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971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及方法,包括:移动客户端,供客户上传乘车信息并接收车辆信息;车辆,运输客户;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其控制车辆的启动或停止、运行速度、车门及安全门的开启或关闭、故障处理、车辆测速定位;中央控制系统,其采集各车辆实时状态数据以及移动客户端上传的乘车信息,进行计算调度,确定合适车辆,并将车辆信息发送至移动客户端,同时下发指令至车辆、线路和站点运营控制单元,对车辆、线路和站点进行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及方法,能根据乘客需求和交通系统运营状况,对车辆进行有效调度,满足了客户的个性化出行需求,经济效益明显。显。显。

A rail transit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超轻型轨道交通
,尤其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每天的派车班次和时间间隔都是提前制定,一般而言都是一直执行一个统一的排班表,在节假日等特殊情形时才会对排班表进行调整,以减少派车压力,也固定时间,让人们能大致知道车辆到达相应站点的时间,从而提前安排自己的时间。
[0003]然而这样的排班方式存在较大缺陷,一旦出现意外时间导致轨道交通延迟或者停运时,就需要工作人员重新排班,降低效率;同时在低峰时容易出现车辆空载的情况,浪费资源;而在高峰时,又因承载力不够,加上交通拥堵,出行体验不佳;而对于乘客来说,现有的轨道交通也存在诸多不便,在乘客想要出行的时间不一定刚好赶上发车时间,就只能提前或延后,既浪费乘客时间,又容易耽误乘客事情,同时即使计划了时间,但是也可能因为乘车人员过多而无法上车,导致乘客无法按预期时间出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及方法,能根据乘客的出行需求实时派遣车辆,提升了乘客出行的方便性,同时采用轨道交通车辆运载乘客,定时定点定速定向,不会出现拥堵,出行效率可以得到有效保障。
[0005]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包括:
[0007]移动客户端,供客户上传乘车信息并接收车辆信息;
[0008]车辆,运输客户;/>[0009]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其监察车辆状态、控制车辆的启动或停止、运行速度、车门及安全门的开启或关闭、故障应急处理、车辆测速定位;
[0010]线路运营控制单元,其检查线路安全运营状态、控制线路实施变轨作业和安全信息发布;
[0011]中央控制系统,其采集各车辆、线路实时状态数据以及移动客户端上传的乘车信息,进行计算调度,确定合适车辆和运行线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至移动客户端,并能下发指令至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对车辆进行控制。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客户端上传客户的乘车人员信息、拟乘车起始站点及到达站点信息、拟乘车时间信息、出行模式信息,且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中央控制系统返回的车辆信息和运行线路信息。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出行方式包括紧急出行、包车出行、拼车出行。
[0014]更进一步地,还包括站台监测系统,所述站台监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到达站台后,将
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传递停车及开启车门的指令到车辆运营控制单元。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辆运营控制单元还包括救援系统,所述救援系统在车辆正常运行时处于休眠状态,而在接收到呼救车辆发车的信息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将校核呼救车辆故障信息,核对无误后激活应急救援系统,由救援车辆的车辆运营控制单元接替呼救车辆的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对呼救车辆进行控制。
[0016]更进一步地,还包括车载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车载计算机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到中央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将车辆内的设备控制权限授权给移动客户端。
[0017]一种上述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8]客户通过移动客户端上传乘车信息至中央控制系统;
[0019]中央控制系统获取整个系统内的车辆、站台、线路信息,进行计算筛选出最合适的车辆、运行线路及行驶时间信息,然后将推荐方案信息下发至移动客户端供客户确认;
[0020]若客户确认,则视为乘车合约成立,由中央控制系统下发指令至对应的车辆运营控制单元、线路运营控制单元及站台监测系统,以完成合约;
[0021]若客户不予确认,则返回初始预约状态,由客户重新提交乘车信息至中央控制系统;
[0022]若客户取消预约,则中央控制系统结束相关计算和调配工作。
[0023]更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到达起始站时,站台监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到达信息,并传输至中央控制系统,所述中央控制系统汇总站台监测系统及车辆运营控制单元的信息确认安全后,下发指令至车辆运营控制单元控制车辆开启车门或授权给移动客户端开启车门;
