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及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5246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及发动机,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包括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喷油器的喷油器回油通道、缸盖的缸盖回油腔和燃油回油管,所述缸盖回油腔连通所述喷油器回油通道和所述燃油回油管,还包括用于监测回油量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监测件和报警器,所述监测件设置于所述缸盖回油腔与所述燃油回油管之间,所述监测件和所述报警器分别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及发动机能够在喷油器发生故障时进行报警,减少了工作量和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及发动机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及具有该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的发动机。
技术介绍
喷油器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其工作过程是,从高压共轨管内流出的高压燃油经高压油管进入高压接头,再由高压接头流入喷油器内,一部分燃油通过喷油器的喷油嘴进入发动机的燃烧室燃烧,另一部分燃油经喷油器的喷油器回油通道流入缸盖的缸盖回油腔内,再经燃油回油管流入燃油箱内。若喷油器出现故障,将直接导致不能正确地按照控制要求把适量的燃油喷入燃烧室,这时就会导致发动机发生异常,由于导致发动机发生异常的原因较多,这就需要逐一排查,但是逐一排查检修工作量较大,费时费力,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该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能够在喷油器发生故障时进行报警,减少了工作量和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包括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喷油器的喷油器回油通道、缸盖的缸盖回油腔和燃油回油管,所述缸盖回油腔连通所述喷油器回油通道和所述燃油回油管,还包括用于监测回油量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监测件和报警器,所述监测件设置于所述缸盖回油腔与所述燃油回油管之间,所述监测件和所述报警器分别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连接。其中,所述监测件为液体流量传感器。其中,所述监测件为液位传感器。其中,所述监测件为压力传感器。其中,所述液体流量传感器为SLQ-QT105液体流量计。其中,所述缸盖上用于安装高压接头的安装腔与所述缸盖上的喷油器安装腔和所述缸盖回油腔相连通。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由于还包括用于监测回油量的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包括监测件和报警器,监测件设置于缸盖回油腔与燃油回油管之间,监测件和报警器分别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监测件对不同工况下喷油器的回油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值实时反馈给发动机控制系统,并与发动机控制系统内设定的回油量阈值相比对,如果监测值不在该阈值范围内,则判定喷油器有故障,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能够在喷油器发生故障时进行报警,减少了工作量和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该发动机能够在喷油器发生故障时进行报警,减少了工作量和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具有第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由于具有第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因此,能够在喷油器发生故障时进行报警,减少了工作量和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的控制原理图;图中:1-喷油器,11-喷油器回油通道,2-缸盖,21-缸盖回油腔,22-安装腔,3-燃油回油管,4-监测件,5-高压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包括回油管路,回油管路包括喷油器1的喷油器回油通道11、缸盖2的缸盖回油腔21和燃油回油管3,缸盖回油腔21连通喷油器回油通道11和燃油回油管3,还包括用于监测回油量的监测单元,监测单元包括监测件4和报警器,监测件4设置于缸盖回油腔21与燃油回油管3之间,监测件4和报警器分别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连接。本实施例中,缸盖2上用于安装高压接头5的安装腔22与缸盖2上的喷油器安装腔(图中未示出)和缸盖回油腔21相连通,这样,当高压接头5与喷油器1间有燃油泄漏时,也能及时知道,便于维修。由于液体流量传感器结构简单而牢固,安装方便,维修费用极少,因此,本实施例中的监测件4优选为液体流量传感器,且为上海维特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SLQ-QT105液体流量计,实际应用中,监测件4也可以采用液位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使用时,通过监测件4对不同工况下缸盖回油腔21的回油量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值实时反馈给发动机控制系统,并与发动机控制系统内设定的回油量阈值相比对,如果监测值不在该阈值范围内,则判定高压接头5与喷油器1间存在燃油泄漏或喷油器1有故障,发动机控制系统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实施例二: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发动机,具有实施例一中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本技术发动机,当高压接头5与喷油器1间存在燃油泄漏或喷油器1有故障时,发动机控制系统将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由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可知,本技术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及发动机能够在高压接头5与喷油器1间存在燃油泄漏或喷油器1有故障时及时进行报警,大大减少了检修工作量和检修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包括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喷油器的喷油器回油通道、缸盖的缸盖回油腔和燃油回油管,所述缸盖回油腔连通所述喷油器回油通道和所述燃油回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回油量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监测件和报警器,所述监测件设置于所述缸盖回油腔与所述燃油回油管之间,所述监测件和所述报警器分别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包括回油管路,所述回油管路包括喷油器的喷油器回油通道、缸盖的缸盖回油腔和燃油回油管,所述缸盖回油腔连通所述喷油器回油通道和所述燃油回油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监测回油量的监测单元,所述监测单元包括监测件和报警器,所述监测件设置于所述缸盖回油腔与所述燃油回油管之间,所述监测件和所述报警器分别与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件为液体流量传感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燃油回油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莹闫仕钊王光明谢凤刘明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