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34478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其包括有条形码卷动装置、计算机及条形码扫描器。其中条形码卷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系统、两个卷盘以及两个滚筒,此电机系统安装在一个U型壳体内并向外凸伸出两个转轴,此转轴可带动卷盘旋转;卷盘用于放置检测用的条形码卷,并在转轴转动时带动条形码卷一齐运动;滚筒的设置恰可使通过二者之间的条形码呈水平放置。此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待检测的条形码,并将结果存入计算机内与原有资料进行比对,从而可确保条形码资料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检测系统,特别是一种利用条形码扫描器自动检测条形码完整性的系统。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越来越多的条形码使用到生产和装配的过程中。例如,在计算机组装过程中,需要用条形码对每台计算机及其各个部件(如硬盘、光驱等)进行标识。这样就可通过条形码对每个部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安设在哪台计算机内进行准确跟踪。当计算机交给客户或使用者时,就可以通过条形码来确认此计算机是何时何地用哪批部件组装起来的,从而可对产品质量进行更好地管理。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通常从条形码打印机打印出的条形码80贴附在一条连续底带82上,从而形成一定长度的条形码带84。为节省空间,通常将此条形码带84缠绕在一个具有固定内径的卷筒上,从而形成条形码卷70。此条形码卷70上的条形码80是依照一定规格的编码顺序粘贴在条形码带84上,使用时可依顺续从中取下一张条形码80,然后贴附在待标识的部件上,并用条形码扫描器对此条形码80进行扫描并记录条形码数据和扫描信息。生产线上的流水作业过程中,要实现对每个部件的准确管理,就必须保证所使用的条形码可以被条形码扫描器正确地读出,并且其中不存在重号、漏号或跳号等现象。也就是说,使用在同一类型部件上的条形码必须是独一无二且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以往使用条形码时,通常采用人工方式对条形码进行预先扫描检测,即在条形码使用前,由专门的人员对条形码卷上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判断条形码能否读出、读出的数据与条形码标识的数据是否一致、在同一系列的条形码中有无重号、漏号、跳号等缺点,如果存在上述缺点,就需要对此条形码卷进行相应修补。但是,采用人工方式进行预先检测存有一些不足,首先,人工检测的效率相当低;其次,检测人员在长时间、高强度的重复劳动中,难免出现疲劳现象,条形码中存在的缺点可能没有被发现,从而对下一道工序带来严重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准确、高效、自动检测条形码品质的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有条形码卷动装置、计算机及条形码扫描器。其中条形码卷动装置包括有电机系统、两个卷盘以及两个滚筒,电机系统安装在一个U型壳体内且向外凸伸出两个转轴,此转轴可带动卷盘旋转;卷盘用于放置检测用的条形码卷,并在转轴转动时带动条形码卷一齐运动;两个滚筒分别位于转轴下方,其设置恰可使通过二者之间的条形码带呈水平放置。此条形码扫描器扫描待检测的条形码,并将结果存入计算机与原有资料进行比对,当发现条形码存在缺点时,通过计算机使条形码扫描器暂停工作并使U型壳体上的蜂鸣器工作。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可准确、高效、自动地检测条形码品质。2、本专利技术的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在条形码出现问题时会自动发出警报。3、本专利技术的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可以调整条形码检测的速度。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的卷盘分解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运作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条形码卷外形图。