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及其治疗仪,解决了现在的眼睛近视和近视性弱视治疗仪光源的光束尺寸没有根据眼睛的尺寸进行设定,使得光源消耗的功率不能根据眼睛的尺寸进行合理的利用,造成浪费或者光照护理效果不好且使用不方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光学组件包括激光头,所述激光头发出的激光束到达眼睛,所述激光束到达眼睛的光束截面的最短的过心线的长度为4‑2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治疗仪包括两组光学组件和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光源利用率高、携带使用方便、对眼睛治疗效果好和远程监控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及其治疗仪
本技术涉及眼部治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及其治疗仪。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日常生活和学习融入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这也使得青少年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多,儿童用眼疲劳成为常态,近视发生率越来越高,近视发生低龄化趋势令人担忧,儿童近视所导致的问题涉及各个领域,成为国家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基于近视发生现状,社会上出现了各种眼部保健治疗仪,现在市场上用于儿童近视保健治疗的仪器主要结构和缺点如下:(1)坐式结构,仪器需要放置在桌面上,然后患者坐于仪器的前方,并通过调整坐姿、椅子高度等来适应仪器的高度,这样使得仪器的使用很不方便,常常导致身体的姿势不舒服。(2)选择的光源不够理想且光源经处理后的光束直径并没有根据眼睛的结构进行设定,使得光源消耗的功率不能合理利用。因此,有必要对近视或近视性弱视采用的光学组件以及仪器的便携式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在激光束治疗仪的光束的尺寸没有根据眼睛的结构进行设定,使得光源消耗的功率不能根据眼睛的结构进行合理的利用,造成浪费或者光照治疗护理效果不好,且采用坐式结构,穿戴不方便。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包括激光头,所述激光头发出的激光束到达眼睛,所述激光束到达眼睛处的光束截面的最短的过心线的长度为4-20mm。在本技术中,所述“过心线”是指到达眼睛处的光束截面边缘上通过光束截面几何中心的两点的连线。本技术采用激光束作为光源,对于激光光学组件,由于激光能量集中,激光束直接作用于人眼,从而实现对眼部的光照和治疗,通过控制激光束的尺寸作用于眼睛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头为630-660nm的红光激光头,优选为650nm。650nm的红光有温热效果,光直接照射在视网膜,视网膜后面的脉络膜也受到一点温热,所以能改善眼底的血液循环。优选地,所述激光束达到眼睛的光束截面呈圆形,所述圆形的直径为8-11mm。本技术优选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所述激光头设置在光学基板上,所述光学基板上还设置有LED辅灯,若干所述LED辅灯环绕所述激光头分布。进一步地,所述LED辅灯为6个,沿激光头均匀间隔分布。本技术为了对近视性弱视患者的眼睛进行干预治疗,设置LED辅灯进行光照,实现该治疗装置的多功能化。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包括壳体和两组上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带。本技术考虑到现有的坐式结构使用不方便,因此,设计为头戴式结构。本技术优选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所述光学组件连接有调距装置,所述调距装置包括第一调距组件和第二调距组件,所述第一调距组件和第二调距组件分别连接有一组光学组件。本技术优选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所述第一调距组件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一移动条,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移动条啮合,所述第二调距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二移动条,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移动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第一移动条连接一组光学组件,所述第二移动条连接第二组光学组件。本技术优选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所述第一移动条和第二移动条分别包括一个滑轨和一个连接板,所述滑轨的上端设置有齿条,所述滑轨的下端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光学基板。本技术考虑到不同人的瞳孔间距不同,要想使得光束照射到整个眼球,需要调整两组光学组件之间的距离,本技术通过设置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当拨动齿轮时,会带动第一移动条和第二移动条移动,从而使得连接在移动条上的光学组件运动,当两个齿轮的上端相向转动时,两个移动条距离增大,从而带动两组光学组件之间的距离增大,当两个齿轮的上端相背离转动时,两个移动条距离减小,从而带动两组光学组件之间的距离减小。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上同轴设置有第一副齿轮,所述第一副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副齿轮固定连接,即二者同轴同步转动。本技术优选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所述第一调距组件为第一摆动件,所述第二调距组件为第二摆动件,所述第一摆动件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一轴,在第一悬臂上设置有一组光学组件,第一悬臂的一端利用轴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一悬臂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所述第二调距组件包括有第二悬臂和第二轴,在第二悬臂上设置有另一组光学组件,第二悬臂的一端利用轴与所述壳体连接,第二悬臂的另一端伸出壳体外。当拨动第一悬臂或第二悬臂伸出壳体的一端时,可调整两组光学组件之间的距离。本技术优选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所述的第一摆动组件包含第三齿轮,在所述第三齿轮侧面设置一组光学组件;所述第二摆动组件包含有第四齿轮,在所述第四齿轮的侧面设置另一组光学组件,所述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通过轴与壳体连接。当旋转所述第三转轮或第四转轮时,两组光学组件随齿轮摆动可调整两光学组件的距离。进一步的,在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之间设置两个副齿轮,并且第三齿轮、第四齿轮与两个副齿相互啮合,实现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的联动。本技术考虑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将光学组件安装在安装板上,且安装板固定在壳体上,这样能加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优选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包括若干第一固定带和若干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均为一组,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带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三组固定带,包括两组第一固定带和一组第二固定带,两组第一固定带的两端与所述壳体的两侧连接,第二固定带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顶部连接,两组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的另一端相互连接。本技术考虑到现有技术中的坐式结构,使用起来很不方面,因此,改进成了头戴式结构,具体是通过环形固定在头部的两组第一固定带,竖向二次固定的第二固定带,由于治疗装置有一定的体型,第二固定带连接在壳体的顶部与两组第一固定带连接,可以防止护理装置下滑。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部对称设置有销柱结构,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通槽,所述固定带穿过通槽与所述销柱结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通槽对称设置在壳体的两侧壁上,所述销柱结构位于所述壳体的两侧壁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通槽,所述壳体的顶部内侧设置有第二销柱结构,所述固定带的一端通穿过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二销柱结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所述上盖和下盖可拆卸连接,所述销柱结构包括柱孔和销钉,所述柱孔对称设置在上盖和下盖中,所述销钉嵌入到所述柱孔中,所述销钉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头(200),所述激光头(200)发出的激光束到达眼睛,所述激光束到达眼睛处的光束截面最短的过心线的长度为4-2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头(200),所述激光头(200)发出的激光束到达眼睛,所述激光束到达眼睛处的光束截面最短的过心线的长度为4-2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头(200)设置在光学基板(201)上,所述光学基板(201)上还设置有LED辅灯(20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头为630-660nm的红光激光头。
4.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和两组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组件,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壳体(5)中,所述壳体(5)上设置有固定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组件连接有调距装置(6),所述调距装置(6)包括第一调距组件和第二调距组件,所述第一调距组件和第二调距组件分别连接有一组光学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近视和弱视治疗的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距组件包括第一齿轮(600)和第一移动条(602),所述第一齿轮(600)与所述第一移动条(602)啮合,所述第二调距组件包括第二齿轮(601)和第二移动条,所述第二齿轮(601)与所述第二移动条啮合,所述第一移动条(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东丽,樊成华,肖丽梅,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