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塞连杆组件、柱塞连杆组件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柱塞连杆组件、柱塞连杆组件成型方法及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水液压泵是水液压系统中的核心动力元件。目前已研究开发的水液压泵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齿轮式、叶片式和柱塞式。相较于齿轮泵和叶片泵而言,柱塞泵具有工作压力高和相同工况下摩擦副的PV值小的特点,适于用海水、淡水等低粘度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在实际应用中比较成功的水液压泵都采用柱塞式结构。
[0003]柱塞连杆组件是水压柱塞泵中的关键部件,结构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073771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的柱塞连杆组件,其主要包括柱塞和球头连杆,柱塞和球头连杆的一端球头形成球铰结构,使得球头连杆可相对与柱塞作摇摆运动,在上述技术专利中,采用球铰压盖实现球头连杆相应端的球头与柱塞防脱装配,这种装配方式需要在狭窄空间处安装较多零部件,装配繁琐,容易出现故障损坏。
[0004]实际上,传统的连杆柱塞结构中,多采用滚压的方式将柱塞和连杆连接在一起,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2489966B的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柱塞,其包括柱塞基体(2),柱塞基体(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基体内腔,基体内腔相应位置的腔壁上设置内侧注塑耐磨层(20),内侧注塑耐磨层(20)形成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的柱塞内球窝(24)及柱塞环套(22),柱塞环套(22)与所述柱塞内球窝(24)连通;所述柱塞上设有柱塞孔(25),该柱塞孔(25)沿左右方向延伸,柱塞孔(25)位于柱塞内球窝(24)左侧并与柱塞内球窝(24)连通;连杆(1),其轴向沿左右方向延伸,连杆(1)左端的球头(11)吻合装配在所述柱塞内球窝(24)中,并与所述柱塞内球窝(24)形成球铰连接结构,所述柱塞内球窝(24)的开口处形成收口结构(240),防止球头(11)脱出;所述柱塞环套(22)具有锥形内周面,柱塞环套的锥形内周面的径向尺寸由左向右逐渐变大,所述连杆(1)穿套在所述柱塞环套(22)中,柱塞环套(22)的锥形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杆(1)对应位置的径向尺寸,以形成摆动间隙(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柱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基体(2)的基体内腔具有沿左右方向依次布置的基体孔(204)、基体内球窝(203)及锥形内孔段(201),基体孔(204)和锥形内孔段(201)均与所述基体内球窝(203)连通,基体内球窝(203)内周面上的内侧注塑耐磨层(20)形成所述的柱塞内球窝(24),锥形内孔段(201)的径向尺寸由左向右逐渐变小,锥形内孔段(201)的内侧注塑耐磨层(20)形成所述的柱塞环套(22),所述基体孔(204)孔壁上的内侧注塑耐磨层(20)形成所述的柱塞孔(2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柱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基体(2)上对应所述基体内球窝(203)、锥形内孔段(201)分别设有径向注塑通孔(202),径向注塑通孔沿柱塞基体径向延伸,径向注塑通孔(202)内填充有与所述内侧注塑耐磨层(20)一体布置的注塑填充物。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柱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基体(2)的环形外周面和柱塞基体(2)的左端面上设置外侧注塑耐磨层(26),外侧注塑耐磨层(26)和所述内侧注塑耐磨层(20)为一体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柱塞连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塞基体(2)的基体内腔上设置锥形外孔段(21),锥形外孔段(21)位于所述柱塞环套(22)的右侧,且锥形外孔段(21)的锥形内周面和柱塞环套(22)的锥形内周面对齐布置。6.一种柱塞连杆组件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注塑使连杆(1)左端的球头(11)插入柱塞基体(2)的基体内腔中形成球窝缝隙(8),使套装在连杆(1)外的注塑内嵌模(6)与柱塞基体(2)的基体内腔形成环套缝隙(7),注塑内嵌模(6)的锥形外周面的径向尺寸由左向右逐渐变大,所述环套缝隙(7)与球窝缝隙(8)直接连通,对球窝缝隙(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林,刘阳飞,李聚波,彭建军,李阁强,杨芳,徐莉萍,李跃松,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