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2920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所述框架结构中,预制柱的钢骨架为方钢管,方钢管与梁连接的两个侧面上具有焊接的第一工字钢;预制梁的两端具有延伸出的第二工字钢,且第二工字钢与第一工字钢为相同型号;所述梁柱连接板包括一块上翼缘连接板、两块下翼缘连接板及两块腹板连接板,通过五块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进行连接,且在第一工字钢靠近方钢管的上下翼缘表面侧,各焊接有一个节点板;所述双人字型支撑结构设置于一个具有四个节点板的框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节点形式装配简单,地震损坏后,方便更换连接板;整体侧向刚度可控;有效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抗震能力及寿命。命。命。

A kind of assembled double support frame structure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如楼板、墙板、楼梯、阳台等),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由装配式建筑的部分结构在工厂预制完成,在进行构件的装配时,需考虑构件组成框架的整体抗震性能。
[0003]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现代木结构建筑等。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预制柱、预制梁的框架中增加支撑的方式,来增加框架的稳固性,再通过支撑结构的耗能性能来增加框架的抗震性能。针对越来越灵活的框架体系,如何更好的增加抗震性能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及施工方法,通过在框架中设置双人字型支撑结构,再在两个人字型支撑结构的顶点处设置耗能铰,在两个铰接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包括:预制柱、预制梁、梁柱连接板和连接螺栓、节点板及双人字型支撑结构;其中,所述预制柱的钢骨架为方钢管,方钢管与梁连接的两个侧面上具有焊接的第一工字钢;所述预制梁的两端具有延伸出的第二工字钢,且第二工字钢与第一工字钢为相同型号;所述梁柱连接板包括两组翼缘连接板、一组腹板连接板;每组翼缘连接板包括一块外连接板、两块内连接板,通过三组共八块连接板将所述第一工字钢与第二工字钢进行连接,完成预制柱和预制梁的装配;在第一工字钢靠近方钢管的上下翼缘外表面侧,各焊接有一个节点板;所述双人字型支撑结构设置于一个具有四个节点板的框架内;所述双人字型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第一耗能铰、第二耗能铰及连接杆;其中,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一端各自连接于框架左侧的上、下节点板上,另一端共同连接于第一耗能铰上,构成侧向放置的第一人字型;第三支撑杆、第四支撑杆的一端各自连接于框架右侧的上、下节点板上,另一端共同连接于第二耗能铰上,构成与第一人字型相向的侧向放置的第二人字型;第二人字型耗能铰与第一人字型耗能铰位于同一垂直线上,两个耗能铰间连接有连接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人字型支撑结构,隔跨设置于所述框架结构的整跨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至第四支撑杆为普通支撑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柱方钢管的内部截面上具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上开设有两种类型的孔,一种是设置于横隔板中间的浇筑孔,另一种是沿横隔板边缘内侧开设的若干柱纵筋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双人字型支撑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字钢及第二工字钢,上下翼缘及腹板上开设有螺栓孔;所述梁柱连接板的上翼缘连接板,中间具有椭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戎贤张健新张标石晓娜刘平李艳艳张晓巍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