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303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1
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其包括螺杆,以及螺母。所述螺杆包括依次设置的螺纹连接端、抵挡部、摩擦杆、连接杆、以及螺杆头。所述摩擦杆包括摩擦杆主体,以及摩擦凸起。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限位凸台,螺纹孔,以及凹槽。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到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逐步减小。当所述螺杆的螺纹连接端旋入所述螺母的螺纹孔内时,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相等。从而所述螺母本体远离所述螺杆一端朝远离所述螺母本体中心轴的方向张开,进而使所述螺母固定。由此可以看出,该搞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不易松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
本技术涉及连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
技术介绍
三合一连接件又称紧固件或组合器,有偏心轮、连接杆、以及预埋螺母组成,主要用于板式家具的连接件。在频繁的拆装过程中,预埋螺母会松动而使预埋螺母脱离螺纹孔,进而使三合一连接件连接的强度不够,且不够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以满足上述需求。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其包括一个螺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杆一端的螺母。所述螺杆包括依次设置的螺纹连接端、抵挡部、摩擦杆、连接杆、以及螺杆头。所述螺纹连接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摩擦杆包括一个摩擦杆主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摩擦杆主体外侧壁上的摩擦凸起。所述螺母包括一个螺母本体,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外侧壁上的限位凸台,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轴向的螺纹孔,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侧壁上且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端头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螺纹孔连通。所述凹槽沿所述螺母本体轴向设置。在沿所述螺母中心轴的截面上,每个所述限位凸台的外轮廓皆为锥形。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到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逐步减小。当所述螺杆的螺纹连接端旋入所述螺母的螺纹孔内时,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相等。进一步地,所述抵挡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连接端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摩擦凸起皆呈三棱锥状。r>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头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头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为圆滑的曲面。进一步地,所述螺纹连接端、抵挡部、摩擦杆、连接杆、以及螺杆头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连接端的直径相等。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的长度大于所述螺纹连接端的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开口朝远离所述螺杆的方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包括一个螺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杆一端的螺母。所述螺杆设有螺纹连接端,且所述螺纹连接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螺母包括一个螺母本体,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外侧壁上的限位凸台,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轴向的螺纹孔,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侧壁上且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端头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螺纹孔连通。所述凹槽沿所述螺母本体轴向设置。在沿所述螺母中心轴的截面上,每个所述限位凸台的外轮廓皆为锥形。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连接端螺纹连接,且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到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逐步减小。当所述螺杆旋入所述螺母后,以使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相等。从而所述螺母本体远离所述螺杆一端朝远离所述螺母本体中心轴的方向张开,进而使所述螺母固定。由此可以看出,该搞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结构简单,稳定性高,不易松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中的螺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其为本技术提供的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所述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包括一个螺杆10,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杆10一端的螺母2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还包括一些功能模块,如偏心件等,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习知的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螺杆10包括依次设置的螺纹连接端11、抵挡部12、摩擦杆13、连接杆14、以及螺杆头15。