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哌啶胺合成的氨废气循环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哌啶胺合成的氨废气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哌啶胺(四甲基哌啶胺)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用来合成一系列性能优异的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在哌啶胺的合成中通常会用到含一定浓度的氨水来制备,在反应后会产生一定的氨废气。若直接排放,会污染大气环境,因此,需要对含氨废气进行回收处理。现有技术中,通常对含氨废气的处理为:吸收法和分解法。前者氨废气进入喷淋塔,经过酸吸收成盐,然后在通过过蒸馏结晶,最后离心。后者分解法主要是通过催化剂的作用将氨气分解,但是该方法处理成本较高,回收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可将氨废气通入脱氨设施再由氨处理设施使得转化为氮气和水,免去了蒸馏结晶离心设备,减少中间繁琐工序,同时能够提高回收利用率。一种哌啶胺合成的氨废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反应室和处理室,所述反应室两侧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处理室,所述处理室上方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进气管与反应室的第一出气管相连,处理室顶部设置有过滤层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哌啶胺合成的氨废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反应室(18)和处理室(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18)两侧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处理室(7),所述处理室(7)上方设置有进气口(6),进气口(6)通过进气管(3)与反应室(18)的第一出气管(10)相连,处理室(7)顶部设置有过滤层(5)和一级吸收层(8),一级吸收层(8)下端连接有催化室(4),催化室(4)一侧连接有阻氨层(11),阻氨层(11)一侧通过放气管(9)与反应室(18)连接,催化室(4)底端安装有二级吸收层(15),二级吸收层(15)下端通过出水管(20)连接有氨水室(16),氨水室(16)一侧安装有浓度检测仪(1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哌啶胺合成的氨废气循环利用装置,包括反应室(18)和处理室(7),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18)两侧设置有对称设置的处理室(7),所述处理室(7)上方设置有进气口(6),进气口(6)通过进气管(3)与反应室(18)的第一出气管(10)相连,处理室(7)顶部设置有过滤层(5)和一级吸收层(8),一级吸收层(8)下端连接有催化室(4),催化室(4)一侧连接有阻氨层(11),阻氨层(11)一侧通过放气管(9)与反应室(18)连接,催化室(4)底端安装有二级吸收层(15),二级吸收层(15)下端通过出水管(20)连接有氨水室(16),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友斌,李军,包建春,王著雷,周衡,葛一刘,刘石,
申请(专利权)人:宿迁市振兴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