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72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包括固定底箱,所述固定底箱外部顶端安装有升降顶箱,所述固定底箱内部底端中部安装有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顶端套接安装有所述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外壁一侧均匀安装有所述齿板,所述固定底箱内部底端一侧对应所述升降套管外壁一侧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顶箱内部一侧对应所述驱动电机顶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所述摇轮,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摇轮顶端均卡接安装有所述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的转动,由齿轮与升降套管外壁处的齿板之间的咬合,可以通过升降套管在固定杆处的滑动将固定板处角度调节板的高度进行改变,满足了患者不同姿态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眼科术后俯式头架
本技术涉及眼科术后康复辅助设备
,具体为眼科术后俯式头架。
技术介绍
眼科玻璃体切除术后需要保持俯卧位,促进视网膜恢复,因术后需长时间保持俯卧位,病人感觉非常不适,在床上的时候不能仰躺,需要俯卧,坐着的时候,只能低头,时间长达1—4周,所以需要使用支架对患者头部进行支撑。然而,现有的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在使用时存在不可以对支撑部位的高度和倾角进行改变,不能满足患者不同姿态的使用需求,导致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眼科术后俯式头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在使用时存在不可以对支撑部位的高度和倾角进行改变,不能满足患者不同姿态的使用需求,导致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包括固定底箱,所述固定底箱外部顶端安装有升降顶箱,所述固定底箱内部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套管、固定杆、齿板、驱动电机、摇轮和齿轮,所述固定底箱内部底端中部安装有所述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外部顶端套接安装有所述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外壁一侧均匀安装有所述齿板,所述固定底箱内部底端一侧对应所述升降套管外壁一侧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升降顶箱内部一侧对应所述驱动电机顶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所述摇轮,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摇轮顶端均卡接安装有所述齿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源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杆顶端卡接安装有脸部支撑组件,所述脸部支撑组件包括固定板、角度调节板、硅胶支撑软垫、活动臂、限位卡板和支撑底板,所述固定杆顶端卡接安装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所述角度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板顶端表面嵌入安装有所述硅胶支撑软垫,所述角度调节板外壁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所述活动臂,所述固定板顶端内壁底端一侧均匀安装有所述限位卡板,两个所述活动臂底端对应所述限位卡板位置处安装有所述支撑底板。进一步的,所述硅胶支撑软垫为医用无毒硅胶材质制成,且所述硅胶支撑软垫内部开设有脸部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套管外部与所述升降顶箱内壁顶端之间通过轴承座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座内部对应所述升降套管一侧嵌入安装有防滑脱组件,所述防滑脱组件包括固定筒、定位卡块和压缩弹簧,所述轴承座内部对应所述升降套管一侧嵌入安装有所述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部嵌入安装有所述定位卡块,所述定位卡块底端与所述固定筒之间通过所述压缩弹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底箱外壁一侧安装有推杆,所述固定底箱底端安装有固定底板,且所述固定底板底端两侧均安装有万向滚轮。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底端中部与所述升降套管顶端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有升降组件,通过驱动电机带动齿轮的转动,由齿轮与升降套管外壁处的齿板之间的咬合,可以通过升降套管在固定杆处的滑动将固定板处角度调节板的高度进行改变,满足了患者不同姿态的使用需求,并通过摇轮可以实现手动对装置的升起,提高了装置使用的便捷性和可靠性。通过设置有脸部支撑组件,通过将角度调节板在固定板顶端进行抬起,并由固定板内部不同位置处的限位卡板对角度调节板边部活动臂底端的支撑底板进行限位固定,对角度调节板的安装倾角进行调节,从而使得硅胶支撑软垫与患者面部之间贴合的更加紧密,更好的对人体头部进行支撑,呼吸也更加舒畅,改善了眼科手术患者俯卧式的舒适性能。