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927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涉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钣金连接件和碰撞块,所述钣金连接件与汽车前纵梁连接;所述碰撞块与所述钣金连接件连接,所述碰撞块位于汽车前轮正前方,且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通过设置碰撞块,所述碰撞块位于汽车前轮正前方,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进而使汽车前轮受撞击后从后侧向外脱出,汽车前轮不会撞击在过渡区域上,乘员舱的侵入量较小,对乘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碰撞安全
,特别涉及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25%偏置碰撞是一种对车身结构强度要求极高的碰撞工况,从C

IASI(China Insurance Automotive Safety Index,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及IIHS(Insurance Institute for Highway Safety,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发布的测试结果来看,很多汽车在碰撞后,整个车体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为了能保证汽车在25%偏置碰撞过程中车体结构的完整性,合理的滑出策略和传力路径设计都是很重要的手段。通常车身应对正面碰撞的主要传力路径是两根前纵梁,而在25%偏置碰撞工况,由于刚性壁障与汽车的重叠率比较少,大多数汽车前纵梁与壁障无重叠区域,前纵梁不再是主要的传力路径。在25%偏置碰撞过程中,主要的传力路径是通过汽车前轮传递给门槛,所以汽车前轮在25%偏置碰撞过程中的运动形态对碰撞性能开发至关重要。
[0003]现有技术中,目前市场上汽车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通过对悬架失效的精确设计来控制轮胎的运动形态。汽车在25%偏置碰撞初始阶段,轮胎依靠控制臂、转向拉杆、传动轴等部件支撑,保持原有角度向后移动。当撞击力超过摆臂、转向横拉杆的承受极限时,摆臂和转向横拉杆断裂失效,失去对轮胎的支持力,这时轮胎就开始旋转,在比较理想的状态下,轮胎前部向外侧倾斜、轮胎的后端撞击到门槛,碰撞力主要通过门槛向后传递,参见图1所示。
[0004]但是,如果在碰撞过程中轮胎的过早旋转,轮胎会撞击到前纵梁与门槛的过渡区域。如图2所示,相比图1,汽车前轮明显撞击在过渡区域上,过渡区域一般没有直接的承力结构,较易造成乘员舱的侵入量较大,对乘员造成较大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汽车前轮前部易向外侧偏转,导致汽车前轮撞击前纵梁与门槛的过渡区域,造成乘员舱侵入量过大的技术问题。
[0006]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包括:
[0007]钣金连接件,所述钣金连接件与汽车前纵梁连接;
[0008]碰撞块,所述碰撞块与所述钣金连接件连接,所述碰撞块位于汽车前轮正前方,且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
[0009]通过设置碰撞块,所述碰撞块位于汽车前轮正前方,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进而使汽车前轮受撞击后从后侧向外脱出,汽车前轮不会撞击在过渡区域上,乘员舱的侵入量较小,对乘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碰撞块沿汽车X轴方向的厚度由汽车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
[0011]通过将所述碰撞块沿汽车X轴方向的厚度由汽车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使得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与壁障碰撞后,能够有效地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钣金连接件包括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延伸部,当所述连接部与汽车前纵梁连接时,所述延伸部位于汽车前轮正前方。
[0013]所述钣金连接件通过设置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便于所述钣金连接件与汽车前纵梁连接,所述延伸部便于连接所述碰撞块。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条。
[0015]通过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第一加强筋条,所述第一加强筋条可以加强所述延伸部的强度,提高所述钣金连接件的抗变形能力。
[0016]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边缘设有翻边。
[0017]通过在所述延伸部边缘设置翻边,所述翻边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延伸部的强度,提高所述钣金连接件的抗变形能力。
[001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孔,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孔用于将所述连接部与汽车前纵梁连接。
[0019]通过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孔,方便所述钣金连接件与汽车前纵梁连接。
[002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上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孔,所述碰撞块上设有与多个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配合的第三螺栓安装孔。
[0021]通过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多个第二螺栓安装孔,在所述碰撞块上设置第三螺栓安装孔,所述第二螺栓安装孔和第三螺栓安装孔配合,便于所述碰撞块与所述钣金连接件连接。
[002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碰撞块上设有纵横交错的第二加强筋条。
[0023]通过在所述碰撞块上设置第二加强筋条,所述第二加强筋条在保证所述碰撞块强度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小所述碰撞块的质量。
[002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碰撞块为硬质塑料制成。
[0025]常用的硬质塑料有酚醛塑料、聚氨酯塑料、环氧塑料、不饱和聚酯塑料、呋喃塑料、有机硅树脂、丙烯基树脂等及其改性树脂为机体制成的相关塑料。硬质塑料质量较轻,安装在所述钣金连接件的延伸部时,不会出现很明显的悬臂弯折现象,可以确保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能够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另外,硬质塑料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方便,使用成本低。
[002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2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通过设置碰撞块,所述碰撞块位于汽车前轮正前方,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进而使汽车前轮受撞击后从后侧向外脱出,汽车前轮不会撞击在过渡区域上,乘员舱的侵入量较小,对乘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通过将所述
碰撞块沿汽车X轴方向的厚度由汽车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使得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与壁障碰撞后,能够有效地推动汽车前轮前部向内侧偏转。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所述钣金连接件通过设置连接部和延伸部,所述连接部便于所述钣金连接件与汽车前纵梁连接,所述延伸部便于连接所述碰撞块。
[003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通过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第一加强筋条,所述第一加强筋条可以加强所述延伸部的强度,提高所述钣金连接件的抗变形能力。
[003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通过在所述延伸部边缘设置翻边,所述翻边可以进一步增加所述延伸部的强度,提高所述钣金连接件的抗变形能力。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通过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多个第一螺栓安装孔,方便所述钣金连接件与汽车前纵梁连接。
[003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钣金连接件(1),所述钣金连接件(1)与汽车前纵梁(3)连接;碰撞块(2),所述碰撞块(2)与所述钣金连接件(1)连接,所述碰撞块(2)位于汽车前轮(4)正前方,且当汽车受25%偏置碰撞时,所述碰撞块(2)推动汽车前轮(4)前部向内侧偏转。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撞块(2)与所述钣金连接件(1)连接一侧为平面,且所述碰撞块(2)的厚度由汽车外侧向内侧逐渐增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连接件(1)包括连接部(1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11)连接的延伸部(12),当所述连接部(11)与汽车前纵梁(3)连接时,所述延伸部(12)位于汽车前轮(4)正前方。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12)上设有第一加强筋条(121)。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兴旺罗洲谢满周中彪张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