连接铜管(5)同心轴线外侧均固定套接有散热鳍片(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智能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鑫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