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形混砂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3786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砂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碗形混砂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容器,所述球形容器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球形容器的一侧插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下球体内堆积无法排出的残料,可使传动轴带动支撑杆和刮板旋转,刮板拨动残料,将残料拨动至排料口处排出,避免了球形容器内物料排放不干净,影响混砂机二次使用的问题,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定位孔和螺纹孔,在刮板上设置固定板、定位杆和孔槽,使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孔内,然后使用螺栓贯穿孔槽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刮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使得刮板拆装简便,从而当刮板损坏时,可以将刮板拆卸更换,维修简便,提高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碗形混砂机
本技术涉及混砂机
,特别是一种碗形混砂机。
技术介绍
碗形混砂机是间歇式树脂砂混砂机,其混砂过程是在球形容器内进行,利用混砂片的高速旋转将砂的涡流运动翻起,经上半球固定反射片,再将砂反射下来,这样反复循环使砂与固化剂和树脂粘洁剂充分混搅均匀。现有的碗形混砂机,搅拌机构的搅拌轴贯穿至球形容器的底部,然后通过电机驱动,排料口设置在球形容器的侧下方,物料从球形容器的顶部进入到球形容器内,经过搅拌后,从排料口排出,但是,现有的碗形混砂机在使用时,存在以下的缺点:现有的碗形混砂机,由于排料口设置在球形容器的侧下方,从而在排料时,少量的残余物料易堆积在球形容器的底部,无法排出,影响混砂机的二次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碗形混砂机。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碗形混砂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容器,所述球形容器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所述球形容器的一侧插接有挡板;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伺服电机、第一皮带轮、皮带、第二皮带轮、传动轴、搅拌叶、支撑杆和刮板,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的外表面套接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内部套接有第二皮带轮,所述第二皮带轮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优选的,所述球形容器包括下球体、连接套、排料口、连接槽、上球体和进料口,所述下球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所述下球体的侧下方设置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下球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球体,所述上球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优选的,所述连接套的外表面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固定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优选的,所述传动轴转动连接在连接套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远离传动轴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和螺纹孔。优选的,所述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刮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孔槽。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定位杆与支撑杆一端设有的定位槽插接。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截面形状为菱形。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该碗形混砂机,通过设置支撑杆和刮板,在排料时,下球体内堆积无法排出的残料,可通过使传动轴带动支撑杆和刮板旋转,刮板拨动残料,将残料拨动至排料口处时便会排出,从而避免了球形容器内物料排放不干净,影响混砂机二次使用的问题;2、该碗形混砂机,通过在支撑杆上设置定位孔和螺纹孔,在刮板上设置固定板、定位杆和孔槽,使定位杆插入到定位孔内,然后使用螺栓贯穿孔槽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将刮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杆上,使得刮板拆装简便,从而刮板长时间使用中受力变形,与下球体内壁贴合度不佳时,可以将刮板拆卸后进行更换,达到便于维修的目的,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球形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刮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球形容器,201-下球体,202-连接套,203-排料口,204-连接槽,205-上球体,206-进料口,3-搅拌机构,301-伺服电机,302-第一皮带轮,303-皮带,304-第二皮带轮,305-传动轴,306-搅拌叶,307-支撑杆,3071-定位槽,3072-螺纹孔,308-刮板,3081-固定板,3082-定位杆,3083-孔槽,4-挡板,40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碗形混砂机,它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容器2,球形容器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3,球形容器2的一侧插接有挡板4;如图3所示,搅拌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第一皮带轮302、皮带303、第二皮带轮304、传动轴305、搅拌叶306、支撑杆307和刮板308,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02,第一皮带轮302的外表面套接有皮带303,皮带303的内部套接有第二皮带轮304,第二皮带轮30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05,传动轴3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06和支撑杆307,伺服电机301通过第一皮带轮302、皮带303和第二皮带轮304带动传动轴305旋转,从而使搅拌叶306旋转,对球体容器2内的物料进行混合,支撑杆307远离传动轴3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308,支撑杆307位于下球体201内部的下方,且刮板308与下球体201的内壁贴合,从而在排料时,下球体201内堆积无法排出的残料,可通过使传动轴305带动支撑杆307和刮板308旋转,刮板308拨动残料,将残料拨动至排料口203处时便会排出,从而避免了球形容器2内物料排放不干净,影响混砂机二次使用的问题。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球形容器2包括下球体201、连接套202、排料口203、连接槽204、上球体205和进料口206,下球体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02,下球体201的侧下方设置有排料口203,排料口203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204,连接槽204内用来插接挡板4,下球体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球体205,上球体2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料口20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连接套202的外表面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伺服电机301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传动轴305转动连接在连接套202的内部,连接套202的内部设置有密封轴承,传动轴305和连接套202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4所示,支撑杆307远离传动轴305的一端开设有定位槽3071和螺纹孔307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5所示,刮板3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081,固定板3081远离刮板30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082,固定板3081的一侧开设有孔槽3083,孔槽3083与定位杆3082的间距等于定位槽3071与螺纹孔3082的间距。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板3081通过设置在其一侧的定位杆3082与支撑杆307一端设有的定位槽3071插接,再使用螺栓贯穿孔槽3083与螺纹孔3072螺纹连接,从而将固定板3081固定在支撑杆307上,使得刮板308可拆卸,在刮板308长时间使用中受力变形,与下球体201内壁贴合度不佳时,可以将刮板308拆卸后进行更换,达到便于维修的目的。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挡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401,把手401的设置方便抽查挡板4。作为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碗形混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容器(2),所述球形容器(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3),所述球形容器(2)的一侧插接有挡板(4);/n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第一皮带轮(302)、皮带(303)、第二皮带轮(304)、传动轴(305)、搅拌叶(306)、支撑杆(307)和刮板(308),所述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02),所述第一皮带轮(302)的外表面套接有皮带(303),所述皮带(303)的内部套接有第二皮带轮(304),所述第二皮带轮(30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05),所述传动轴(3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06)和支撑杆(307),所述支撑杆(307)远离传动轴(3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30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碗形混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容器(2),所述球形容器(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搅拌机构(3),所述球形容器(2)的一侧插接有挡板(4);
所述搅拌机构(3)包括伺服电机(301)、第一皮带轮(302)、皮带(303)、第二皮带轮(304)、传动轴(305)、搅拌叶(306)、支撑杆(307)和刮板(308),所述伺服电机(3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302),所述第一皮带轮(302)的外表面套接有皮带(303),所述皮带(303)的内部套接有第二皮带轮(304),所述第二皮带轮(304)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传动轴(305),所述传动轴(30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306)和支撑杆(307),所述支撑杆(307)远离传动轴(30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刮板(30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碗形混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容器(2)包括下球体(201)、连接套(202)、排料口(203)、连接槽(204)、上球体(205)和进料口(206),所述下球体(2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套(202),所述下球体(201)的侧下方设置有排料口(203),所述排料口(203)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204),所述下球体(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上球体(205),所述上球体(205)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广川张展
申请(专利权)人:漯河昇美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