所述螺纹连接端11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与所述螺母20螺纹连接,其会结合所述螺母20进行详细说明。所述抵挡部12的直径大于所述螺纹连接端11的直径,使得所述螺纹连接端11与所述螺母20连接后,由所述抵挡部12挡住所述螺母20,从而限制所述螺母20的位置。所述摩擦杆13包括一个摩擦杆主体131,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摩擦杆主体131外侧壁上的摩擦凸起132。每个所述摩擦凸起132皆呈三棱锥状,使得所述摩擦杆主体131与手指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当安装所述螺杆10时,手指按着所述摩擦杆主体131的所述摩擦凸起132上旋转,从而所述螺杆10较轻松的旋入所述螺母20,进而所述螺杆10与所述螺母2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14的直径小于所述摩擦杆13的直径,使得所述固定件14插设入偏心件(图未示)的开口中后,所述摩擦杆13不会插入所述偏心件中。所述螺杆头15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杆14的直径,使得所述螺杆头15不会轻易从所述偏心件的开口中拔出,进而所述螺杆10不会拔出所述偏心件。所述螺杆头15与所述连接杆14的连接处为圆滑的曲面,当所述偏心件转动并卡住所述螺杆10时,使得所述偏心件与所述螺杆10之间的摩擦力减少,从而所述偏心件更轻松的转动。所述螺纹连接端11、所述抵挡部12、所述摩擦杆13、所述连接杆14、以及所述螺杆头15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使得所述螺杆10更加坚固,不易断裂。所述螺母20包括一个螺母本体21,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21外侧壁上的限位凸台22,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21轴向的螺纹孔23,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21侧壁上且远离所述螺杆10的一端端头上的凹槽24。每个所述限位凸台22的外轮廓皆为锥形,所述螺母20由多个所述限位凸台22叠加形成,可以想到的是所述螺母20的外轮廓呈宝塔结构,从而增大了所述螺母20的摩擦力,使所述螺母20更容易抓住安装孔(图未示)的内壁,进而所述螺母20不容易从所述安装孔中脱落。所述螺纹孔23为一个螺纹通孔,且所述螺纹孔23与所述螺纹连接端1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23靠近所述螺杆10的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连接端11的直径相等,使得所述螺纹连接端11可以所述螺纹孔23靠近所述螺杆10的一端插入。所述螺纹孔23的长度大于所述螺纹连接端11的长度,使得所述螺纹连接端11连接后不会凸出所述螺母20。所述螺纹孔23靠近所述螺杆10一端的直径到所述螺纹孔23远离所述螺杆10一端的直径逐步减小。当所述螺杆10的螺纹连接端11旋入所述螺母20的螺纹孔内时,所述螺纹孔23靠近所述螺杆10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23远离所述螺杆10一端的直径相等,从而所述螺母本体21远离所述螺杆10一端朝远离所述螺母本体21中心轴的方向张开,使所述螺母本体21与所述安装孔之间连接紧密,使所述螺母20稳定固定在该安装孔中。所述凹槽24与所述螺纹孔23连通,且所述凹槽24沿所述螺母本体21轴向设置。所述凹槽24开口朝远离所述螺杆10的方向,使得所述螺母本体21远离所述螺杆10一端的端部分成两个部分。当所述螺杆10旋入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包括一个螺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杆一端的螺母,所述螺杆包括依次设置的螺纹连接端、抵挡部、摩擦杆、连接杆、以及螺杆头,所述螺纹连接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摩擦杆包括一个摩擦杆主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摩擦杆主体外侧壁上的摩擦凸起,所述螺母包括一个螺母本体,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外侧壁上的限位凸台,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轴向的螺纹孔,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侧壁上且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端头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螺纹孔连通,所述凹槽沿所述螺母本体轴向设置,在沿所述螺母中心轴的截面上,每个所述限位凸台的外轮廓皆为锥形,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到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逐步减小,当所述螺杆的螺纹连接端旋入所述螺母的螺纹孔内时,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包括一个螺杆,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杆一端的螺母,所述螺杆包括依次设置的螺纹连接端、抵挡部、摩擦杆、连接杆、以及螺杆头,所述螺纹连接端的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摩擦杆包括一个摩擦杆主体,以及多个设置在所述摩擦杆主体外侧壁上的摩擦凸起,所述螺母包括一个螺母本体,多个间隔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外侧壁上的限位凸台,一个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轴向的螺纹孔,以及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螺母本体侧壁上且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端头上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螺纹孔连通,所述凹槽沿所述螺母本体轴向设置,在沿所述螺母中心轴的截面上,每个所述限位凸台的外轮廓皆为锥形,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连接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到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逐步减小,当所述螺杆的螺纹连接端旋入所述螺母的螺纹孔内时,所述螺纹孔靠近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与所述螺纹孔远离所述螺杆一端的直径相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高稳定性的三合一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挡部的直径大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显永
申请(专利权)人:嘉善嘉瑞精密五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