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差发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热电材料,是一种可以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变的材料,可用于制造热电发动机或热电制冷器。1823年塞贝克效应(又称第一热电效应)以及1834年帕尔贴效应的发现为热电制冷和热电能量转化器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20世纪后期,人们发现氟利昂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对地球臭氧层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找到新的制冷方式成为科学家关注热点,这为热电材料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研究发现,热电材料具有坚固、重量轻、体积小、工作时无噪音;可精准控制温度,偏差在
±
0.1℃之内;无液态或气态介质,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易于控制,响应速度快、工作寿命长、节约能源等优点。热电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能利用自然界的温差和工业废热等非污染能源,在为太空探测武器供电、为超导材料提供低温环境、用于制备微型电源和微区冷却等方面有重大作用。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问题亟待解决的21世纪,对热电材料的深入研究具有非常强的实际意义。
[0003]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差发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进行的:一、称取:按结构通式为Bi2Te
2.7
Se
0.3
‑
x
的化学计量比称取铋粉、碲粉及硒粉;其中0.01≤x≤0.05;称取碳化硅纳米线,碳化硅纳米线的质量为铋粉、碲粉及硒粉总质量的0%~0.8%;二、球磨:将步骤一中称取的铋粉、碲粉、硒粉及碳化硅纳米线置于球磨罐中,加入助磨剂及磨球,密封球磨罐,抽真空后注入氮气,再抽真空,最后在转速为300rpm~500rpm的条件下,研磨8h~10h,得到球磨后的产物;三、热处理:将球磨后的产物置于管式炉中进行热处理,抽真空后注入氩气作为保护气,在热处理温度为600K~700K的条件下,热处理3h~5h,得到热处理后的产物;四、热压烧结:对热处理后的产物进行热压烧结,在温度为600K~800K、压力为6MPa~10MPa及氩气保护氛围的条件下,热压烧结15min~30min,得到温差发电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差发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助磨剂为无水乙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差发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按球料比为(14~21):1投入磨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永,倪晨旭,邱航宇,陈钊,李玲,高俊雄,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