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32222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及其制造方法,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层包括碳纤维编织层、玻璃纤维编织层和树脂组合物,所述基层为混合树脂层,第二复合层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层,所述缓冲减震层为EPS泡沫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箱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重量轻、耐磨耐高温、有效缓冲减震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包装箱制备
,具体是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市场产品的多样化,市场对产品包装箱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从小的手机盒包装到大的家电包装,从快递包装到军用炮弹包装箱,不同的产品对包装箱有着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能耐冲击,耐摔,有的要求重量轻,有的要求便宜,有的要求好看,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包装有纸盒、木箱、金属箱和塑料箱等,其中纸盒包装成本低重量轻,但刚度差,无法承载很重的物品;木箱刚度较高,但其缓冲性能差,不耐摔且密封性很差,并且成本远远高于纸箱;金属箱,虽然刚性好,但其防震性能也较差且重量太重,不适合需要经常搬运的物品,并且成本过高普及性不强;塑料箱绝热功能好,密封性好,重量轻,但不耐冲击且刚性要比木箱或金属箱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重量轻、耐磨耐高温、有效缓冲减震的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层包括碳纤维编织层、玻璃纤维编织层和树脂组合物,所述基层为混合树脂层,第二复合层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层,所述缓冲减震层为EPS泡沫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复合层包括如下重量组份:粉末状环氧树脂30-50份、碳纤维20-30份、六次甲基四胺5-10份、硅灰石10-15份、炭黑5-12份、氢氧化钙5-8份。进一步地,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组份:60-70份环氧树脂和30-40份酚醛树脂。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树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份的原料:环氧树脂50-80份、聚乙烯树脂9-17份、聚氯乙烯树脂12-26份、热塑性树脂母料35-46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5份、碳化硅1份-6份、导电炭黑0.5份-5份、碳纳米管1份-5份、硅橡胶2份-8份、云母0.5份-3份、硬脂酸2份~6份、铝粉1-3份、锌粉2-4份、氧化锌4-8份。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复合外层制备:将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进行叠加铺设,将树脂组合物覆盖在所述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表面,并进行模压成型,得到第一复合外层;2)第二复合层制备:将粉末状环氧树脂、碳纤维、六次甲基四胺、硅灰石、炭黑、氢氧化钙放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1-10min,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烘箱中干燥,然后放入开炼机中塑化,塑化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破碎然后进入热压机中压制成型;压制成型后的制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后处理;后处理后的制件在烘箱中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60℃后取出,即得第二复合层;3)模压成型:将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依次叠合后,铺放在模具中,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复合材料包装箱板,模压成型方法中,成型温度为80-200℃,成型时间为2-15min,成型压力为0.4-20MPa,复合材料包装箱板经裁切、组装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及其制造方法,通过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多重复合,有效减震,对包装箱内产品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第一复合外层、基层和第二复合外层通过碳纤维复合,有效提高耐冲击力,耐磨耐高温,制作工艺简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层包括碳纤维编织层、玻璃纤维编织层和树脂组合物,所述基层为混合树脂层,第二复合层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层,所述缓冲减震层为EPS泡沫层。本专利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复合外层制备:将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进行叠加铺设,将树脂组合物覆盖在所述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表面,并进行模压成型,得到第一复合外层;2)第二复合层制备:将粉末状环氧树脂、碳纤维、六次甲基四胺、硅灰石、炭黑、氢氧化钙放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1min,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烘箱中干燥,然后放入开炼机中塑化,塑化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破碎然后进入热压机中压制成型;压制成型后的制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后处理;后处理后的制件在烘箱中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60℃后取出,即得第二复合层;3)模压成型:将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依次叠合后,铺放在模具中,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复合材料包装箱板,模压成型方法中,成型温度为80℃,成型时间为15min,成型压力为5MPa,复合材料包装箱板经裁切、组装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层包括碳纤维编织层、玻璃纤维编织层和树脂组合物,所述基层为混合树脂层,第二复合层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层,所述缓冲减震层为EPS泡沫层。本专利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复合外层制备:将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进行叠加铺设,将树脂组合物覆盖在所述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表面,并进行模压成型,得到第一复合外层;2)第二复合层制备:将粉末状环氧树脂、碳纤维、六次甲基四胺、硅灰石、炭黑、氢氧化钙放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5min,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烘箱中干燥,然后放入开炼机中塑化,塑化后的物料冷却至室温破碎然后进入热压机中压制成型;压制成型后的制品放入烘箱中进行后处理;后处理后的制件在烘箱中自然冷却至温度低于60℃后取出,即得第二复合层;3)模压成型:将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依次叠合后,铺放在模具中,采用模压成型方法制备得到所述复合材料包装箱板,模压成型方法中,成型温度为140℃,成型时间为9min,成型压力为15MPa,复合材料包装箱板经裁切、组装制得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层包括碳纤维编织层、玻璃纤维编织层和树脂组合物,所述基层为混合树脂层,第二复合层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层,所述缓冲减震层为EPS泡沫层。本专利技术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第一复合外层制备:将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进行叠加铺设,将树脂组合物覆盖在所述碳纤维编织层和玻璃纤维编织层表面,并进行模压成型,得到第一复合外层;2)第二复合层制备:将粉末状环氧树脂、碳纤维、六次甲基四胺、硅灰石、炭黑、氢氧化钙放入混合机中搅拌混合10min,混合后的物料置于烘箱中干燥,然后放入开炼机中塑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层包括碳纤维编织层、玻璃纤维编织层和树脂组合物,所述基层为混合树脂层,第二复合层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层,所述缓冲减震层为EPS泡沫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其特征在于,从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复合外层、基层、第二复合内层和缓冲减震层,所述第一复合外层包括碳纤维编织层、玻璃纤维编织层和树脂组合物,所述基层为混合树脂层,第二复合层为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层,所述缓冲减震层为EPS泡沫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复合层包括如下重量组份:粉末状环氧树脂30-50份、碳纤维20-30份、六次甲基四胺5-10份、硅灰石10-15份、炭黑5-12份、氢氧化钙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组份:60-70份环氧树脂和30-40份酚醛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包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树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份的原料:环氧树脂50-80份、聚乙烯树脂9-17份、聚氯乙烯树脂12-26份、热塑性树脂母料35-46份、纳米二氧化钛1份-5份、碳化硅1份-6份、导电炭黑0.5份-5份、碳纳米管1份-5份、硅橡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颢胡利华洪兴华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艾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