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4126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05
本申请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属于废气处理设备,其包括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处理箱体的内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设置有第一吸附层、喷雾区、第二吸附层、光反应区和第三吸附层,所述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均安装有吸附网板,所述吸附网板上填充有吸附颗粒,所述处理箱体靠近喷雾区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喷雾嘴,所述喷雾嘴用于对喷雾区喷洒冷凝水雾,所述处理箱体靠近光反应区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紫外灯管。本申请对餐厨垃圾废气中的各种有害成分进行充分吸收净化,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是一种水分含量高、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有机垃圾,为了使餐厨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首先需要对餐厨垃圾进行脱水干燥处理,然后再剔除玻璃、石子、塑料等杂物,以便使餐厨垃圾中的有机物能进一步加工成肥料或饲料。餐厨垃圾干燥过程是在密闭的干燥器中进行的,为了保证干燥化效率,干化温度需控制在90℃~120℃之间,这个温度下水分气化为水蒸气,餐厨垃圾中的一些易挥发的有机物分解会释放出乙酸、乙硫醚、乙硫醇、硫化氢、苯乙烯等物质,这些高温有机废气往往带有刺激性臭味,如果直接排放至大气会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害,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相关的公告号为CN210584321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发酵机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发酵机和引风机,发酵机和引风机之间设置有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固定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连通发酵机,出风口连通引风机,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隔板和若干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壳体内分割为若干区域,若干区域内放置有吸附装置,由发酵机中产生的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废气处理装置,废气经过若干区域时,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废气中的臭气成分,吸附结束后的气体通过出风口进入引风机中。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餐厨垃圾产生的废气成分多样,采用单一的吸附装置不易对废气进行有效的处理,处理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餐厨垃圾废气成分多样,单一的吸附装置处理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所述处理箱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处理箱体的内部从进气口到出气口依次设置有第一吸附层、喷雾区、第二吸附层、光反应区和第三吸附层,所述第一吸附层、第二吸附层和第三吸附层均安装有吸附网板,所述吸附网板上填充有吸附颗粒,所述处理箱体靠近喷雾区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喷雾嘴,所述喷雾嘴用于对喷雾区喷洒冷凝水雾,所述处理箱体靠近光反应区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紫外灯管。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废气从进气口进入,依次经过第一吸附层、喷雾区、第二吸附层、光反应区和第三吸附层,最后从出气口排出。第一吸附层对废气中的有机物进行初步的吸附过滤,之后喷雾区对废气进行喷洒冷凝水雾,使废气中的部位有机物质冷凝析出,随后,第二吸附层对废气进行进一步的吸附过滤,光反应区的紫外灯管对废气中的有机大分子成分进行降解,同时进行杀菌除臭,最后废气再经过第三吸附层的吸附过滤,再排出到空气中,从而提高餐厨垃圾废气的处理效果。可选的,所述喷雾区内设置有旋转吸附组件,所述旋转吸附组件包括转动轴、驱动电机和固定在转动轴上的转动叶片,所述转动叶片沿转动轴的轴向螺旋盘绕在转动轴上,所述转动叶片上贴合设置有吸附涂层,所述转动轴的一端穿出处理箱体并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处理箱体的外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附涂层的设置用以进一步提高对废气中的有害物质的吸附处理效果,而转动叶片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不断转动,使得废气和转动叶片上的吸附涂层进行充分接触,进而提高吸附涂层的吸附效果。可选的,所述处理箱体靠近光反应区的一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挡板,所述处理箱体内远离第一挡板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朝向第二挡板的边沿、所述第二挡板朝向第一挡板的边沿均与处理箱体的内壁之间留存有通风间隙,各所述第一挡板和各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效延长废气在光反应区的传输路径,进而使得光反应区可以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废气进行反应降解,保障光反应区的处理效果。可选的,各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表面均涂覆有光催化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快紫外光和废气间的反应速度,进而提高紫外光对废气的反应降解效果。