通过设置有防滑脱组件,当升降套管升降结束时,通过轴承座内部固定筒内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将定位卡块对升降套管外壁的齿板进行卡接,从而解决了升降套管在支撑时容易发生滑脱,导致固定板安装不稳固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实施例中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实施例中的脸部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实施例中的防滑脱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固定底箱;2、升降顶箱;3、升降组件;301、升降套管;302、固定杆;303、齿板;304、驱动电机;305、摇轮;306、齿轮;4、脸部支撑组件;401、固定板;402、角度调节板;403、硅胶支撑软垫;404、活动臂;405、限位卡板;406、支撑底板;5、轴承座;6、推杆;7、固定底板;8、防滑脱组件;801、固定筒;802、定位卡块;803、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一并参阅图1-图4,其中,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包括固定底箱1,固定底箱1外部顶端安装有升降顶箱2,固定底箱1内部安装有升降组件3,升降组件3包括升降套管301、固定杆302、齿板303、驱动电机304、摇轮305和齿轮306,固定底箱1内部底端中部安装有固定杆302,固定杆302外部顶端套接安装有升降套管301,升降套管301外壁一侧均匀安装有齿板303,固定底箱1内部底端一侧对应升降套管301外壁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304,驱动电机304的型号为HF-21,升降顶箱2内部一侧对应驱动电机304顶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摇轮305,驱动电机304和摇轮305顶端均卡接安装有齿轮306,驱动电机304的电源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固定杆302顶端卡接安装有脸部支撑组件4,脸部支撑组件4包括固定板401、角度调节板402、硅胶支撑软垫403、活动臂404、限位卡板405和支撑底板406,固定杆302顶端卡接安装有固定板401,固定板401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角度调节板402,角度调节板402顶端表面嵌入安装有硅胶支撑软垫403,角度调节板402外壁两侧均转动安装有活动臂404,固定板401顶端内壁底端一侧均匀安装有限位卡板405,两个活动臂404底端对应限位卡板405位置处安装有支撑底板406。为了改善患者面部与硅胶支撑软垫403接触时的舒适性能,更好的对人体头部进行支撑,并便于患者口鼻在角度调节板402处的呼吸,硅胶支撑软垫403为医用无毒硅胶材质制成,且硅胶支撑软垫403内部开设有脸部凹槽。为了可以对调节后的升降套管301进行限位固定,表面升降套管301在使用时发生滑脱,升降套管301外部与升降顶箱2内壁顶端之间通过轴承座5固定连接,轴承座5内部对应升降套管301一侧嵌入安装有防滑脱组件8,防滑脱组件8包括固定筒801、定位卡块802和压缩弹簧803,轴承座5内部对应升降套管301一侧嵌入安装有固定筒801,固定筒801内部嵌入安装有定位卡块802,定位卡块802底端与固定筒801之间通过压缩弹簧803固定连接。固定底箱1外壁一侧安装有推杆6,固定底箱1底端安装有固定底板7,且固定底板7底端两侧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包括固定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箱(1)外部顶端安装有升降顶箱(2),所述固定底箱(1)内部安装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升降套管(301)、固定杆(302)、齿板(303)、驱动电机(304)、摇轮(305)和齿轮(306),所述固定底箱(1)内部底端中部安装有所述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外部顶端套接安装有所述升降套管(301),所述升降套管(301)外壁一侧均匀安装有所述齿板(303),所述固定底箱(1)内部底端一侧对应所述升降套管(301)外壁一侧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304),所述升降顶箱(2)内部一侧对应所述驱动电机(304)顶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所述摇轮(305),所述驱动电机(304)和所述摇轮(305)顶端均卡接安装有所述齿轮(306),所述驱动电机(304)的电源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包括固定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箱(1)外部顶端安装有升降顶箱(2),所述固定底箱(1)内部安装有升降组件(3),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升降套管(301)、固定杆(302)、齿板(303)、驱动电机(304)、摇轮(305)和齿轮(306),所述固定底箱(1)内部底端中部安装有所述固定杆(302),所述固定杆(302)外部顶端套接安装有所述升降套管(301),所述升降套管(301)外壁一侧均匀安装有所述齿板(303),所述固定底箱(1)内部底端一侧对应所述升降套管(301)外壁一侧安装有所述驱动电机(304),所述升降顶箱(2)内部一侧对应所述驱动电机(304)顶端位置处嵌入安装有所述摇轮(305),所述驱动电机(304)和所述摇轮(305)顶端均卡接安装有所述齿轮(306),所述驱动电机(304)的电源输入端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科术后俯式头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02)顶端卡接安装有脸部支撑组件(4),所述脸部支撑组件(4)包括固定板(401)、角度调节板(402)、硅胶支撑软垫(403)、活动臂(404)、限位卡板(405)和支撑底板(406),所述固定杆(302)顶端卡接安装有所述固定板(401),所述固定板(401)顶端一侧嵌入安装有所述角度调节板(402),所述角度调节板(402)顶端表面嵌入安装有所述硅胶支撑软垫(403),所述角度调节板(402)外壁两侧均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飞英解兵胡卫萍祝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