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83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涉及灯检设备领域,提供一种在安装平台上无需额外专门开设让位槽孔即可实现将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平台下方的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包括中心轴、中间轴和安装轴套,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隔离地套设安装于中间轴内,中间轴通过轴承转动隔离的套设安装于安装轴套内,安装轴套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将转盘驱动机构与跟踪盘驱动机构均能够设置于安装平台下方的布置结构,同时无需在安装平台上额外专门开设让位槽孔,保证了安装平台整体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
本技术涉及灯检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
技术介绍
转盘式灯检机由于一般需要设置跟踪盘结构,因此转盘式灯检机中的传动轴组件至少需要包括灯检机转盘与灯检机跟踪盘所需的两组传动机构。在传统的传动轴组件结构中,一般为将灯检机转盘通过中心的主轴进行传动,同时在主轴外套一安装轴套用于主轴安装于灯检机的安装平台上实现对主轴的支撑作用,然后再在安装轴套外设置用于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但在上述传统的传动轴组件结构存在如下缺点:第一、由于灯检机跟踪盘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方,因此当将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轴套外时,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部分往往只能布置于安装平台上方;或者需要在安装平台额外专门开设让位槽孔后才能允许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部分安装于安装平台下方,但是额外专门开设让位槽孔一方面可增加结构的复杂性,导致成本增加和装配复杂,另一方面还可降低安装平台的结构强度。第二、灯检机转盘的传动机构一般设置于安装平台下方,因此使得灯检机转盘与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往往是被安装平台所分离,使得相应的传动件、驱动机构等的不方便布置,增加安装的复杂程度。另外,在传动的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中,由于上述对灯检机转盘与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的布置不合理,因此使得对相应的传动机构的润滑方式难以采用整体的浸入式油润滑方案,只能采用一般的涂覆油脂润滑或者不使用油润滑,导致相应的传动机构的润滑效果较差,进而无形中降低了传动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安装平台上无需额外专门开设让位槽孔即可实现将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平台下方的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包括中心轴、中间轴和安装轴套,中心轴用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用于与灯检机跟踪盘安装连接,中心轴通过轴承转动隔离地套设安装于中间轴内,中间轴通过轴承转动隔离的套设安装于安装轴套内,安装轴套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上;中心轴的下端与转盘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中心轴的上端从中间轴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的下端与跟踪盘驱动机构传动连接,中间轴的上端从安装轴套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跟踪盘安装连接。在上述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的基础上,由于实现了将灯检机跟踪盘的传动机构设置于安装平台下方的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因此本技术中进一步采用侵入式油润滑的方案解决传动的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中的传动机构润滑效果差的问题。具体的所采用的技术方位为进一步采取如下设置:转盘驱动机构和跟踪盘驱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板上,安装板固定安装于安装轴套上;在安装板上设置有润滑油箱,转盘驱动机构与中心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跟踪盘驱动机构与中间轴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均位于润滑油箱内,在润滑油箱内设置有润滑油。进一步的是:还包括循环润滑油站,在润滑油箱上设置有润滑油入口和润滑油出口,所述润滑油入口和润滑油出口分别通过管路与循环润滑油站循环连通,以通过循环润滑油站向润滑油箱内循环供给润滑油。进一步的是:所述润滑油出口设置在润滑油箱的底部。进一步的是:第一传动机构为齿轮组啮合传动机构,在转盘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一主动齿轮,在中心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齿条啮合传动机构,在跟踪盘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上设置有第二主动齿轮,在中间轴上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第二主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传动。进一步的是:中心轴与中间轴之间通过如下轴承设置实现转动隔离配合:在中间轴的上端通过设置的第一交叉滚柱轴承与中心轴转动隔离,在中间轴的下端通过设置的第一深沟球轴承与中心轴转动隔离。