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631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包括遥控设备、信号中继无人机及作业无人机;信号中继无人机同时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信号连接,信号中继无人机飞行在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之间均无信号阻隔的不同位置,其接收到遥控设备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作业无人机,同时接收作业无人机发出的包含各种参数的采集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遥控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能让无人机在山区等信号障碍区正常工作,大大增大了遥控距离,信号中继无人机的主体结构采用封闭设计,能够有效避免风雨对其内信号收发器及蓄电池的侵袭,有效保护信号收发器及蓄电池,提高其耐久性,极具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涉及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代替传统人力从事高风险、高难度的工作已经成为趋势,无人机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警用、城市管理、农业、地质、气象、电力、抢险救灾、视频拍摄等行业以及地形测绘、交通监察、军事侦察、森林火灾预警等领域均有无人机的身影。如今无人机作业过程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在进行远距离遥控无人机时,会因有楼房、山林等高大障碍物的阻隔,使得操作者无法通过遥控器发出的遥控信号控制工作中的无人机,也无法正常传送图像和各项状态参数信号,这极大地缩短了无人机的遥控距离,限制了其应用范围。目前较为常见的一种手段是通过加大信号强度增加遥控距离,但是这种方法不仅穿透障碍物的效果不佳,还大大增加了无人机的能耗,缩短了无人机的航程,极大增加了成本。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大大延长遥控距离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遥控距离过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大大延长遥控距离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包括遥控设备、信号中继无人机及作业无人机;所述信号中继无人机同时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信号连接,信号中继无人机飞行在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之间均无信号阻隔的不同位置,其接收到遥控设备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作业无人机,同时接收作业无人机发出的包含各种参数的采集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遥控设备;所述信号中继无人机包括主体结构及与主体结构连接且位于主体结构上方的多个旋翼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内布置有信号收发器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数据线与信号收发器连接为其进行供电;所述主体结构的顶部开有两个通孔,信号收发器的信号接收天线及信号发送天线由所述两个通孔伸出主体结构外;所述主体结构的下部安有无人机起降缓冲架,以减小降落时对主体结构内设备的冲击。本技术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采用信号中继无人机进行信号中继,同时信号中继无人机的主体结构采用封闭设计,能够有效避免风雨对其内信号收发器及蓄电池的侵袭,有效保护信号收发器及蓄电池,提高其耐久性,极具应用前景。其中,信号中继无人机在接收和放大后转发信号时,实时测定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的发来的信号强度,如果其测得遥控设备或作业无人机发来信号强度低于设定值时,即调整自身的位置,直至遥控设备及作业无人机发来的信号强度大于设定值,以保障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可以正常通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如上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所述旋翼结构共有四个,其围绕主体结构均匀分布。如上所述的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所述无人机起降缓冲架共有两件,其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的下底为与地面接触部,其触底面积更大,能够减少对整体结构的冲击。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能让无人机在山区等信号障碍区正常工作,大大增大了遥控距离;(2)本技术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中继机的耗电始终少于作业机,因此能够保障无人机在执行任务中,信号不会中断,可应用于一切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的情况,极具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信号中继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主体结构,2-信号收发器,3-蓄电池,4-数据线,5-信号接收天线,6-信号发送天线,7-旋翼结构,8-无人机起降缓冲架,9-遥控设备,10-信号中继无人机,11-工作无人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述。实施例1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遥控设备9、两架信号中继无人机10及作业无人机11;信号中继无人机10同时与遥控设备9和作业无人机11信号连接,信号中继无人机10飞行在与遥控设备9和作业无人机11之间均无信号阻隔的不同位置,其接收到遥控设备9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作业无人机11,同时接收作业无人机11发出的包含各种参数的采集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遥控设备9;信号中继无人机如图2所示,包括主体结构1及与主体结构1连接且位于主体结构1上方同时围绕主体结构1均匀分布的四个旋翼结构7;主体结构1内布置有信号收发器2及蓄电池3,蓄电池3通过数据线4与信号收发器2连接为其进行供电;主体结构1的顶部开有两个通孔,信号收发器2的信号接收天线5及信号发送天线6由两个通孔伸出主体结构1外;主体结构1的下部安有两件梯形结构的无人机起降缓冲架8,梯形结构的下底为与地面接触部。经验证,本技术的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能让无人机在山区等信号障碍区正常工作,大大增大了遥控距离;中继机的耗电始终少于作业机,因此能够保障无人机在执行任务中,信号不会中断,可应用于一切无人机能够正常飞行的情况,极具应用前景。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违背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设备、信号中继无人机及作业无人机;/n所述信号中继无人机同时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信号连接,信号中继无人机飞行在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之间均无信号阻隔的不同位置,其接收到遥控设备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作业无人机,同时接收作业无人机发出的包含各种参数的采集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遥控设备;/n所述信号中继无人机包括主体结构及与主体结构连接且位于主体结构上方的多个旋翼结构;/n所述主体结构内布置有信号收发器及蓄电池,所述蓄电池通过数据线与信号收发器连接为其进行供电;/n所述主体结构的顶部开有两个通孔,信号收发器的信号接收天线及信号发送天线由所述两个通孔伸出主体结构外;/n所述主体结构的下部安有无人机起降缓冲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信号中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遥控设备、信号中继无人机及作业无人机;
所述信号中继无人机同时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信号连接,信号中继无人机飞行在与遥控设备和作业无人机之间均无信号阻隔的不同位置,其接收到遥控设备发出的控制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作业无人机,同时接收作业无人机发出的包含各种参数的采集信号后放大并转发给遥控设备;
所述信号中继无人机包括主体结构及与主体结构连接且位于主体结构上方的多个旋翼结构;
所述主体结构内布置有信号收发器及蓄电池,所述蓄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慧朱卫东何乃莹李达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