[0024]乘客上车落座系好安全带后,触发车门关闭,所述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向中央控制系统发出车辆安全和待发车指令,同时站台监测系统和线路营运控制单元向中央控制系统发送安全信号,中央控制系统接收到上述安全信号后,再向车辆运营控制单元下发出发指令;
[0025]在车辆到达终点站后,站台监测系统及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向中央控制系统发送安全确认信息,中央控制系统再向车辆运营控制单元下发开启车门指令,乘客下车。
[0026]更进一步地,在车辆运行过程中,车辆控制权限分为以下三种:
[0027]一级控制权限:中央控制系统具有一级控制权限,直接下发指令至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对车辆进行控制;
[0028]二级控制权限:救援系统具有二级控制权限,在呼救车辆触发救援系统时,救援车辆的车辆运营控制单元接替呼救车辆的运营控制单元对呼救车浪进行控制,其中每辆车上均安装有可以发送呼救信号或接收其它车辆发出的求救信号的移动多媒体客户端,在车辆故障时,中央控制系统可以直接就近调派车辆进行救援;
[0029]三级控制权限:预约乘车客户的移动客户端具有三级控制权限,其通过车载计算机控制系统上传请求至中央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授权车辆运营控制单元的部分控制权限至移动客户端,由客户自己控制车辆内的设备。
[003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1]1.乘客根据自己的出行需求,自己通过移动客户端上传乘车信息,中央控制系统为乘客匹配合适的车辆,并安排车辆定时运载乘客到达目的地,一人一座,能有效避免乘车
的拥挤,同时也能让乘客定制个性化的出行方案,方便乘客出行;
[0032]2.采用轨道交通车辆运载乘客,即建立有单独的轨道运行,不会与现有的汽车抢道,车辆在路上不会发生拥堵的情况,出行时间能得到有效保障,即能达到车辆运行无障碍、准时、定点、高效的效果,确保人们出行的迅捷与安全;
[0033]3.乘客有多种出行方式可以选择,满足乘客舒适、快速或经济等方面的各种需求,适应性更广,同时也有利于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公共交通出行安全,即乘客可以选择出行方式,例如包车出行,防止疫情扩散,而在发现疫情时,应对也更为方便;
[0034]4.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有多种控制模式,能使车辆适应不同的情境,提升车辆运行的安全性与方便性;
[0035]5.车辆的调派及行驶速度等,由中央控制系统自动计算进行,人工智能化程度高,且调派合理。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管理系统运行流程示意图;
[0037]图2是车辆与轨道配合简化结构示意图;
[0038]图3是车辆与轨道配合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4是转向架简化结构俯视图;
[0040]图5是图4中A向结构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客户端,供客户上传乘车信息并接收车辆信息;车辆,运输客户;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其监察车辆状态、控制车辆的启动或停止、运行速度、车门及安全门的开启或关闭、故障应急处理、车辆测速定位;线路运营控制单元,其检查线路安全运营状态、控制线路实施变轨作业和安全信息发布;中央控制系统,其采集各车辆、线路实时状态数据以及移动客户端上传的乘车信息,进行计算调度,确定合适车辆和运行线路,并将车辆信息发送至移动客户端,并能下发指令至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对车辆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客户端上传客户的乘车人员信息、拟乘车起始站点及到达站点信息、拟乘车时间信息、出行模式信息,且所述移动客户端接收中央控制系统返回的车辆信息和运行线路信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行方式包括紧急出行、包车出行、拼车出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站台监测系统,所述站台监测系统检测到车辆到达站台后,将信息传递给中央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传递停车及开启车门的指令到车辆运营控制单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运营控制单元还包括救援系统,所述救援系统在车辆正常运行时处于休眠状态,而在接收到呼救车辆发车的信息后,所述中央控制系统将校核呼救车辆故障信息,核对无误后激活呼救车辆和救援车辆的应急救援系统,由救援车辆的车辆运营控制单元接替呼救车辆的车辆运营控制单元对呼救车辆进行控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车载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车载计算机控制系统发送指令到中央控制系统,由中央控制系统将车辆内的设备控制权限授权给移动客户端。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交通组织管理系统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客户通过移动客户端上传乘车信息至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获取整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鑫刘剑熊嘉阳周亚波曹辉魏松梁景珏熊珮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青云智创超轻型智慧轨道交通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