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菌层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9347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具有抗菌层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将粒径约1nm-100nm的纳米级金属材料,均匀地分散于一表面处理的药液中,令其浓度保持在20-500ppm间,再将其涂布在一触控面板的表面,并对均匀涂布在该触控面板表面的该药液,进行热处理,当该药液中的溶剂完全蒸发,且令该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紧密地附着在该触控面板表面,即在该触控面板上形成一抗菌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尤指一种可令纳米级金属材料均匀且紧密地附着在一触控面板的表面,以制作出具有抗菌功能的触控面板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网络世界的蓬勃发展,带动了电子信息产品的革命,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业者为满足消费者的迫切需求,已发展出许多轻薄短小且易于携带的产品,另,为符合使用者亲和性的要求,亦在各该电子信息产品的输出入接口或装置上,做了可彻底改变消费者使用习惯的设计,其中一重要的设计即为“触控面板”。按,一电子信息产品上的一触控面板除用以负责将该电子信息产品输出的文字或图形画面呈现出来外,亦负责将使用者输入的文字或指令传送至该电子信息产品,同时作为该电子信息产品上的输出及输入装置,故使用者在各该电子信息产品上浏览该触控面板所呈现的文字或图形画面时,尚可依画面指示,直接触压该触控面板上所显示的虚拟按键(button)或图标(icon),顺利操控该电子信息产品。对使用者而言,该电子信息产品不仅在使用上极为方便,且在操作上极具亲和力;对软件设计者而言,该电子信息产品提供了一极具设计弹性的交互式作业平台,可据以设计出更极具亲和力的互动程序;对购置者而言,由于该电子信息产品无需额外的输入装置,故可节省下另购输入装置所需支出的费用及所需预留的设置空间。因此,近年来,设有该触控面板的各式电子信息产品已广泛地被使用在许多公共场所,如学校、百货公司、医院、机场及火车站等,供众多不特定的使用者进行资料查询及导览,为使用者提供了一操作简便且极具亲和力的输出入装置,此外,若其上所安装的软件设计得宜,将更可有效协助众多使用者迅速解决在公共场所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及困惑。然而,美中不足的是,乃因该种设有触控面板的电子信息产品是被置放在公共场所中,供众多使用者操作,故其所可能衍生的唯一缺点,是极易成为细菌传播的媒介物,对公共卫生及公众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如何确保公共场所中各式电子信息产品的触控面板的清洁卫生,即成为各公共场所的主管机关应特别注意,且不容轻忽的一重要课题。有鉴于触控面板已然成为公共场所中传播细菌的媒介物,许多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业者为解决此一潜在危机,乃致力于研发出一种具有抑菌能力的触控面板,其作法主要是在触控面板上涂布一层具抑菌能力的组合物,一般言,现今各电子信息产品的设计及制造业者所使用的抑菌组合物,大部份均是由有机物质所组成,该等有机物质在涂布至一触控面板表面后,虽可抑制细菌的生长,但由于其熔点或沸点较低,极易蒸发或裂解,故不具长效性的抑菌效果,加上其材料一般均具有毒性,并不适合应用或涂布至人类会直接碰触的产品上。另有业者欲利用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二氧化钛光触媒,进行抑菌或抗菌处理,惟,由于其必需在UV光源下,始具有光催化及杀菌作用,一般室内光源中的UV光相当微弱,致其所产生的抗菌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选用适合的抑菌材料,并设计出一新颖的制造过程,以生产出一兼具抗菌功能的触控面板,有效提升该触控面板的抗菌特性及应用领域,即为本专利技术在此欲探讨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前述已知触控面板,长久以来所分别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乃根据多年的实务经验及研究心得,研发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是在将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均匀地分散于一表面处理的药液中,令其浓度保持在20-500ppm间,而后将其涂布在一触控面板表面,并对均匀涂布在该触控面板表面的该药液,进行热处理,俟该药液中的溶剂完全蒸发,且令该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紧密地附着在该触控面板表面,即在该触控面板上形成一抗菌层,制作出具有抗菌功能的触控面板。