首先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的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1包括有计算机40、条形码卷动装置10及条形码扫描器50。计算机40由主机42及显视器44所组成,其中主机42安装在一个固定桌面60下方特定位置,显视器44则安装在桌面60上部正前方,主机42内储存有各种条形码类型以及已经扫描的条形码相关信息,显视器44用于显示当前正在检测的条形码的信息。此条形码卷动装置10位于桌面60上方,包括有电机系统(没图示)、一对卷盘12a、12b及一对滚筒14a、14b。其中电机系统安装在一个大致呈U型的壳体16内,并从此壳体16上方向外各凸伸出一个转轴18a、18b,这些转轴18a、18b由电机系统带动可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且这些转轴18a、18b穿过卷盘中部的插孔20、22带动卷盘12a、12b随同旋转。两个滚筒14a、14b分别位于转轴18a、18b下方略高于桌面60的地方,并在表面形成有增大摩擦的花纹。检测条形码时,可将条形码带84从两个滚筒14a、14b下方穿过,并大致呈水平状,从而确保条形码扫描器50与条形码80之间的距离固定不变。此条形码扫描器50安装在U型壳体16左下侧略高于滚筒14a处,可对条形码带84上的条形码80进行扫描,条形码扫描器50通过线缆(没图示)与计算机40直接相连,扫描所得的数据可存入计算机主机42内并显示在显视器44上。U型壳体16中部安装有蜂鸣器32、电源开关33、马达切换开关34以及一个调速装置35。其中蜂鸣器32与计算机40相连接,并在检测到条形码80存有缺点时,此蜂鸣器32开始报警,发出蜂鸣声。电源开关33是电机系统运动的控制按钮,马达切换开关34可通过电机系统控制转轴18a、18b的旋转方向,调速装置35可控制转轴18a、18b的旋转速度。再请参阅图2所示,两个卷盘12a、12b分别是由内、外盘片所组成(如卷盘12a由外盘片24及内盘片26所组成),外盘片24及内盘片26中部均具有一个插孔20、22以便套合在转轴18a上。其中内盘片26上具有一个凸轴28,此凸轴28的外径比条形码卷70形成的内径略小,恰可使检测的条形码卷70安装在上面。外盘片24与内盘片26可紧密结合,从而避免在旋转过程中条形码卷70从凸轴28中滑出。接着请参阅图3所示,在使用过程中,首先将待检测的条形码卷70安装在左侧卷盘12a的凸轴28中,然后拉动条形码带84向下通过滚筒14a,再水平通过滚筒14b,最后向上贴附在右侧卷盘12b的凸轴28上。当条形码卷70固定好以后,打开扫描器的电源,并用一张与待检测的条形码80类型相同的标准条形码(没图示)进行预扫描,从而确定待扫描的条形码80的类型,并从计算机40资料中找到已扫描的此类型条形码的信息。接下来,需要确定电机系统的转轴18a、18b旋转方向,如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条形码带84从左侧开始检测并最终缠绕在右侧卷盘12b上,因此应该控制马达切换开关34使转轴18a、18b逆时针旋转。确定转轴18a、18b旋转方向后,就可以打开电机系统的电源开关33,使马达带动转轴18a、18b进而带动条形码卷70运动,此时需要通过调速装置35调整马达转速,使条形码带84以一种最适合条形码扫描器50扫描的运行速度通过条形码扫描器50。这个速度确定除与条形码扫描器50自身的扫描频率有关外,还与计算机40中存储资料的大小以及判断扫描信息正确与否的时间相关联。当条形码带84上的条形码80以恒定的速度通过扫描器时,条形码扫描器50便对此条形码80进行扫描。其中,读出的资料通过线缆存入计算机主机42内。主机42内含有一个数据库系统(如SQL、Sybase或Oracle等),此资料库中存有以前扫描条形码所存入的数据,通过此数据库系统便可检测出所读出的数据是否存在缺点。例如,设定资料为递增顺序排列,且数据库中前一笔数据编号为0004231,如果这次读出的数据是0004232,则可判断此条形码带中的条形码到目前为止尚无缺点,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1继续检测下一张条形码;如果这次读出的数据与0004232不符,则表明此条形码带84中的条形码80存在缺点(如漏号、重号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条形码自动检测系统,包括有条形码卷动装置、条形码扫描器及资料存储比对设备,其特征在于:此条形码卷动装置具有电机系统及至少一个卷盘,此卷盘用来放置条形码卷,同时电机系统可带动卷盘旋转;资料存储比对设备与条形码扫描器电性连接,接收条形码扫描器扫描条形码所得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明洁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