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静电法的吸附-催化餐饮油烟净化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081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6
一种基于静电法的吸附‑催化餐饮油烟净化的方法,在静电除油模块基础上增设材料区域,构造吸附‑催化双功能净化模块;同时增设循环模块实现双功能材料再生。该方法使得油烟首先通过静电区净化油滴颗粒物,随后进入新增设材料区净化VOCs;增设循环系统,实现对VOCs的彻底降解,使得双功能材料活性得以恢复。烹饪时,即餐饮油烟污染物发生时,所述的双功能净化系统的静电装置可以有效去除餐饮油烟污染物中的油滴、颗粒物,吸附‑催化双功能材料区能够有效吸附剩余的VOCs;烹饪结束后,所述的双功能净化模块与循环模块同时开启,被吸附在材料区的VOCs在静电产生的自由基以及活性物种作用下转化为C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静电法的吸附-催化餐饮油烟净化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餐饮油烟的净化的方法,属于大气污染控制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静电法与吸附-催化双功能催化剂协同作用的餐饮油烟污染物净化方法。
技术介绍
餐饮油烟污染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都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逐渐引起重点关注。餐饮油烟污染物组成复杂,可分为油滴颗粒物与气体污染物,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s,VOCs)两大类。我国的餐饮油烟净化技术始于20世纪初。《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规定了油烟的排放限值,该标准指出,油烟是指对食物烹饪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挥发的油脂、有机质及热氧化或热裂解产生的混合物,其排放限值是2.0mg/m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已有部分地区,如: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河南省等,发布了关于餐饮行业污染物排放的地方标准,将餐饮油烟污染物的评价指标细化成为了颗粒物、非甲烷总烃(Non-methaneHydrocarbon,NMHC)两项。除了继续收紧颗粒物的排放限值,新增非甲烷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餐饮油烟的方法,油烟利用电场的作用、以及吸附-催化材料催化和吸附的作用下进行净化,其中,吸附-催化材料由硅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的骨架结构的Pentasil分子筛,所述的金属元素为B族元素、Al元素和/或VIII族元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餐饮油烟的方法,油烟利用电场的作用、以及吸附-催化材料催化和吸附的作用下进行净化,其中,吸附-催化材料由硅元素和金属元素构成的骨架结构的Pentasil分子筛,所述的金属元素为B族元素、Al元素和/或VIII族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静电装置通入电流,油烟先后通过静电装置和VOCs处理装置对油烟进行净化,随后排出,其中,VOCs处理装置内填装有所述的吸附-催化材料;
优选的,该方法还包括:已吸附VOCs物质的VOCs处理装置和静电装置在循环管路内在气流流动下对吸附-催化材料进行再生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净化油烟的过程中,通过静电装置的油烟的气量在400-700m3/h,输入电压在15kV-20kV之间;
或者,在净化油烟的过程中,通过静电装置的气体或油烟的气量在0.1-5.0m3/h,输入电压在20V-50V之间;优选,通过静电装置的气体或油烟的气量在0.3-2.0m3/h,输入电压在25V-35V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吸附-催化材料再生过程中,静电装置输入的电压范围与净化油烟时输入的电压范围一致;
优选的,吸附-催化材料再生过程中,循环管路中的风速控制在0.2-5.5m/s。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净化油烟的过程中,通过吸附-催化材料处理油烟的体积空速为40000~130000h-1;
优选的,吸附-催化材料再生过程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红宏唐晓龙张媛媛于庆君赵顺征高凤雨周远松刘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