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911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7 00:27
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包括配电箱、防爆灯管、灭火报警器、传感器、声光报警器和监控摄像头;配电箱上通过铰链铰接箱门,接触开关设置在配电箱上,防爆灯管卡设在配电箱的内部;灭火报警器滑动设置在配电箱的内部,传感器设置在配电箱的内部,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设有控制器;声光报警器设置在配电箱的上端;电气设备支架设置在配电箱的内部,配电箱的内部设有电源插排;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监控摄像头固定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底部,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还设有高压灭火仓,高压灭火仓的下端设有喷射口,喷射口的内部设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非常敏感的火灾报警和灭火功能,并且实时保存配电箱内部设备起火的视频,方便后期查修。方便后期查修。方便后期查修。

A safety alarm device for weak current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弱电施工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弱电一般是指直流电路或音频、视频线路、网络线路、电话线路,交流电压一般在36V以内。弱电工程在综合性高的场合和居民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现代化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环境下,弱电配电箱内部的电气控制设备负载越来越大,而通常情况下,弱电配电箱基本上是放置在弱电机房的内部,通过机房监控对其实施安全监控,同时利用机房内的报警系统进行报警。
[0003]这种范围广泛的安全报警方式响应速度慢,而电气设备的燃烧非常迅速,导致其无法针对具体的起火配电箱内部进行迅速灭火。并且现有的安全报警装置无法实施记录具体的起火点,为后期的故障排查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能够迅速响应报警,并且能够及时灭火,有效的保证了设备和财产安全,同时本技术还能够为检修工人提供起火发生时的视频,为工人的检修提供了方便。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包括配电箱、接触开关、防爆灯管、灭火报警器、传感器、电气设备支架、声光报警器和监控摄像头;
[0008]配电箱上通过铰链铰接箱门,接触开关设置在配电箱与箱门的接触处,防爆灯管卡设在配电箱的内部,防爆灯管与接触开关电性连接;
[0009]配电箱的内部两侧设有安装柱,安装柱上设有螺栓孔,灭火报警器滑动设置在配电箱的内部,且灭火报警器的两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钻设有与螺栓孔对应的通孔,灭火报警器通过螺栓与配电箱固定连接;传感器设置在配电箱的内部,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设有控制器,传感器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声光报警器固定设置在配电箱的上端,控制器控制连接声光报警器;电气设备支架固定设置在配电箱的内部,配电箱的内部设有电源插排,电源插排与配电箱的电源接入端电性连接;
[0010]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监控摄像头固定设置在电动伸缩杆的底部,灭火报警器的外壳底部设有供监控摄像头出入的孔;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还设有高压灭火仓,高压灭火仓的下端设有喷射口,喷射口的内部设有电磁阀;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电性连接电动伸缩杆、监控摄像头和电磁阀。
[0011]优选的,还包括螺栓,配电箱的背板上端设有两个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螺栓孔,配电箱通过螺栓与墙体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箱门靠近配电箱的一侧设有密封圈,配电箱上设有与之对应的密封槽。
[0013]优选的,箱门上设有锁体,配电箱的上端设有与之对应的锁板。
[0014]优选的,配电箱的左侧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处设有防尘网,进风口的内部还设有电磁阀,配电箱的右侧设有排风管,排风管处设有电磁阀,且排风管的内部设有排风扇。
[0015]优选的,配电箱的底部两侧对称设置底座,底座与安装平台接触。
[0016]优选的,灭火报警器的内部还设有通讯模块。
[0017]优选的,配电箱的侧面设有进线管,进线管上设有电缆防水套。
[0018]优选的,配电箱的内部侧板上还设有滑槽。
[0019]优选的,配电箱的箱门上还设有透明观察窗。
