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920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32
本申请公开了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包括:配合使用的两根斜杆、耗能连梁和水平阻尼器;本申请通过在框架内对角设置斜杆与水平阻尼器,并将两根斜杆任一端与耗能连梁铰接,将一根斜杆自由端与水平阻尼器自由端铰接,另一根斜杆自由端与节点转盘铰接,水平阻尼器固定端与预制梁连接;利用方钢管作为预制柱骨架,利用工字钢作为预制梁骨架,将连接板焊接在方钢管侧壁上,再通过螺栓将连接板与工字钢连接;当地震时,相邻预制梁之间产生相对位移,斜杆也产生相应轴向拉力或压力,此时耗能连梁也会参与耗能,而斜杆的拉伸与压缩也会使水平阻尼器产生相对错动,并且也会使其使用的螺栓产生屈服,从而消耗地震能量。而消耗地震能量。而消耗地震能量。

Coupling beam type double energy dissipation braced structure, prefabricated braced frame system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0001]本公开一般涉及装配式建筑
,具体涉及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毁灭性,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地震中建筑物的大量破坏与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直接原因。地震发生时,地面振动引起结构的地震反应。对于基础固接于地面的建筑结构物,其反应沿着高度从下到上逐层放大。由于结构物某部位的地震反应(加速度、速度或位移)过大,使主体承重结构严重破坏甚至倒塌;或虽然主体结构未破坏,但建筑饰面、装修或其它非结构配件等毁坏而导致严重损失;或室内昂贵仪器、设备破坏导致严重的损失或次生灾害。
[0003]为了避免上述灾害的发生,人们必须对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进行控制,并消除结构体系的“放大器”作用。结构消能减振技术是把结构的某些非承重构件(如剪力墙、连接件等)设计成消能杆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层间空间、节点、连接缝等)安装消能装置。在小震时,这些消能杆件或消能装置和结构本身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使用要求,结构处于弹性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使用的两根斜杆(1)、耗能连梁(2)和水平阻尼器(3);两根所述斜杆(1)分别与所述耗能连梁(2)的两端铰接;所述水平阻尼器(3)的自由端与任一所述斜杆(1)的自由端铰接,且其固定端通过螺栓与框架的预设顶角连接;远离所述水平阻尼器(3)的斜杆(1)的自由端通过节点组件与所述框架的预设顶角铰接,且所述水平阻尼器(3)与远离所述水平阻尼器(3)的斜杆(1)的自由端对角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组件包括:弧形角钢(4)和与所述斜杆(1)自由端铰接的节点转盘(5);所述弧形角钢(4)的两安装段分别通过焊接或者螺栓与所述框架的顶角连接,且其与所述水平阻尼器(3)对角设置;所述弧形角钢(4)两安装段之间设置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连杆(7),且所述节点转盘(5)套设在所述连杆(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两端部与所述弧形角钢(4)之间均设置有辅助支撑板(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梁式双耗能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阻尼器(3)内设置有高阻尼橡胶(9)。5.一种装配式支撑框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10)、与所述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新戎贤张标刘平李艳艳张晓巍王理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