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对传统红外线式、电阻式、电容式或音波式等各式触控面板上会与使用者接触的表面,进行传统的增硬、耐磨、抗眩光或抗反射等适宜的表面处理时,将纳米级金属均匀的分散于该表面处理的药液中,令其浓度保持在20-500ppm间,以在将其涂布在该触控面板表面,并进行热处理后,可令该纳米级金属紧密地附着该触控面板表面上,形成一抗菌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利用研磨或超音波震荡法,将该纳米级金属均匀地分散于表面处理的药液中。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在利用旋转涂布、浸渍涂布、喷涂涂布或滚轮涂布等涂布法,将该药液涂布在该触控面板表面上。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是在该触控面板的表面基材为有机化合物,如PET膜时,其表面处理液的组成为紫外光型或热固型树脂及适宜的溶剂,俟该处理液被均匀涂布至该PET膜表面后,视所使用的树脂种类,需经过UV灯照射或热处理,其热处理温度较低,是在50-100℃间。本专利技术的又另一目的,是在该触控面板的表面基材为无机化合物时,如玻璃结构时,其表面处理液的组成为硅酸盐(酯)、水、酸及适宜的溶剂,当该处理液被均匀涂布至该玻璃表面后,需经过热处理,其热处理温度较高,是在160-200℃间。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抗菌层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均匀地分散于一表面处理的药液中,令其浓度保持在20-500ppm间;将该药液均匀地涂布在一触控面板的表面;对均匀涂布在该触控面板表面的该药液,进行热处理,当该药液中的溶剂完全蒸发,令该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紧密地附着在该触控面板表面,即在该触控面板上形成一抗菌层。其中该纳米级金属材料是具有生物化学活性,可穿透细菌的细胞壁,造成细胞内酵素蛋白变性而自然死亡效果,且粒径约1nm-100nm的纳米级金属材料。其中该纳米级金属材料是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或纳米白金等纳米级金属材料。其中该纳米级金属材料是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或纳米白金等纳米级金属材料的组合物或化合物。其中该表面处理的药液是用以进行增硬处理、耐磨处理、抗眩光或抗反射处理等表面处理所需的药液。其中该触控面板的基材是PET膜时,该药液的组成是紫外光型或热固型树脂及溶剂,当该药液被均匀涂布至该PET膜的表面后,视所使用的树脂种类,需经过UV灯照射或热处理,其热处理温度约在50-100℃间。其中该触控面板的基材是玻璃时,该药液的组成是为硅酸盐、水、酸及溶剂,当药液被均匀涂布至该玻璃的表面后,需经过热处理,其热处理温度约在160-200℃间。本专利技术一种具有抗菌层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触控面板;一抗菌层,该抗菌层是涂布在该触控面板上经常被使用者触碰的一侧表面上,包含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及溶剂已完全蒸发的一表面处理的药液材料,其中该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在该药液中该溶剂尚未蒸发前,是均匀地分散于该表面处理的药液中,其浓度保持在20-500ppm间。其中该纳米级金属材料是指具有生物化学活性,可穿透细菌的细胞壁,造成细胞内酵素蛋白变性而自然死亡效果,且粒径约1nm-100nm的纳米级金属材料。其中该纳米级金属材料可为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或纳米白金等纳米级金属材料。其中该纳米级金属材料可为纳米金、纳米银、纳米铜、纳米锌或纳米白金等纳米级金属材料的组合物或化合物。其中该表面处理的药液是用以进行增硬处理、耐磨处理、抗眩光或抗反射处理等表面处理所需的药液。附图说明为使贵审查员能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专利技术理念及技术原理,有一更清楚的认识与了解,以下列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制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抗菌层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均匀地分散于一表面处理的药液中,令其浓度保持在20-500ppm间;将该药液均匀地涂布在一触控面板的表面;对均匀涂布在该触控面板表面的该药液,进行热处理,当该药液中的溶剂完全蒸发,令该纳米级金属材料的颗粒紧密地附着在该触控面板表面,即在该触控面板上形成一抗菌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俊民
申请(专利权)人: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