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416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包括手柄、导气管和除塞杆,所述手柄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手柄空腔中设有至少从两个方向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卡台;所述导气管安装在手柄的第一端,导气管内孔与手柄空腔连通;所述除塞杆第一端插入到导气管内向导气管自由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穿过手柄空腔的内卡台向手柄第二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和内卡台第二端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硅胶模具排气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用单手操作,同时具有排气和消除堵塞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
本技术属于模具设计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
技术介绍
在使用硅胶模具制作零件过程中,受零件形状、浇注方法等因素影响,有时模具中相对高点会产生气泡。这些气泡的存在会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增加后处理工作量,严重时会直接导致产生废件,带来材料和工时上的浪费。减少和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泡,对提高产品质量、节约材料和工时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用以解决硅胶模具排气过程中易造成排气管堵塞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包括手柄、导气管和除塞杆,所述手柄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手柄空腔中设有至少从两个方向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卡台;所述导气管安装在手柄的第一端,导气管内孔与手柄空腔连通;所述除塞杆第一端插入到导气管内向导气管自由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穿过手柄空腔的内卡台向手柄第二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和内卡台第二端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采用该工具对硅胶模具进行排气时,握住手柄将导气管垂直插入到硅胶模具内部的气孔处,由于硅胶模具比较软,可能会有少量硅胶残留在导气管内,导致模具中空气无法排出去,此时从除塞杆的第二端按压除塞杆,使除塞杆沿着导气管向其第一端捅出,从而将残留在导气管中的硅胶挤出,模具中残留的空气即可沿导气管排出,松开施加在除塞杆上的外力,受弹簧的弹力作用,除塞杆复位,可再次重复上述操作。优选地,手柄外侧壁上设有防滑纹路,可以增大握持时的摩擦力,以有效避免在排气过程中工具从手中滑落而导致模具或人员受到伤损。进一步,所述内卡台设于手柄空腔的中部位置,将手柄空腔分为轴向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导气管连通至第一腔体,内卡台的所述第二端面限定第二腔体在轴向方向延伸的边界。进一步,所述导气管具有固定部和导气管本部,所述固定部连接在手柄的第一腔体内,所述固定部设有贯通其端部和导气管本部内孔的导气通孔;优选地,所述导气管的固定部和导气管本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通过设置固定部,尤其是在一体成型结构方式下,通过固定部实现导气管与手柄的连接,相当于对导气管与手柄连接处的加固,可以有效避免在连接处加工或拆卸而导致导气管本部的损伤,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导气管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导气通孔内径大于导气管本部的内孔内径,所述除塞杆中部设有凸缘,凸缘外径小于所述导气通孔内径、大于内卡台内径和导气管本部的内径,在所述弹簧未被外力按压的状态下,所述凸缘卡接在所述内卡台的第一端面上。通过凸缘和卡台的配合设计,实现了对除塞杆活动形成的限位,可以有效保障活塞杆伸出导气管的长度,避免活塞杆行程不可控导致的对模具的破坏。进一步,导气管的固定部与手柄的第一腔体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优选地,所述导气管的固定部与手柄的第一腔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腔体设有与导气管固定部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通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使得当导气管损坏或导气管规格不适用模具时,可以只替换导气管而无需整体替换排气工具,可以有效节约成本;同时可以通过批量化生产与手柄相适配的多种不同规格的导气管,在使用时可以及时替换,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内卡台为手柄空腔周向向内延伸形成的环形内卡台。这样的设计处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采用周向环形的内卡台,相较于从多个径向延伸内卡台设计加工成型过程均比较便捷而且质量稳定性比较可靠;另一方面是,采用周向环形的内卡台,可以在导气管和弹簧之间形成相对密闭的阻挡,可以大大减小导气管内气体对弹簧的冲击,延长弹簧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排气工具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与除塞杆第二端固定连接,端盖具有径向尺寸大于手柄第二端内腔直径的按压端部。通过端盖的设计,使得按压活塞杆时容易发力,且可以有效避免人员在处理硅胶排气过程中受到气体冲击而遭遇伤害。进一步,所述端盖具有按压端部和导向延伸段,所述导向延伸段的外径小于手柄第二端内腔直径,导向延伸段不与按压端部相连的第一端插入到手柄第二端的空腔内。