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1139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包括车床底座,车床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线和中转机构,所述的输送线包括安装架、用于输送待加工的螺杆的上料输送带、顶升机构和用于输送加工完成的螺杆的下料输送带,所述的中转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水平移动模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和用于夹持螺杆的夹具,所述的车床底座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主轴箱、卡盘、支撑架、定位机构、碎屑隔档机构和第二水平移动模组,所述的第二水平移动模组上设置有车削单元和铣削单元;优点是自动化程度较高,能够用于加工多种螺纹规格的螺孔,有利于确保注塑机螺杆的精度,一致性较好。一致性较好。一致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市面上常规的注塑机螺杆一般采用车床进行加工作业,其需要人工配合进行上下料,自动化程度较低,在实际加工的过程中,按照需求可能会在注塑机螺杆的端部加工螺孔,而螺孔的螺纹规格有M10、M12、M14、M16、M18等等,螺孔的加工又以M16为分界线,M16以下规格的螺孔采用车削工艺,可直接通过车床加工作业,但是M16以上规格的螺孔需采用铣削工艺,铣削工艺需使用加工中心。
[0003]因此,虽然注塑机螺杆除了铣削螺纹外的其他加工工序均能够在车床上加工作业,但由于当注塑机螺杆所需加工的螺孔的螺纹规格在M16以上时,需要采用铣削螺纹的工艺来实现,所以人员需要反复移动和多次装夹注塑机螺杆才能够完成所有加工工序,不仅工序繁琐,人员的工作强度较高,效率较低,相应的加工成本较高,而且二次装夹会对注塑机螺杆的加工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不利于产出高精度的注塑机螺杆,一致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能够用于加工多种螺纹规格的螺孔,有利于确保注塑机螺杆的精度,一致性较好。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包括车床底座,所述的车床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线和中转机构,所述的输送线包括安装架、用于输送待加工的螺杆的上料输送带、顶升机构和用于输送加工完成的螺杆的下料输送带,所述的上料输送带、所述的顶升机构和所述的下料输送带均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上并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的顶升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上的螺杆向上顶起或将顶起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下料输送带上;所述的中转机构用于将被所述的顶升机构顶起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车床底座上或将所述的车床底座上加工完成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顶升机构上,所述的中转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水平移动模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和用于夹持螺杆的夹具,所述的第一水平移动模组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水平移动模组的一侧,所述的夹具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的下端,所述的第一水平移动模组和所述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配合控制所述的夹具往复于所述的顶升机构的上方和所述的车床底座的上方;所述的车床底座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主轴箱、卡盘、支撑架、定位机构、碎屑隔档机构和第二水平移动模组,所述的第二水平移动模组上设置有车削单元和铣削单元,所述的卡盘设置在所述的主轴箱上并用于夹持螺杆的一端,所述的主轴箱用于控制卡盘转动,所述的支撑架用于支撑螺杆,所述的定位机构用于夹持螺杆的杆体并与螺杆转动配合,所述的碎屑隔档机构上设置有供螺杆另一端穿过的通孔,所述的第二水平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的车削单元对准螺杆的另一端或所述的铣削单元对准螺杆的另一端。
[0006]所述的上料输送带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一链条,所述的第一主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链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从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链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的第一链条与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链条上设置有用于摆放螺杆的多个第一支撑座,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主动轴发生转动;所述的下料输送带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和第二链条,所述的第二主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链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链条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的第二链条与所述的第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链条上设置有用于摆放螺杆的多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主动轴发生转动;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上的第二升降移动模组、第一安装台、第三水平移动模组和用于摆放螺杆的第三支撑座,所述的第二升降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安装台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三水平移动模组和所述的第三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安装台上,且所述的第三水平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三支撑座在所述的上料输送带和所述的下料输送带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的第三支撑座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一支撑座的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座的位置错开,所述的第二升降移动模组和所述的第三水平移动模组配合控制所述的第三支撑座将位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上的螺杆向上顶起或将顶起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下料输送带上。该结构中,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均采用市面上常见的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第二升降移动模组、第三水平移动模组均采用市面上常见的气缸或电动缸。
[0007]所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板,至少一个所述的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顶推螺杆的顶推气缸,当所述的顶升机构将一个螺杆顶起时,所述的顶推气缸位于该螺杆的延长线上。该结构中,由于人工摆放在上料输送带上的螺杆位置不固定,当上料输送带上的螺杆被顶升机构顶起后,通过顶推气缸顶推螺杆的端面,使螺杆沿轴向移动到指定的位置,然后再通过中转机构转移到车床底座上进行加工,便于后续卡盘能够准确的夹持螺杆,稳定性较好。
