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17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n型框、轴承、螺纹杆、螺筒、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双轴电机、伸缩杆、支撑杆、上模具、减震弹簧一、缓冲机构、连接杆、支撑块、模腔、下模具、凸起、横板、铰接耳、铰接杆、滑块、丝杆、电机、减震弹簧二、伸缩内杆和伸缩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缓冲机构设置有两个,便于对该注塑模具整体进行缓冲,支撑块上设置有弹性橡胶垫,防止在频繁接触过程中对支撑杆造成磨损,底座为中空结构,且底座上方设置有开口,便于脱膜结构的安装,丝杆的两侧的螺纹走向相反,便于提高脱模的效率,下模具的底部设置有一层密封垫,且密封垫位于凸起的上端,防止注塑材料经过凸起处的开口处泄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具体为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注塑还可分注塑成型模压法和压铸法,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现有的注塑模具大多数没有专门设计便于脱模的机构,因此使得脱模过程往往较为繁琐,且脱模效果不佳有可能导致塑件出现翘曲或变形,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包括底座、n型框、轴承、螺纹杆、螺筒、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双轴电机、伸缩杆、支撑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n型框(2)、轴承(3)、螺纹杆(4)、螺筒(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双轴电机(8)、伸缩杆(9)、支撑杆(10)、上模具(11)、减震弹簧一(12)、缓冲机构(13)、连接杆(14)、支撑块(15)、模腔(16)、下模具(17)、凸起(18)、横板(19)、铰接耳(20)、铰接杆(21)、滑块(22)、丝杆(23)、电机(24)、减震弹簧二(25)、伸缩内杆(26)和伸缩外杆(27);所述底座(1)、n型框(2)、上模具(11)和下模具(17)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接有n型框(2),所述n型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n型框(2)、轴承(3)、螺纹杆(4)、螺筒(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双轴电机(8)、伸缩杆(9)、支撑杆(10)、上模具(11)、减震弹簧一(12)、缓冲机构(13)、连接杆(14)、支撑块(15)、模腔(16)、下模具(17)、凸起(18)、横板(19)、铰接耳(20)、铰接杆(21)、滑块(22)、丝杆(23)、电机(24)、减震弹簧二(25)、伸缩内杆(26)和伸缩外杆(27);所述底座(1)、n型框(2)、上模具(11)和下模具(17)构成该装置的主体结构,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固接有n型框(2),所述n型框(2)内开设有n型槽,且n型槽两侧底端固接有轴承(3),所述轴承(3)的上端固接有螺纹杆(4),所述螺纹杆(4)的上端固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第一锥齿轮(6)的一侧齿轮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两个所述第二锥齿轮(7)之间固接有双轴电机(8),每个所述螺纹杆(4)上螺纹套接有螺筒(5),两个所述螺筒(5)之间固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与n型框(2)的下表面之间固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包括减震弹簧二(25)、伸缩内杆(26)和伸缩外杆(27),且伸缩外杆(27)上开设有通槽,通槽内配合设置有伸缩内杆(26),所述伸缩内杆(26)与伸缩外杆(27)之间固接有减震弹簧二(25),所述支撑杆(10)的下侧固接有上模具(11),所述上模具(11)的两侧设置有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新胜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