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速前飞的实时变转速旋翼
本技术涉及直升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前飞的实时变转速旋翼。
技术介绍
1939年西科斯基公司推出第一架实用的直升机VS-300以来,随着直升机技术在设计、制造、控制和动力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直升机的整体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相对于一般的固定翼飞机,直升机具有其不可替代性。直升机能够轻易的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低空低速作业,对着陆的场地限制较小。另外其优秀的机动性和自转下滑能力带来的安全性,也使得其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直升机任务的复杂多变化,直升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了。直升机的前飞速度主要受到前行桨叶的激波和后行桨叶的气流分离限制,如图1所示,图1为直升机平飞速度包线示意图,引用自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如图2所示,图2为直升机在前飞时桨盘平面速度分布示意图,引用自直升机空气动力学,在0°~90°~180°时桨叶逆风旋转,前行桨叶会叠加前飞速度,前飞速度增加,容易在前行桨叶产生激波。而在180°~270°~360°则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速前飞的实时变转速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包括第一传动链路、第二传动链路和控制器;/n所述第一传动链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桨叶、第一旋翼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和第一电机;/n所述第二传动链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桨叶、第二旋翼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圆锥齿轮、第四圆锥齿轮和第二电机;/n所述第一桨叶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轴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固结在一起;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速前飞的实时变转速旋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旋翼包括第一传动链路、第二传动链路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传动链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桨叶、第一旋翼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圆锥齿轮、第二圆锥齿轮和第一电机;
所述第二传动链路上依次设置有第二桨叶、第二旋翼轴、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三圆锥齿轮、第四圆锥齿轮和第二电机;
所述第一桨叶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轴的一端;所述第一齿轮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一旋翼轴的另一端;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固结在一起;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圆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二圆锥齿轮转动,所述第二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配合实现转向和一级减速,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圆锥齿轮具有相同的旋转轴和旋转速度;所述第二齿轮带动所述第一齿轮实现二级减速;所述第一齿轮带动所述第一旋翼轴转动;所述第一旋翼轴带动所述第一桨叶转动;
所述第二旋翼轴为中空轴,所述第二旋翼轴套设于所述第一旋翼轴的中部;所述第二桨叶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旋翼轴的一端;所述第三齿轮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旋翼轴的另一端;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三圆锥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固结在一起;所述第四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第四圆锥齿轮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四圆锥齿轮转动,所述第四圆锥齿轮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配合实现转向和一级减速,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三圆锥齿轮具有相同的旋转轴和旋转速度;所述第四齿轮带动所述第三齿轮实现二级减速;所述第三齿轮带动所述第二旋翼轴转动;所述第二旋翼轴带动所述第二桨叶转动;
所述第一旋翼轴上设置有第一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一桨叶旋转的总角度和圈数,并将所述第一桨叶旋转的总角度和圈数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二旋翼轴上设置有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第二桨叶旋转的总角度和圈数,并将所述第二桨叶旋转的总角度和圈数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桨叶旋转的总角度和圈数确定第一桨叶的转速,并根据所述第二桨叶旋转的总角度和圈数确定第二桨叶的转速;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根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沐阳,招启军,王博,张夏阳,陈希,赵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