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036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主要应用于桥梁结构的耗能减震,属于结构振动控制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顶板、底板、中空圆台、高强螺栓、球面环、“葫芦型”转动球体、杠杆臂、球面铁板、粘弹性耗能材料、弹簧螺栓、上部结构。本装置通过“葫芦型”转动球体的全向转动能力,使装置在随机的、方向不可预测的多向地震作用下,依然能够利用主变形方向粘弹性材料的剪切滞回耗能特性进行耗能,从而提供多向有效阻尼。同时,该装置通过杠杆球铰转动机构将桥梁结构墩梁的相对位移放大,保证装置在大、中、小震作用下都能发挥良好的耗能能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明确、适用性强,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耗能减震装置。高效的耗能减震装置。高效的耗能减震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土木工程的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属于结构振动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结构梁底耗能减震构件的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地球上发生的多次地震对交通基础设施产生了巨大的危害,如1994年美国的北岭地震,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以及2011年日本“3
·
11”大地震,这几次地震震害的一个共同特征是震区的桥梁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切断了震区的对外交通,造成孤岛现象,给震后的救灾工作造成巨大困难,导致次生灾害经济损失特别巨大。因此,桥梁抗震性能的提高一直是科研人员关注的焦点。
[0003]减震设计是一种简便、经济、高效的工程抗震手段,通过耗能减震装置耗散地震能量来实现减震的目的。在过去二十年中,耗能减震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于耗能减震装置的研究大都限于单一方向有效,因为地震作用具有随机性,所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构件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平多维响应放大型剪切耗能减震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上中空圆台(3)、球面环A(5)、球面环B(6)、“葫芦型”转动球体(7)、上杠杆臂(9)、球面铁板A(10)、上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1)、球面环C(12)、球面环D(13)、下杠杆臂(14)、下中空圆台(15)、球面铁板B(16)、下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7)、弹簧螺栓(18)和上部结构(19);所述顶板(1)与上中空圆台(3)的上端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上中空圆台(3)的下端与球面环A(5)焊接;所述球面环A(5)与球面环B(6)间装有“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上部球体,三者通过高强螺栓锁紧固定;所述“葫芦型”转动球体(7)设置有上螺栓孔腔和下螺栓孔腔,“葫芦型”转动球体(7)通过上螺栓孔腔与上杠杆臂(9)的下端连接;所述上杠杆臂(9)的上端通过球面铁板A(10)上的螺栓孔腔与球面铁板A(10)连接,所述球面铁板A(10)与上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1)通过粘合剂连接固定;所述顶板(1)内表面的凹球面部分设置有球面凹槽,上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1)嵌入到球面凹槽中;所述底板(2)与下中空圆台(15)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下中空圆台(15)与球面环D(13)焊接;球面环C(12)和球面环D(13)间装有“葫芦型”转动球体(7)的下部球体,三者通过高强螺栓锁紧固定;所述“葫芦型”转动球体(7)通过下螺栓孔腔与下杠杆臂(14)的上端连接;所述下杠杆臂(14)的下端与球面铁板B(16)通过螺栓孔腔连接,球面铁板B(16)与下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7)通过粘合剂连接固定;所述底板(2)内表面的凹球面部分设置有球面凹槽,下粘弹性剪切耗能材料(17)嵌入到球面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刁钰城孙丽李宏男周国帅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