[0008]所述的夹具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板上的两个夹持单元,两个所述的夹持单元沿左右方向排列,所述的夹持单元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滑轨、两个第一侧板、与所述的第一水平滑轨滑动配合的两个第一滑块、第一双向丝杆和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的第一水平滑轨的背面与所述的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的第一侧板对称分布在所述的第一水平滑轨的前后两侧,所述的第一侧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一转孔,所述的第一双向丝杆的两端与两个所述的第一转孔一一对应并转动配合,所述的第一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双向丝杆螺纹配合的第一螺孔,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夹臂,所述的第三驱动电机固定设置在一个所述的第一侧板上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双向丝杆转动,当所述的第三驱动电机控制所述的第一双向丝杆转动时,两个所述的第一滑块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使同一个所述的夹持单元内的两个所述的夹臂配合夹持螺杆或放开螺杆。该结构中,通过设置第一双向丝杆,以使两个第一滑块同步并反向移动,稳定性较好;第三驱动电机采用市面上常见的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0009]同一个所述的夹持单元内的一个所述的夹臂的下端设置有导向块,另一个所述的夹臂的下端设置有与所述的导向块相配合的导向槽,当同一个所述的夹持单元内的两个所述的夹臂相互靠近时,所述的导向块插入到所述的导向槽内。该结构中,通过设置导向块和
导向槽,便于同一个夹持单元内的两个夹臂准确对位。
[0010]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车床底座上的第二水平滑轨和两个滑动单元,所述的第二水平滑轨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的滑动单元包括设置有第二螺孔的第二滑块、第一螺纹丝杆、第四驱动电机、第二安装台、两个转轴和输液管,所述的第二滑块与所述的第二水平滑轨滑动配合,所述的第四驱动电机与所述的第一螺纹丝杆一端连接并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螺纹丝杆转动,所述的第一螺纹丝杆的杆体与所述的第二螺孔螺纹配合,所述的第二安装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包括车床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床底座的一侧设置有输送线和中转机构,所述的输送线包括安装架、用于输送待加工的螺杆的上料输送带、顶升机构和用于输送加工完成的螺杆的下料输送带,所述的上料输送带、所述的顶升机构和所述的下料输送带均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上并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的顶升机构用于将位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上的螺杆向上顶起或将顶起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下料输送带上;所述的中转机构用于将被所述的顶升机构顶起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车床底座上或将所述的车床底座上加工完成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顶升机构上,所述的中转机构包括支架、第一水平移动模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和用于夹持螺杆的夹具,所述的第一水平移动模组设置在所述的支架上,所述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水平移动模组的一侧,所述的夹具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的下端,所述的第一水平移动模组和所述的第一升降移动模组配合控制所述的夹具往复于所述的顶升机构的上方和所述的车床底座的上方;所述的车床底座上设置有沿左右方向依次排列的主轴箱、卡盘、支撑架、定位机构、碎屑隔档机构和第二水平移动模组,所述的第二水平移动模组上设置有车削单元和铣削单元,所述的卡盘设置在所述的主轴箱上并用于夹持螺杆的一端,所述的主轴箱用于控制卡盘转动,所述的支撑架用于支撑螺杆,所述的定位机构用于夹持螺杆的杆体并与螺杆转动配合,所述的碎屑隔档机构上设置有供螺杆另一端穿过的通孔,所述的第二水平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的车削单元对准螺杆的另一端或所述的铣削单元对准螺杆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主动轴、第一从动轴和第一链条,所述的第一主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链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的第一从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一链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的第一齿轮通过所述的第一链条与所述的第二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一链条上设置有用于摆放螺杆的多个第一支撑座,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主动轴发生转动;所述的下料输送带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主动轴、第二从动轴和第二链条,所述的第二主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链条啮合的第三齿轮,所述的第二从动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的第二链条啮合的第四齿轮,所述的第三齿轮通过所述的第二链条与所述的第四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的第二链条上设置有用于摆放螺杆的多个第二支撑座,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二主动轴发生转动;所述的顶升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架上的第二升降移动模组、第一安装台、第三水平移动模组和用于摆放螺杆的第三支撑座,所述的第二升降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一安装台上下移动,所述的第三水平移动模组和所述的第三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安装台上,且所述的第三水平移动模组用于控制所述的第三支撑座在所述的上料输送带和所述的下料输送带之间来回移动,所述的第三支撑座的位置与所述的第一支撑座的位置、所述的第二支撑座的位置错开,所述的第二升降移动模组和所述的第三水平移动模组配合控制所述的第三支撑座将位于所述的上料输送带上的螺杆向上顶起或将顶起的螺杆转移到所述的下料输送带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架上设置有两个定位板,至少一个所述的定位板上设置有用于顶推螺杆的顶推气缸,当所述的顶升
机构将一个螺杆顶起时,所述的顶推气缸位于该螺杆的延长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铣复合加工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具包括安装板和设置在所述的安装板上的两个夹持单元,两个所述的夹持单元沿左右方向排列,所述的夹持单元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水平滑轨、两个第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敏陈波涛朱涛应家益茅世能陈杰干维雷顾学军
申请(专利权)人: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