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3024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30
一种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包括外缘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导轨的机架、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轨上的多个行走装置,每个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轨上的行走架,所述机架与所述行走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走架沿所述环形导轨移动的行走动力机构,所述行走动力机构包括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行走带轮、内齿与至少两个所述行走带轮相配合的行走传动带;所述行走架包括行走体,每个所述行走体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于所述行走传动带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通过行走带轮驱动行走工作带移动,同步带动所有行走装置环形移动,结构简单,行走稳定,控制方便。控制方便。控制方便。

Driving mechanism of ring guide synchronous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金属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同步带驱动结构采用同步带传动,传统的远距离传动多选用V带传动或链条传动,但V带传动的弹性滑动、链条传动中的噪音及震颤抖动极大影响了机械设备的性能,因而在高速设备、数控机床、机器人行业、汽车行业、轻纺行业中广泛使用同步带传动。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公开号CN206189053U公开了一种数控缝制中心的双同步带驱动结构,包括机架,电机驱动组件,左同步带组件和右同步带组件;电机驱动组件包括电机,用于支撑电机的电机支座,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的驱动同步轮,减速同步轮,驱动同步带,与减速同步轮主轴固定连接的驱动轴,设于驱动轴左侧且用于支撑驱动轴的左轴承座、以及设于驱动轴右侧且用于支撑驱动轴的右轴承座;驱动同步轮通过驱动同步带驱动减速同步轮转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具体涉及一种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包括外缘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导轨的机架、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轨上的多个行走装置,每个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轨上的行走架,所述机架与所述行走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走架沿所述环形导轨移动的行走动力机构,所述行走动力机构包括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行走带轮、内齿与至少两个所述行走带轮相配合的行走传动带;所述行走架包括行走体,每个所述行走体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于所述行走传动带上。
[0006]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体上设置有具有行走配合平齿的齿板,所述行走配合平齿与所述行走传动带的外齿相配合。
[0007]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动力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行走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行走动力装置输出轴上的行走动力链轮,所述机架上转动设置有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被动轴,至少两个所述被动轴中的一个被动轴上固定有相应的所述行走带轮,且该被动轴上还固定有行走被动链轮,所述行走被动链轮与所述行走动力链轮之间通过行走链条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被动轴中余下的被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相应的所述行走带轮。
[0008]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架上上转动连接有以上下延伸的中心线作为转动轴心线的执行轴,所述机架与所述执行轴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执行轴转动的执行动力机构。
[0009]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动力机构包括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至少两个执行带轮、内齿与至少两个所述执行带轮相配合的执行传动带,所述执
行轴上固定有执行配合齿轮,所述执行配合齿轮与所述执行传动带的外齿相配合。
[0010]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执行动力机构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上的执行动力装置、固定于所述执行动力装置输出轴上的执行动力链轮,至少两个所述被动轴中的一个被动轴上固定有相应的所述执行带轮,且该被动轴上还固定有执行被动链轮,所述执行被动链轮与所述执行动力链轮之间通过执行链条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被动轴中余下的被动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相应的所述执行带轮。
[0011]在某些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行走带轮、所有的所述执行带轮分别一一对应设置于相应的所述被动轴上,所有所述执行带轮位于所有所述行走带轮的上方或者下方。
[0012]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位于上部向上凸出的一圈上环轨、位于下部向下凸出的一圈下环轨,所述上环轨与所述下环轨上下相对称地设置,所述行走架还包括位于所述行走体上部的行走上座、位于所述行走体下部的行走下座,所述上环轨与所述下环轨位于所述行走上座与所述行走下座之间,所述行走上座上固定有轴心线平行于水平面的上滚轮,所述行走上座的下表面固定有轴心线分别垂直于水平面且位于所述上滚轮两侧的上外轴承与上内轴承,所述上外轴承、所述上内轴承与所述上滚轮分别抵在所述上环轨的外侧壁、内侧壁与顶壁上,所述行走下座上固定有轴心线平行于水平面的下滚轮,所述行走上座的上表面固定有轴心线分别垂直于水平面且位于所述下滚轮两侧的下外轴承与下内轴承,所述下外轴承、所述下内轴承与所述下滚轮分别抵在所述下环轨的外侧壁、内侧壁与顶壁上。
[0013]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上座上开设有上下穿透并位于所述上环轨上方的上滚轮槽,所述行走下座开设有上下穿透并位于所述下环轨下方的下滚轮槽,所述上滚轮位于所述上滚轮槽内,所述下滚轮位于所述下滚轮槽内。
[0014]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外轴承的直径大于所述上内轴承的直径,所述下外轴承的直径大于所述下内轴承的直径。
[0015]本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等。
[0016]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通过行走带轮驱动行走工作带移动,同步带动所有行走装置环形移动,结构简单,行走稳定,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0017]附图1为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主视图;
[0018]附图2为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立体图;
[0019]附图3为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俯视图;
[0020]附图4为附图3沿A