进一步的是:中间轴与安装轴套之间通过如下轴承设置实现转动隔离配合:在安装轴套的上端通过设置的第二交叉滚柱轴承与中间轴转动隔离,在安装轴套的下端通过设置的第二深沟球轴承与中间轴转动隔离。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通过采用将对灯检机跟踪盘传动的中间轴套设于中心轴与安装轴套之间的结构设置,实现了转盘驱动机构与跟踪盘驱动机构均能够设置于安装平台下方的布置结构,同时无需在安装平台上额外专门开设让位槽孔,保证了安装平台整体的结构强度。另外,还通过进一步设置润滑油箱,实现了同时将转盘驱动机构与中心轴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跟踪盘驱动机构与中间轴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均布置于润滑油箱内,进而能够实现相应传动机构的侵入式油润滑,提高了油润滑效果,可有效地降低相应的传动机构的磨损情况,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中心轴1、中间轴2、安装轴套3、灯检机跟踪盘5、安装平台6、转盘驱动机构7、跟踪盘驱动机构8、安装板9、润滑油箱10、润滑油入口11、润滑油入口12、润滑油出口4、第一主动齿轮13、从动齿轮14、第二主动齿轮15、齿条16、第一交叉滚柱轴承17、第一深沟球轴承18、第二交叉滚柱轴承19、第二深沟球轴承2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若本技术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用语,如上、下、左、右、前、后的方向、方位用语,是为了利于构件间相对位置联系的描述,非为相关构件、构件间位置关系的绝对位置特指,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所述的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包括中心轴1、中间轴2和安装轴套3,中心轴1用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2用于与灯检机跟踪盘5安装连接,中心轴1通过轴承转动隔离地套设安装于中间轴2内,中间轴2通过轴承转动隔离的套设安装于安装轴套3内,安装轴套3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6上;中心轴1的下端与转盘驱动机构7传动连接,中心轴1的上端从中间轴2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2的下端与跟踪盘驱动机构8传动连接,中间轴2的上端从安装轴套3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跟踪盘5安装连接。在运行时,由转盘驱动机构7驱动中心轴1转动,进而带动灯检机转盘连同被灯检机转盘输送的被检测对象一起转动;而跟踪盘驱动机构8带动中间轴2往复摆动,进而带动灯检机跟踪盘5连同安装于其上的图像采集装置随被检测的对象同步运动一段距离,以保持静止的关系进行图像采集。其中,由于本技术中将对灯检机跟踪盘5传动的中间轴2套设于中心轴1与安装轴套3之间的结构设置,实现了将转盘驱动机构7与跟踪盘驱动机构8均能够设置于安装平台下方的布置结构,同时只需要在安装平台6上开设一个用于安装轴套3穿过并进行安装的安装孔即可,无需在安装平台6上额外专门开设让位槽孔,因此保证了安装平台6整体的结构强度。并且由于转盘驱动机构7与跟踪盘驱动机构8等均布置于安装平台6下方,且中间轴2位于安装轴套3内部,因此在安装平台6上方空间更加简洁,安装平台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包括中心轴(1)、中间轴(2)和安装轴套(3),中心轴(1)用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2)用于与灯检机跟踪盘(5)安装连接,其特征在于:中心轴(1)通过轴承转动隔离地套设安装于中间轴(2)内,中间轴(2)通过轴承转动隔离的套设安装于安装轴套(3)内,安装轴套(3)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6)上;中心轴(1)的下端与转盘驱动机构(7)传动连接,中心轴(1)的上端从中间轴(2)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2)的下端与跟踪盘驱动机构(8)传动连接,中间轴(2)的上端从安装轴套(3)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跟踪盘(5)安装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包括中心轴(1)、中间轴(2)和安装轴套(3),中心轴(1)用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2)用于与灯检机跟踪盘(5)安装连接,其特征在于:中心轴(1)通过轴承转动隔离地套设安装于中间轴(2)内,中间轴(2)通过轴承转动隔离的套设安装于安装轴套(3)内,安装轴套(3)固定安装于安装平台(6)上;中心轴(1)的下端与转盘驱动机构(7)传动连接,中心轴(1)的上端从中间轴(2)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转盘安装连接;中间轴(2)的下端与跟踪盘驱动机构(8)传动连接,中间轴(2)的上端从安装轴套(3)的上端穿出后与灯检机跟踪盘(5)安装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转盘驱动机构(7)和跟踪盘驱动机构(8)安装于安装板(9)上,安装板(9)固定安装于安装轴套(3)上;在安装板(9)上设置有润滑油箱(10),转盘驱动机构(7)与中心轴(1)传动连接的第一传动机构以及跟踪盘驱动机构(8)与中间轴(2)传动连接的第二传动机构均位于润滑油箱(10)内,在润滑油箱(10)内设置有润滑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盘式灯检机传动轴组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润滑油站,在润滑油箱(10)上设置有润滑油入口(11、12)和润滑油出口(4),所述润滑油入口(11、12)和润滑油出口(4)分别通过管路与循环润滑油站循环连通,以通过循环润滑油站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飞李明勇万维根梁祺王素榕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泓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