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管桩
,尤其涉及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针对建筑地基的建设,常常会使用到管桩,管桩在深入土壤地基内部的过程中,需使用打桩机将管桩捶打至地基的土壤内部,传统的捶打方式存在着将管桩上端锤爆的现象,并称作为爆桩,为了避免爆桩现象的发生,我们提出了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及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及施工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包括桩体和盘体,所述桩体的两端之间呈空心状态,所述盘体设在桩体上端的端面,所述盘体的直径为桩体上端外直径的1.3-1.4倍,所述盘体内部的中心分布有呈伞状排列的U型加强筋,所述U型加强筋的两端延伸至桩体的桩壁内。优选的,所述盘体的下底面中部开设有呈半球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直径与桩体上端的内径相等。优选的,所述盘体与桩体的接触部设为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和盘体(2),所述桩体(1)的两端之间呈空心状态,所述盘体(2)设在桩体(1)上端的端面,所述盘体(2)的直径为桩体(1)上端外直径的1.3-1.4倍,所述盘体(2)内部的中心分布有呈伞状排列的U型加强筋(3),所述U型加强筋(3)的两端延伸至桩体(1)的桩壁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体(1)和盘体(2),所述桩体(1)的两端之间呈空心状态,所述盘体(2)设在桩体(1)上端的端面,所述盘体(2)的直径为桩体(1)上端外直径的1.3-1.4倍,所述盘体(2)内部的中心分布有呈伞状排列的U型加强筋(3),所述U型加强筋(3)的两端延伸至桩体(1)的桩壁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的下底面中部开设有呈半球型的凹槽(4),所述凹槽(4)的直径与桩体(1)上端的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2)与桩体(1)的接触部设为切割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承压盘的组合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加强筋(3)位于桩体(1)内的筋杆上通过扎丝扎接有箍筋(5)。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玮,刘方亮,伍丽娟,祝清,戴林枝,吴平,黄彦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博联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