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71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3:07
一种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包括中心导体(1)、包设于中心导体(1)外的硅橡胶绝缘层(2)以及包设于硅橡胶绝缘层(2)外的耐磨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绝缘层(2)内与中心导体(1)之间隔设有半导电带绕包层(4),该半导电带绕包层(4)是由半导电带无缝绕包构成;且硅橡胶绝缘层(2)外与耐磨保护层(3)之间隔设有PTFE熟料带绕包层(5),该PTFE熟料带绕包层(5)是由PTFE熟料带无缝绕包构成。带绕包层(5)是由PTFE熟料带无缝绕包构成。带绕包层(5)是由PTFE熟料带无缝绕包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来,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行车安全的要求也在日益提升,因此对汽车系统的电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目前,汽车发动机周围电缆所处的环境恶劣,要求电缆具有耐高温、耐油、耐化学腐蚀、阻燃、防火等性能。因此,针对以上恶劣环境,特需需要设计一款性能优良的专用电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包括中心导体、包设于中心导体外的硅橡胶绝缘层以及包设于硅橡胶绝缘层外的耐磨保护层;所述硅橡胶绝缘层内与中心导体之间隔设有半导电带绕包层,该半导电带绕包层是由半导电带无缝绕包构成;且硅橡胶绝缘层外与耐磨保护层之间隔设有PTFE熟料带绕包层,该PTFE熟料带绕包层是由PTFE熟料带无缝绕包构成。
[0005]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导体为镀锡铜绞合导体。
[0006]进一步,所述中心导体由45

60根单丝成束按节距绞合制成。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耐磨保护层由内、外两层构成,其内层为二氧化硅纤维加玻璃纤维编织层,其外层为硅胶涂覆层。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半导电带由内、外两层构成,其内层为导电层,其外层为绝缘层。
[0009]进一步,所述半导电带的厚度为0.10

0.2mm。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PTFE熟料带的厚度为0.02mm

0.04mm。
[0011]本技术的设计特点在于:考虑到高温电缆的设计主要是要加强对绝缘层的保护,保证绝缘层的耐压性能,本技术是在硅橡胶绝缘层的内部设计了半导电带绕包层保护,并在硅橡胶绝缘层的外部设计了PTFE熟料带绕包层保护,这种对绝缘层的内外双重隔离防护是本技术的特点。半导电带绕包层的作用是:它位于中心导体外,填补了中心导体由于单丝绞合结构产生的沟壑,可以更好的均化电场,防止发动机舱点火时产生的高电压,引起尖端放电,使电缆能够更好地耐受点火电压,另一方面也防止中心导体中的铜离子氧化破坏硅橡胶绝缘层的热老化特性;而PTFE熟料带绕包层的作用主要是隔离外界的水、油等等污染物对硅橡胶绝缘层侵入。这种在绝缘导内外各设隔离层的呼应设计,使电缆绝缘层在更薄的情况下,耐受更高的电压,电缆就能更轻薄,满足现代汽车理念,既能满足轻量化电缆设计,又能保证电缆在发动机舱耐受更高的电压,更好地工作。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截面示意图。
[0013]以上附图中:1、中心导体;2、硅橡胶绝缘层;3、耐磨保护层;4、半导电带绕包层;5、PTFE熟料带绕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15]实施例:参见附图1所示:
[0016]一种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包括中心导体1、包设于中心导体1外的硅橡胶绝缘层2以及包设于硅橡胶绝缘层2外的耐磨保护层3。
[0017]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硅橡胶绝缘层2内与中心导体1之间隔设有半导电带绕包层4,该半导电带绕包层4是由半导电带无缝绕包构成;且硅橡胶绝缘层2外与耐磨保护层3之间隔设有PTFE熟料带绕包层5,该PTFE熟料带绕包层5是由PTFE熟料带无缝绕包构成。
[0018]具体,所述中心导体1为镀锡铜绞合导体,具体是由由45

60根单丝成束按节距绞合制成,最佳是由50根直径为0.25mm的单丝成束按节距绞合制成,最终导体外经为1.95
±
0.05mm,保证耐热温度达150~180℃。
[0019]参见附图1所示,所述耐磨保护层3由内、外两层构成,其内层为二氧化硅纤维加玻璃纤维编织层,其外层为硅胶涂覆层。二氧化硅纤维加玻璃纤维编织层中的成束纤维丝外径为0.25mm,编织密度85%。耐磨保护层3的作用是:二氧化硅纤维加玻璃纤维编织层提高电缆耐磨特性,硅胶涂覆防止玻璃纤维及二氧化硅纤维摩擦产生毛刺,同时达到一定的耐油防水,耐火特性。
[0020]所述半导电带由内、外两层构成,其内层为导电层,其外层为绝缘层,且半导电带的厚度为0.10

0.2mm,最佳为0.15
±
0.01mm。
[0021]所述PTFE熟料带的厚度为0.02mm

0.04mm,最佳为0.03mm。
[0022]所述硅橡胶绝缘层2由耐高温硅橡胶绝缘料制成,其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23]甲基苯基乙烯基硅橡胶80~95
[0024]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30~40,
[0025]白炭黑 30~50,
[0026]聚金属有机硅氧烷 5~10,
[0027]高乙烯基苯基硅油 0.5~5,
[0028]耐热剂 0.1~2,
[0029]铂络合物 0.001~0.5,
[0030]双组份铂金硫化剂 0.5~1.5
[0031]硅橡胶绝缘层2的原料加工步骤包括:
[0032]一、将所述配方的原料制成耐高温硅橡胶加入混炼机,轧辊至少轧10次。将硅橡胶炼制成饼状。
[0033]二、硅橡胶炼制成饼状后先后加入色膏,双组份硫化剂炼制至少15次,至色膏混色均匀,表面无气孔。
[0034]三、混炼均匀完好的硅橡胶,由绝缘挤出机挤出,硫化温度:一区:350℃,二区:320℃,三区:300℃,四区:260℃,五区:200℃,六区:190℃。控制挤出速度20m/min。
[0035]最终,硅橡胶绝缘层2的厚度较佳为1.25
±
0.05mm。
[0036]本实施例电缆的最终外径控制在5.00
±
0.05mm左右。
[0037]本实施例是一种更安全的发动机电缆,满足了发动机周围恶劣环境下的电传输的安全性要求,是专门应对整车厂商对于性能要求严苛的发动机周围线束的要求,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可达到耐温

55~180℃,耐化学试剂良好,耐火、防火特性满足IEC 60332的要求。
[0038]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包括中心导体(1)、包设于中心导体(1)外的硅橡胶绝缘层(2)以及包设于硅橡胶绝缘层(2)外的耐磨保护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绝缘层(2)内与中心导体(1)之间隔设有半导电带绕包层(4),该半导电带绕包层(4)是由半导电带无缝绕包构成;且硅橡胶绝缘层(2)外与耐磨保护层(3)之间隔设有PTFE熟料带绕包层(5),该PTFE熟料带绕包层(5)是由PTFE熟料带无缝绕包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体(1)为镀锡铜绞合导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发动机周围耐高温连接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导体(1)由4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朔钱子明甘斯宁管雨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亨通电子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