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9471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冷却器、喷油泵、共轨管、喷油器,第一高压油管、第二高压油管、第一回油总管、第二回油总管和分配块;分配块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第一高压油管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第二高压油管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共轨管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和外轨管,内轨管和外轨管之间形成轨回油通道;双层结构的分配块、第一高压油管、第二高压油管和共轨管,使各回油汇总后,以合适的温度再次投入使用,节省了能耗,增加了滤清器寿命,提高了燃油温度环境适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
技术介绍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会有持续高温回油,高温回油包括喷油泵回油、喷油器回油以及高压泄漏回油。传统燃油系统是通过外接管路的方式,将每个部件的回油分别接到油箱,泄漏通道集成度差,而且回油直接回到油箱造成了一定的功耗损失,滤清器寿命相对要低。通常在低温环境下需要单独增加燃油加热系统(如水锅炉等)进行加热,否则会导致轨压波动,密封圈失效,限流器关闭停车等重大可靠性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该系统收集所有回油,并使回油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进油,节省了能耗,增加了滤清器寿命,在低温环境下提高燃油温度的环境适应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冷却器、至少一台喷油泵和至少一根共轨管,各所述共轨管上均连接有多个喷油器,各所述喷油器均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对应的所述共轨管连接,还包括多根第二高压油管、第一回油总管、第二回油总管和分配块,所述分配块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回油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器进口和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器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总管出口与所述喷油泵供油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总控制阀,所述总控制阀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各所述共轨管均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和外轨管,所述内轨管和所述外轨管之间形成轨回油通道,所述内轨管的进口与所述供油腔的出口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回油腔的进口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油管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所述第一内油管和所述第一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内油管连接所述内轨管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供油进口,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异常回油出口;各所述第二高压油管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所述第二内油管和所述第二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内油管连接对应的所述喷油泵供油出口和所述供油腔,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接所述回油腔及对应的所述喷油泵异常回油出口;且各所述喷油器的正常回油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各所述喷油泵的正常回油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回油参数,并转换成对应的参数信号传输至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参数信号控制所述总控制阀开度。优选方式为,所述分配块的所述供油腔和所述回油腔内外设置。优选方式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压力传感器。优选方式为,所述检测单元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设在所述喷油泵上的转速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喷油泵上输油泵的转速。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油箱及设在所述油箱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油箱内油温。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二回油总管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再次投入使用回油的温度。优选方式为,所述系统还包括滤清器,所述滤清器的进口与所述油箱出口连接,所述滤清器的出口经过中间接头与所述喷油泵供油进口连接。优选方式为,所述第二回油总管上设置有回油接头,所述回油接头的一个进口与所述冷却器出口连接,所述回油接头的另一个进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出口连接,所述回油接头的出口与所述中间接头的一个进口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的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冷却器、喷油泵和共轨管,各共轨管上均连接有多个喷油器,各喷油器均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对应的共轨管连接,还包括多根第二高压油管、第一回油总管、第二回油总管和分配块。其中分配块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其中,第一高压油管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一回油通道;其中,第二高压油管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之间的间隙形成第二回油通道;其中各共轨管均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和外轨管,内轨管和外轨管之间形成轨回油通道。由上述可知,分配块、第一高压油管、第二高压油管和共轨管均为双层结构,使各喷油器的异常回油通过第一回油通道汇集到轨回油通道内,再汇集到回油腔;喷油泵的异常回油经过第二回油通道汇集到回油腔,最后再进入第一回油总管;而喷油泵和喷油器正常回油也汇总到第一回油总管,再总控制阀的控制下,一部分回油进入冷却器冷却后再进入第二回油总管,与另一个部分直接进入第二回油总管的回油综合后,以合适温度进入喷油泵供油进口,再次投入使用。电子控制单元可通过控制总控制阀的开度,以调整再次投入使用回油的温度。可见,本技术将所有回油收集汇总,并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节省了能耗,增加了滤清器寿命,且能在低温环境下提高燃油温度的环境适应性。由于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检测单元,该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回油参数,并转换成对应的参数信号传输至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参数信号控制总控制阀开度;使电子控制单元根据实时回油参数,调整总控制阀开度,以使适量回油经过冷却降温后,调整所有回油温度,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由于系统还包括设在喷油泵上的转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喷油泵上输油泵的转速;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整个系统中燃油循环的速度,来调整总控制阀开度,以使适量回油经过冷却降温后,调整所有回油温度,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由于系统还包括设在油箱上的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油箱内油温;使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油箱内温度和回油温度,调整总控制阀的开度,以使适量回油经过冷却降温后,调整所有回油温度,以合适温度再次投入使用。由于系统还包括设在第二回油总管上的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与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采集再次投入使用回油的温度,实现再次投入使用回油温度的闭环调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中回油和供油方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的原理框图;图中:1-喷油泵,2-分配块,3-共轨管,30-内轨管,31-轨回油通道,4-喷油器,5-油箱,6-滤清器,7-冷却器,8-第一回油总管,9-第一高压油管,10-第二高压油管,11-第三高压油管,12-第四高压油管,13-中间接头,14-回油接头,15-第二回油总管,a1,a2,a3-箭头,b1,b2,b3-箭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冷却器、至少一台喷油泵和至少一根共轨管,各所述共轨管上均连接有多个喷油器,各所述喷油器均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对应的所述共轨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第二高压油管、第一回油总管、第二回油总管和分配块,所述分配块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回油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器进口和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器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总管出口与所述喷油泵供油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总控制阀,所述总控制阀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n各所述共轨管均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和外轨管,所述内轨管和所述外轨管之间形成轨回油通道,所述内轨管的进口与所述供油腔的出口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回油腔的进口连接;/n所述第一高压油管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所述第一内油管和所述第一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内油管连接所述内轨管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供油进口,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异常回油出口;/n各所述第二高压油管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所述第二内油管和所述第二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内油管连接对应的所述喷油泵供油出口和所述供油腔,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接所述回油腔及对应的所述喷油泵异常回油出口;/n且各所述喷油器的正常回油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各所述喷油泵的正常回油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包括电子控制单元、冷却器、至少一台喷油泵和至少一根共轨管,各所述共轨管上均连接有多个喷油器,各所述喷油器均通过第一高压油管与对应的所述共轨管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根第二高压油管、第一回油总管、第二回油总管和分配块,所述分配块包括供油腔和回油腔,所述回油腔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出口分别与所述冷却器进口和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冷却器出口与所述第二回油总管进口连接,所述第二回油总管出口与所述喷油泵供油进口连接;所述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总控制阀,所述总控制阀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各所述共轨管均包括内外设置的内轨管和外轨管,所述内轨管和所述外轨管之间形成轨回油通道,所述内轨管的进口与所述供油腔的出口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回油腔的进口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油管包括内外设置的第一内油管和第一外油管,所述第一内油管和所述第一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一回油通道,所述第一内油管连接所述内轨管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供油进口,所述第一回油通道连接所述轨回油通道及对应的所述喷油器异常回油出口;
各所述第二高压油管包括均内外设置的第二内油管和第二外油管,所述第二内油管和所述第二外油管之间形成第二回油通道,所述第二内油管连接对应的所述喷油泵供油出口和所述供油腔,所述第二回油通道连接所述回油腔及对应的所述喷油泵异常回油出口;
且各所述喷油器的正常回油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各所述喷油泵的正常回油出口均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的进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共轨燃油泄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油总管上设置有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的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回油参数,并转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苗翠婷王永亮李丽萍孙宗升
申请(专利权)人: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