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兆弟专利>正文

一种插杆及插接结构及预制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971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杆及插接结构及预制构件,其中,插杆包括杆体和卡止件,杆体的插入端形成有沿插入方向逐渐远离杆体中轴线的移动导向面,卡止件可沿移动导向面移动以调整自身相对于杆体插入端的位置;在插杆插入被插接件的过程中,卡止件顺着插杆的插入方向楔进移动导向面和被插接件的内壁之间以实现插杆的逆向卡止,杆体的插入过程不但对卡止件没有影响,避免出现部分卡止件倾倒掉落无法实现逆向卡止插杆的现象,还使得插杆插入被插接件的任意深度位置卡止件都能逆向卡止插杆,在对接状态下的每个卡止件都能因其自身重力沿移动导向面滑移至抵接被插接件的内壁,所有卡止件都实现对插杆的逆向卡止,能够稳定的对插杆进行逆向卡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插杆及插接结构及预制构件
本技术涉及预制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插杆及插接结构及预制构件。
技术介绍
预制混凝土桩是建筑行业中广泛的使用的桩基础用材,受限于生产和运输条件,预制混凝土桩的单节长度往往小于预制混凝土桩的设计长度要求,因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多根预制混凝土桩轴向连接在一起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整体长度。目前,会通过直接插接的连接件将预制混凝土桩轴进行轴向对接,这种连接件包括大螺母、小螺母、中间螺母、插杆、分体式卡环和弹性件,大螺母和小螺母分别套设在预制混凝土桩的受力筋两端,插杆固接在小螺母上,分体式卡环和弹性件通过中间螺母止挡在大螺母内,插杆的端部插头呈两头小中间大的鼓形,插杆插入大螺母内时,先推动分体式卡环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向下移动同时将分体式卡环径向撑开,待插头的最大直径部位越过分体式卡环的最小内径部位后,分体式卡环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向上复位且径向收拢,分体式卡环在中间螺母下端径缩以逆向卡止插杆,从而防止插头从大螺母中拔出,实现快速地连接。但是,由于预制混凝土桩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桩端面倾斜和/或螺母套筒定位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插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1)和卡止件(12),杆体(11)的插入端形成有沿插入方向逐渐远离杆体(11)中轴线的移动导向面(11a),卡止件(12)可沿所述移动导向面(11a)移动以调整自身相对于杆体(11)插入端的位置;/n在插杆(1)插入被插接件(2)的过程中,卡止件(12)顺着插杆(1)的插入方向楔进所述移动导向面(11a)和被插接件(2)的内壁之间以实现插杆(1)的逆向卡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1)和卡止件(12),杆体(11)的插入端形成有沿插入方向逐渐远离杆体(11)中轴线的移动导向面(11a),卡止件(12)可沿所述移动导向面(11a)移动以调整自身相对于杆体(11)插入端的位置;
在插杆(1)插入被插接件(2)的过程中,卡止件(12)顺着插杆(1)的插入方向楔进所述移动导向面(11a)和被插接件(2)的内壁之间以实现插杆(1)的逆向卡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杆体(11)上的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与所述杆体(11)配合形成一个以上沿插入方向延伸的移动通道(1a),所述卡止件(12)能够沿所述移动通道(1a)滑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杆,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移动导向面(11a)由所述移动通道(1a)形成;
或者,插杆(1)还包括设于所述插入端以防止卡止件(12)沿移动导向面(11a)滑离杆体(11)的止脱挡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1)为具有锥形段(111)的第一回转体件,所述锥形段(111)的外轮廓母线形成所述移动导向面(11a),所述限位件(13)为开设有锥形孔(131)的第二回转体件,所述锥形段(111)和所述锥形孔(131)之间形成移动通道(1a)。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11)和所述限位件(13)轴向对接;或者,所述限位件(13)套设于所述杆体(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杆,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兆弟
申请(专利权)人:周兆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