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虹琪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2222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表表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带、皮层、插腔、转轴、轴承、安装孔、对接钩、弹簧片、阻条、弧形槽和安装槽,所述连接带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皮层,所述连接带的左侧开设有插腔,所述连接带的内部开设有分别位于插腔正面与背面的安装孔,两个所述安装孔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内部均与转轴固定连接。该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具有表带长度便于调节的优点,解决了使用者在佩戴时可能出现松或紧的情况,造成佩戴的不便,而智能手表表带的结构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才能调整智能手表表带的长度,调节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手表表带
,具体是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
技术介绍
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表带,是对手表固定手腕有效部分的统称,表带材料多种多样,牛皮是最常见的一种,而鳄鱼皮则是最珍贵的一种,鳄鱼皮表带还被称为皮表带中的“铂金”,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现有技术中,智能手表表带在佩戴时,由于使用者的腕部直径不同,使用者在佩戴时可能出现松或紧的情况,造成佩戴的不便,而智能手表表带的结构复杂,需要专业人员才能调整智能手表表带的长度,调节不便,故而提出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连接带、皮层、插腔、转轴、轴承、安装孔、对接钩、弹簧片、阻条、弧形槽和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连接带(101)、皮层(102)、插腔(103)、转轴(104)、轴承(105)、安装孔(106)、对接钩(107)、弹簧片(108)、阻条(109)、弧形槽(110)和安装槽(111),所述连接带(1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皮层(102),所述连接带(101)的左侧开设有插腔(103),所述连接带(101)的内部开设有分别位于插腔(103)正面与背面的安装孔(106),两个所述安装孔(10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105),两个所述轴承(105)的内部均与转轴(10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连接带(101)、皮层(102)、插腔(103)、转轴(104)、轴承(105)、安装孔(106)、对接钩(107)、弹簧片(108)、阻条(109)、弧形槽(110)和安装槽(111),所述连接带(101)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皮层(102),所述连接带(101)的左侧开设有插腔(103),所述连接带(101)的内部开设有分别位于插腔(103)正面与背面的安装孔(106),两个所述安装孔(10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轴承(105),两个所述轴承(105)的内部均与转轴(10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带(10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对接钩(107),所述对接钩(107)的内部开设有弧形槽(110),所述连接带(101)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111),所述安装槽(1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片(108),所述弹簧片(108)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阻条(1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智能手表表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结构与第一连接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虹琪
申请(专利权)人:余虹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