将导向延伸段从手柄第二端插入空腔内,使得在按压端盖时确保端盖沿轴向运行,从而可以尽量避免对活塞杆施加剪切力而保证活塞杆的运动轨迹,避免活塞杆剪切运动对工具其他部件或其自身带来损伤。进一步,除塞杆的第二端抵接并固定在端盖导向延伸段的第一端,所述弹簧套设在除塞杆上,两端分别与端盖导向延伸段的第一端和手柄空腔内卡台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或者,所述端盖具有从导向延伸段向按压端部延伸的内径大于除塞杆第二端外径的导向沉孔,所述除塞杆的第二端插入所述导向沉孔并固定在导向沉孔内;所述弹簧套设在除塞杆上,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向沉孔和手柄空腔内卡台的第二端面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导向沉孔从导向延伸段一直延伸至按压端部内,采用T形孔结构,所述T形孔设置为小径段位于按压端部内、大径段位于导向延伸段内,所述除塞杆的第二端穿过T形孔的大径段嵌入到T形孔的小径段内固定,所述弹簧套设在除塞杆上,且其两端分别连接在T形孔的阶台面上和手柄空腔内卡台的第二端面上;更有选地,所述T形孔的小径段设有内螺纹,除塞杆的第二端设有外螺纹,除塞杆穿过T形孔的大径段与小径段螺纹连接。本技术的硅胶模具排气工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使用单手操作,同时具有排气和消除堵塞的作用;导气管和除塞杆优选地采用可拆卸的结构,以便根据实际情况替换不同尺寸规格的导气管和除塞杆使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维修维护成本。本技术的工具也适用于硅胶模具制作完成后打孔更改进出料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硅胶模具排气工具的示意图;图2所示为图1中端盖示意图;图3所示为图1中手柄示意图;图4所示为图1中导气管示意图;图5所示为图1中除塞杆示意图图6所示为图1所示的排气工具在非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7所示为图1所示的排气工具在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包括手柄3、导气管4和除塞杆5,所述手柄3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手柄空腔中设有周向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卡台,如图1所示;导气管4安装在手柄3的第一端,导气管4内孔与手柄3的空腔连通;除塞杆5第一端插入到导气管4内向导气管自由端延伸,除塞杆5的第二端穿过手柄3的空腔的内卡台向手柄第二端延伸,除塞杆5的第二端和内卡台第二端面之间通过弹簧2连接。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内卡台设于手柄空腔的中部位置,将手柄空腔分为轴向连通的第一腔体31和第二腔体32,导气管4连通至第一腔体31,内卡台的所述第二端面限定第二腔体32在轴向方向延伸的边界。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导气管4具有固定部41和导气管本部42,固定部42连接在手柄的第一腔体31内,所述固定部设有贯通其端部和导气管本部内孔的导气通孔,如图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导气管的固定部41和导气管42采用一体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导气管和除塞杆,所述手柄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手柄空腔中设有至少从两个方向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卡台;所述导气管安装在手柄的第一端,导气管内孔与手柄空腔连通;所述除塞杆第一端插入到导气管内向导气管自由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穿过手柄空腔的内卡台向手柄第二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和内卡台第二端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导气管和除塞杆,所述手柄为内部中空的结构,手柄空腔中设有至少从两个方向径向向内延伸形成的内卡台;所述导气管安装在手柄的第一端,导气管内孔与手柄空腔连通;所述除塞杆第一端插入到导气管内向导气管自由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穿过手柄空腔的内卡台向手柄第二端延伸,除塞杆的第二端和内卡台第二端面之间通过弹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卡台设于手柄空腔的中部位置,将手柄空腔分为轴向连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导气管连通至第一腔体,内卡台的所述第二端面限定第二腔体在轴向方向延伸的边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具有固定部和导气管本部,所述固定部连接在手柄的第一腔体内,所述固定部设有贯通其端部和导气管本部内孔的导气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固定部和导气管本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通孔内径大于导气管本部的内孔内径,所述除塞杆中部设有凸缘,凸缘外径小于所述导气通孔内径、大于内卡台内径和导气管本部的内径,在所述弹簧未被外力按压的状态下,所述凸缘卡接在所述内卡台的第一端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导气管的固定部与手柄的第一腔体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硅胶模具排气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的固定部与手柄的第一腔体之间采用螺纹连接,所述固定部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腔体设有与导气管固定部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8.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宇王金浩牛威孙振龙赵彦东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