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92912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含以下组分:膳食纤维2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高尿酸血症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范围(男性>420μmol/L,女性>360μmol/L)。高尿酸血症患者主要症状为痛风,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肾病、尿路结石,心血管紊乱,脑血管紊乱等疾病。
[0003]人体尿酸主要由嘌呤代谢而来,源自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途径,外源性为摄入的嘌呤饮食,约占20%,内源性是指体内氨基酸,核苷酸分解代谢而来,约占80%。
[0004]尿酸的排泄主要有两种途径,部分通过肾脏以尿液形式排出,部分以肠道形式排泄。肠道尿酸排泄异常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体肠道内大约存在着10
14
个微生物,约为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肠道菌群构成微生态系统,参与人体营养物质消化吸收、合成、免疫调节、能量代谢等生命活动,构成肠道黏膜的保护屏障,因此,肠道菌群构成与许多疾病密切相关。已经有研究者初步探索了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进行痛风的治疗,临床研究[Zhuang Guo et al.Intestinal Microbiota Distinguish Gout Patients from Healthy Humans;Scientific Reports,2016]表明,痛风患者与正常人群的肠道菌群有显著差别,主要表现在粪拟杆菌属,解木聚糖拟杆菌,紫单胞菌,厌氧绳菌属等菌群显著上升,柔嫩梭杆菌,双歧杆菌属显著减少。体外试验研究也表明,增加有嘌呤和尿酸代谢功能的菌群数量,可以改善肠道尿酸排泄障碍,从而达到降低血尿酸的治疗目的。但是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与人体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且不同种类的肠道菌群之间又相互作用,不仅要研究不同种类的肠道菌群,而且要关注不同肠道菌群之间的平衡对疾病的作用。因此,肠道菌群对高尿酸血症免疫系统的影响尚未明确,使得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降低血尿酸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探索。
[0005]且目前人们改善肠道菌群的手段和效果也十分有限。现有的改善肠道菌群的方法,主要为外源补充益生菌或益生元的方法。益生菌要发挥作用必须要达到足够的活菌数量,然而口服益生菌多数都无法通过胃酸和胆汁,能到达肠道的活菌数量非常少,此外,目前被国家批准使用的菌种非常有限(至今只有36种),仅补充有限的益生菌种类难以对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产生影响,也无法在肠道内组成有益菌网,互相增殖协同扶持,因而极易在服用一段时间内失效,难以达到调节肠道菌群至健康稳态的效果。此外,肠道中有许多关键益生菌属于体外难培养或不可培养菌,无法实现在体外的高效培养生产,因而也限制了益生菌使用。第三,痛风患者肠内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不适合某些关键益生菌的生长,此时即使盲目补充了益生菌,其无法定植,也会很快死亡或被排出体外,起不到治疗作用。益生元(低聚糖)虽然可以促进某类益生菌的生长,然而,肠道是一个生态平衡系统,长时间单独促进某一类菌增殖,会打破肠道稳态,带来意料不到的潜在风险。
[0006]基于以上原因,目前尚未出现定向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来改善和防治高尿酸血症的
产品。
[0007]目前临床上治疗高尿酸血症的化学药物(如别嘌呤醇,非布司他,丙磺舒,苯溴马隆),均对肝肾具有较大损害,许多患者因无法忍受其副作用而放弃使用此类药物进行治疗。传统中药来源的植物原料粉保健品,效果差,溶解性和口感糟糕,顺应性差。因此,研发通过系统性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产品,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该组合物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降低血尿酸,对肝肾无毒副作用。组合物中的各种成分相互协同,使组合物口感佳,顺应性好。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膳食纤维25%

65%;低聚糖10%

30%;植物原料粉10%

25%,所述植物富含黄酮和多酚类物质;食用菌提取物5%

10%,所述食用菌富含多糖类和蛋白类物质;以及枸橼酸(盐)5%

10%。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膳食纤维40%

60%;低聚糖10%

30%;植物原料粉10%

55%;食用菌粉5%

10%;以及枸橼酸(盐)5%。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重量百分比计,植物原料粉:枸橼酸(盐)为1.5:1~3:1。
[0012]所述枸橼酸盐为枸橼酸钠、枸橼酸钾、枸橼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膳食纤维选自红薯膳食纤维粉,大豆膳食纤维粉,魔芋膳食纤维粉,荞麦膳食纤维,燕麦膳食纤维粉,青稞膳食纤维粉,甜菜膳食纤维粉,柑橘膳食纤维,玉米膳食纤维,竹笋膳食纤维,苹果果胶,柑橘果胶中的至少一种。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低聚糖能够促进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凝结芽孢杆菌、格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嗜酸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菌种快速增殖。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低聚糖,选自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水苏糖,棉子糖,低聚甘露糖中的至少一种。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植物原料粉,选自绿茶粉,菊苣粉,栀子粉,桑叶粉,槐米粉,黄芪粉、枸杞粉、葛根粉和玉米须粉中的至少一种。
[0017]所述植物原料粉为市售商品。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食用菌粉选自蛹虫草粉,茯苓粉,灰树花粉组合中的至少一种。
[0019]所述食用菌粉为市售商品。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将上述原料粉碎,过60目筛;
[0022]按上述原料配比称取原料粉,并混合均匀,即得。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高血尿酸症的食品中的应用。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食品”应做广义的理解,其可以是任何可以被食用的形式,即除了常规的食品形式如饼干,面包,固体饮料,果冻,压片糖果等外,本专利技术的食品还可以为保健品,饮品等。
[0025]本专利技术中,将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和其它常规辅料制成各种食品的制备方法按照常规方法进行。
[0026]有益效果:
[0027](1)针对痛风患者人群的肠道菌群紊乱特点,添加有调节作用的膳食纤维,低聚糖,从而定向增加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柔嫩梭菌的数量,降低拟粪杆菌,需氧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膳食纤维25%

65%;低聚糖10%

30%;植物原料粉10%

25%,所述植物富含黄酮和多酚类物质;食用菌提取物5%

10%,所述食用菌富含多糖类和蛋白类物质;以及枸橼酸(盐)5%

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含以下组分:膳食纤维40%

60%;低聚糖10%

30%;植物原料粉10%

55%;食用菌粉5%

10%;以及枸橼酸(盐)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植物原料粉:枸橼酸(盐)为1.5:1~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肠道菌群降低血尿酸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膳食纤维选自红薯膳食纤维粉,大豆膳食纤维粉,魔芋膳食纤维粉,荞麦膳食纤维,燕麦膳食纤维粉,青稞膳食纤维粉,甜菜膳食纤维粉,柑橘膳食纤维,玉米膳食纤维,竹笋膳食纤维,苹果果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红刘红胡凤杰皮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倍益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