A方向的剖面图;
[0021]附图5为附图4沿C

C方向的剖面图;
[0022]附图6为附图4沿D

D方向的剖面图;
[0023]附图7为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侧视图;
[0024]其中: 1、机架; 11、环形导轨;11a、上环轨; 11b、下环轨; 12、被动轴;2、行走装置; 21、行走架; 211、行走上座;211a、上滚轮;211b、上外轴承;211c、上内轴承;212、行走下座; 212a、下滚轮;212b、下外轴承;212c、下内轴承;213、行走体;213a、齿板;22、执行轴; 3、行走动力机构; 31、行走带轮;32、行走传动带;33、行走动力装置;34、行走动力链轮;35、行走被动链轮;36、行走链条;4、执行动力机构;41、执行带轮;42、执行传动带;43、执行动力装置;44、执行动力链轮;45、执行被动链轮;46、执行链条;5、抛光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各附图所示,一种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包括外缘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导轨11的机架1、滑动设置于环形导轨11上的多个行走装置2,每个行走装置2包括滑动设置于环形导轨11上的行走架21,机架1与行走架2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行走架21沿环形导轨11移动的行走动力机构3,行走动力机构3包括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的两个行走带轮31、内齿与两个行走带轮31相配合的行走传动带32;行走架21包括行走体213,每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包括外缘沿周向延伸的环形导轨(11)的机架(1)、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轨(11)上的多个行走装置(2),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走装置(2)包括滑动设置于所述环形导轨(11)上的行走架(21),所述机架(1)与所述行走架(2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行走架(21)沿所述环形导轨(11)移动的行走动力机构(3),所述行走动力机构(3)包括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行走带轮(31)、内齿与至少两个所述行走带轮(31)相配合的行走传动带(32);所述行走架(21)包括行走体(213),每个所述行走体(213)位置相对固定地设置于所述行走传动带(3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体(213)上设置有具有行走配合平齿的齿板(213a),所述行走配合平齿与所述行走传动带(32)的外齿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动力机构(3)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行走动力装置(33)、固定于所述行走动力装置(33)输出轴上的行走动力链轮(34),所述机架(1)上转动设置有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的至少两个被动轴(12),至少两个所述被动轴(12)中的一个被动轴(12)上固定有相应的所述行走带轮(31),且该被动轴(12)上还固定有行走被动链轮(35),所述行走被动链轮(35)与所述行走动力链轮(34)之间通过行走链条(36)连接,至少两个所述被动轴(12)中余下的被动轴(12)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相应的所述行走带轮(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21)上转动连接有以上下延伸的中心线作为转动轴心线的执行轴(22),所述机架(1)与所述执行轴(2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执行轴(22)转动的执行动力机构(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动力机构(4)包括轴心线沿铅垂方向延伸转动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的至少两个执行带轮(41)、内齿与至少两个所述执行带轮(41)相配合的执行传动带(42),所述执行轴(22)上固定有执行配合齿轮,所述执行配合齿轮与所述执行传动带(42)的外齿相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形导轨同步带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动力机构(4)还包括固定于所述机架(1)上的执行动力装置(43)、固定于所述执行动力装置(43)输出轴上的执行动力链轮(44),至少两个所述被动轴(12)中的一个被动轴(12)上固定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雅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锃道研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