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4803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杉木清水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安装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搅拌仓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设置有水吸收仓,所述搅拌仓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进料仓,所述电机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安装座和第二齿轮使得当安装座在连接电机后,能够进行转动,当第一齿轮在进行转动后,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作用使得三组第二齿轮能够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杆之间进行反向搅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搅拌效率,使得清水油在进行搅拌提取时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
本技术涉及杉木清水油
,具体为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
技术介绍
杉木是杉科、杉木属乔木,高达30米,胸径可达2.5-3米,幼树树冠尖塔形,大树树冠圆锥形,树皮灰褐色,大枝平展,小枝近对生或轮生,常成二列状,杉木油,中药名,为杉科杉木属植物杉木的木材沥出的油脂,植物杉木,广泛栽培于我国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地区,具有利尿排石,消肿杀虫之功效。当前杉木清水油在进行提取时,通常在调和釜内进行搅拌进而进行搅拌提炼出油,当前搅拌釜在进行搅拌时往往搅拌不够充分,导致杉木清油在进行提炼时效率过低,且其在进行提炼时,有毒的气体通常直接进行排放,严重的影响了周围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杉木清油在进行提炼时效率过低,且其排放的有毒气体影响周围人身体健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安装有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座,所述搅拌仓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设置有水吸收仓,所述搅拌仓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进料仓,所述电机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套设有搅拌叶,所述水吸收仓包括出水龙头,所述出水龙头设置在水吸收仓的左侧外表面,所述水吸收仓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所述活性炭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棉,所述水吸收仓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贯穿连接在水吸收仓的顶端外表面。优选的,所述活性炭的外表面为粗糙结构的网状结构,所述活性炭和活性棉固定连接在水吸收仓的内表面,所述出气管的左侧安装有进水管。优选的,所述活动座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片,所述转动片的外表面套设有滚珠,所述转动片与滚珠滑动连接,所述滚珠的外表面为光滑结构的球体。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表面安装有安装座,所述第一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设置有三组。优选的,所述安装座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的内表面,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均匀对称啮合在第一齿轮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转动杆设置有四组,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的外表面,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的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能够使清水油提取装置效率更高,且使其排出的有害气体进行处理过滤。1、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安装座和第二齿轮使得当安装座在连接电机后,能够进行转动,当第一齿轮在进行转动后,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啮合作用使得三组第二齿轮能够进行逆时针转动,进而使得转动杆之间进行反向搅拌,大大提高了装置的搅拌效率,使得清水油在进行搅拌提取时效率更高。2、通过设置的活性炭、活性棉和出气管使得当搅拌仓内产生的有毒气体能够在通过水吸收仓进行水吸收法,使得通过排出管进入水吸收仓内的毒废气能够在水吸收仓的内部先通过水吸收,再通过活性炭和活性棉的吸附,最后通过出气管进行排出,使得通过水吸收仓水吸收后的毒气毒性大大降低,能够达到排放的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水吸收仓的结构正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传动机构的结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1、主体;2、底板;3、活动座;301、连接杆;302、转动片;303、滚珠;4、搅拌仓;5、电机;6、水吸收仓;601、出水龙头;602、活性炭;603、活性棉;604、出气管;7、进料仓;8、传动机构;801、第一齿轮;802、安装座;803、第二齿轮;9、转动杆;10、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底板2的上方安装有搅拌仓4,搅拌仓4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座3,搅拌仓4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左侧设置有水吸收仓6,搅拌仓4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进料仓7,电机5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外表面安装有传动机构8,转动杆9的外表面套设有搅拌叶10,水吸收仓6包括出水龙头601,出水龙头601设置在水吸收仓6的左侧外表面,水吸收仓6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602,活性炭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棉603,水吸收仓6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出气管604,出气管604贯穿连接在水吸收仓6的顶端外表面,活性炭602的外表面为粗糙结构的网状结构,活性炭602和活性棉603固定连接在水吸收仓6的内表面,出气管604的左侧安装有进水管,当搅拌仓4再进行搅拌提炼时,其内部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排气管流进水吸收仓6的内部,通过水吸收仓6内部设置的水进行水吸收,随后通过活性炭602和活性棉603的吸附能够进行毒气的吸附处理,从而使得气体在进行处理达到排放的标准,随后通过出气管604进行排出,大大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进一步的,活动座3包括连接杆301,连接杆301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片302,转动片302的外表面套设有滚珠303,转动片302与滚珠303滑动连接,滚珠303的外表面为光滑结构的球体,当转动杆9在进行在进行转动后,通过转动片302与滚珠303之间的转动使得转动杆9在进行转动搅拌时更为便捷。进一步的,传动机构8包括第一齿轮801,第一齿轮801的内表面安装有安装座802,第一齿轮801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齿轮803,第二齿轮803设置有三组,安装座80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第一齿轮801的内表面,第一齿轮801与第二齿轮803转动连接,第二齿轮803均匀对称啮合在第一齿轮801的外表面,转动杆9设置有四组,转动杆9的顶端固定安装在安装座802的外表面,转动杆9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连接杆301的外表面,当第一齿轮801在进行转动后,通过第一齿轮801与第二齿轮803的啮合连接,使得第二齿轮803能够同时进行转动,使得搅拌仓4内部在进行搅拌时更加充分,从而提高了搅拌的效率,增加了清水油的提炼效率。工作原理:当电机5在进行工作后,通过金属杆使得第一齿轮801能够进行转动,在第一齿轮801在进行转动后,通过第一齿轮801与第二齿轮803的啮合连接,使得第二齿轮803能够同时进行转动,使得搅拌仓4内部在进行搅拌时更加充分。当搅拌仓4再进行搅拌提炼时,其内部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排气管流进水吸收仓6的内部,通过水吸收仓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方安装有搅拌仓(4),所述搅拌仓(4)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座(3),所述搅拌仓(4)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左侧设置有水吸收仓(6),所述搅拌仓(4)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进料仓(7),所述电机(5)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外表面安装有传动机构(8),所述转动杆(9)的外表面套设有搅拌叶(10),所述水吸收仓(6)包括出水龙头(601),所述出水龙头(601)设置在水吸收仓(6)的左侧外表面,所述水吸收仓(6)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602),所述活性炭(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棉(603),所述水吸收仓(6)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出气管(604),所述出气管(604)贯穿连接在水吸收仓(6)的顶端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板(2),所述底板(2)的上方安装有搅拌仓(4),所述搅拌仓(4)的底端设置有活动座(3),所述搅拌仓(4)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左侧设置有水吸收仓(6),所述搅拌仓(4)的上端外表面安装有进料仓(7),所述电机(5)的底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外表面安装有传动机构(8),所述转动杆(9)的外表面套设有搅拌叶(10),所述水吸收仓(6)包括出水龙头(601),所述出水龙头(601)设置在水吸收仓(6)的左侧外表面,所述水吸收仓(6)的内部安装有活性炭(602),所述活性炭(60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活性棉(603),所述水吸收仓(6)的顶端外表面安装有出气管(604),所述出气管(604)贯穿连接在水吸收仓(6)的顶端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杉木清水油提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602)的外表面为粗糙结构的网状结构,所述活性炭(602)和活性棉(603)固定连接在水吸收仓(6)的内表面,所述出气管(604)的左侧安装有进水管。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兆林
申请(专利权)人:将乐县庆林香料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