[002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1]配电箱上的密封槽与箱门上的密封圈配合,保证了配电箱内部的密封性,为灭火报警器灭火提供了良好的灭火环境;增加了接触开关和防爆灯管的配合,使操作者在打开箱门的时候灯自动开启,为操作者提供照明;
[0022]传感器包括烟雾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起火初始时会冒烟,此时烟雾传感器接收信号,声光报警器及时报警,值班人员在起火之前赶到时可手动切断电源,此时灭火仓电磁阀不会打开,值班人员无法及时赶到,电气设备过热产生明火并燃烧时,火焰传感器接收到信号,并启动电磁阀,高压灭火仓开启对配电箱内部进行灭火,分步的灭火、报警有效的避免了后期清理的麻烦,同时还保障了设备的安全;
[0023]监控摄像头的设置配合传感器的启动而开启,对配电箱内部进行实时监控,为后期的查修提供视频参考;同时本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泛,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中报警灭火器的结构示意图(剖视)。
[002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右视)。
[0027]附图标记:1、配电箱;2、固定板;3、螺栓;4、箱门;5、密封圈;6、密封槽;7、透明观察窗;8、锁体;9、锁板;10、接触开关;11、防爆灯管;12、安装柱;13、灭火报警器;14、安装板;15、传感器;16、电气设备支架;17、滑槽;18、电源插排;19、声光报警器;20、电动伸缩杆;21、监控摄像头;22、高压灭火仓;23、喷射口;24、电磁阀;25、通讯模块;26、蓄电池;27、进线管;28、电缆防水套;29、排风扇;3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
[002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包括配电箱1、接触开关10、防爆灯管11、灭火报警器13、传感器15、电气设备支架16、声光报警器19和监控摄像头21;
[0030]配电箱1上通过铰链铰接箱门4,接触开关10设置在配电箱1与箱门4的接触处,防爆灯管11卡设在配电箱1的内部,防爆灯管11与接触开关10电性连接;
[0031]配电箱1的内部两侧设有安装柱12,安装柱12上设有螺栓孔,灭火报警器13滑动设置在配电箱1的内部,且灭火报警器13的两侧设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钻设有与螺栓孔对应的通孔,灭火报警器13通过螺栓3与配电箱1固定连接;传感器15设置在配电箱1的内部,传感器15包括烟雾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灭火报警器13的内部设有控制器,传感器15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声光报警器19固定设置在配电箱1的上端,控制器控制连接声光报警器19;电气设备支架16固定设置在配电箱1的内部,配电箱1的内部设有电源插排18,电源插排18与配电箱1的电源接入端电性连接;
[0032]灭火报警器13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20,监控摄像头21固定设置在电动伸缩杆20的底部,灭火报警器13的外壳底部设有供监控摄像头21出入的孔;灭火报警器13的内部还设有高压灭火仓22,高压灭火仓22的下端设有喷射口23,喷射口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弱电工程安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电箱(1)、接触开关(10)、防爆灯管(11)、灭火报警器(13)、传感器(15)、电气设备支架(16)、声光报警器(19)和监控摄像头(21);配电箱(1)上通过铰链铰接箱门(4),接触开关(10)设置在配电箱(1)与箱门(4)的接触处,防爆灯管(11)卡设在配电箱(1)的内部,防爆灯管(11)与接触开关(10)电性连接;配电箱(1)的内部两侧设有安装柱(12),安装柱(12)上设有螺栓孔,灭火报警器(13)滑动设置在配电箱(1)的内部,且灭火报警器(13)的两侧设有安装板(14),安装板(14)上钻设有与螺栓孔对应的通孔,灭火报警器(13)通过螺栓(3)与配电箱(1)固定连接;传感器(15)设置在配电箱(1)的内部,传感器(15)包括烟雾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灭火报警器(13)的内部设有控制器,传感器(15)与控制器通讯连接;声光报警器(19)固定设置在配电箱(1)的上端,控制器控制连接声光报警器(19);电气设备支架(16)固定设置在配电箱(1)的内部,配电箱(1)的内部设有电源插排(18),电源插排(18)与配电箱(1)的电源接入端电性连接;灭火报警器(13)的内部设有电动伸缩杆(20),监控摄像头(21)固定设置在电动伸缩杆(20)的底部,灭火报警器(13)的外壳底部设有供监控摄像头(21)出入的孔;灭火报警器(13)的内部还设有高压灭火仓(22),高压灭火仓(22)的下端设有喷射口(23),喷射口(23)的内部设有电磁阀(24);灭火报警器(13)的内部设有蓄电池(26),蓄电池(26)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为军罗烈闫洋杨帆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智创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