可选的,所述处理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排液管和收集箱,所述处理箱体靠近喷雾区的底部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管通过排液口与处理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液管远离处理箱体的一端与收集箱连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箱对喷雾区内的喷洒出的冷凝水雾进行收集,使得冷凝水不易聚集在处理箱体的底部。可选的,所述喷雾区的底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与处理箱体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排液口位于过滤板的底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雾将废气中的部分有机物质冷凝析出,并滴落在过滤板上,过滤板对喷雾中的有机物质进行过滤,随后水雾通过过滤板流入收集箱中,使水雾不易被废气中的有机物质污染,节约资源,便于重复利用。可选的,所述处理箱体靠近吸附网板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口,所述吸附网板插设在第一安装口内,所述吸附网板靠近安装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处理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吸附网板在吸附过程中,废气中的有机物质不断堆积在吸附网板上,因此,吸附网板在长时间使用后,吸附网板的吸附效果会变差。吸附网板通过第一安装口插入在处理箱体内,便于对吸附网板进行更换,以保障吸附网板良好的吸附处理效果。可选的,所述处理箱体靠近第一安装口的顶壁向外扩充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贴合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第一安装板靠近第一安装口的一面粘合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废气不易从吸附第一安装口泄漏出来,提高吸附网板与处理箱体之间的密封性。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吸附层、喷雾区、第二吸附层、光反应区和第三吸附层,对餐厨垃圾废气中的各种有害成分进行充分吸收净化,结构简单,处理效果好;2.通过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有效延长废气的移动路径,使得光反应区可以有较充分的时间对废气进行反应降解,保障光反应区的处理效果;3.通过设置旋转吸附组件,使吸附涂层与废气可以充分接触,进一步提高对废气的处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是图2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紫外灯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处理箱体;11、第一安装口;111、密封槽;12、第二安装口;13、进气口;14、出气口;2、第一吸附层;21、吸附网板;22、第一安装板;23、密封垫;3、喷雾区;31、喷雾嘴;32、旋转吸附组件;321、转动轴;322、驱动电机;323、转动叶片;324、吸附涂层;33、收集组件;331、收集箱;332、排液管;333、过滤板;4、第二吸附层;5、光反应区;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53、光催化涂层;54、紫外灯管;541、第二安装板;542、滑块;543、封板;6、第三吸附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1),所述处理箱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体(1)的内部从进气口(13)到出气口(14)依次设置有第一吸附层(2)、喷雾区(3)、第二吸附层(4)、光反应区(5)和第三吸附层(6),所述第一吸附层(2)、第二吸附层(4)和第三吸附层(6)均安装有吸附网板(21),所述吸附网板(21)上填充有吸附颗粒,所述处理箱体(1)靠近喷雾区(3)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喷雾嘴(31),所述喷雾嘴(31)用于对喷雾区(3)喷洒冷凝水雾,所述处理箱体(1)靠近光反应区(5)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紫外灯管(5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处理箱体(1),所述处理箱体(1)上设置有进气口(13)和出气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体(1)的内部从进气口(13)到出气口(14)依次设置有第一吸附层(2)、喷雾区(3)、第二吸附层(4)、光反应区(5)和第三吸附层(6),所述第一吸附层(2)、第二吸附层(4)和第三吸附层(6)均安装有吸附网板(21),所述吸附网板(21)上填充有吸附颗粒,所述处理箱体(1)靠近喷雾区(3)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喷雾嘴(31),所述喷雾嘴(31)用于对喷雾区(3)喷洒冷凝水雾,所述处理箱体(1)靠近光反应区(5)的内壁上安装有若干紫外灯管(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区(3)内设置有旋转吸附组件(32),所述旋转吸附组件(32)包括转动轴(321)、驱动电机(322)和固定在转动轴(321)上的转动叶片(323),所述转动叶片(323)沿转动轴(321)的轴向螺旋盘绕在转动轴(321)上,所述转动叶片(323)上贴合设置有吸附涂层(324),所述转动轴(321)的一端穿出处理箱体(1)并与驱动电机(32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322)固定在处理箱体(1)的外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箱体(1)靠近光反应区(5)的一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一挡板(51),所述处理箱体(1)内远离第一挡板(5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若干第二挡板(52),所述第一挡板(51)朝向第二挡板(52)的边沿、所述第二挡板(52)朝向第一挡板(51)的边沿均与处理箱体(1)的内壁之间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雪峰唐立山汪勇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信有达环境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