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不粘结构、锅具和烹饪器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不粘结构、具有该不粘结构的锅具以及具有该锅具的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0002]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使用的锅具都是简单的实体金属锅体结构,锅体内表面都是光滑面,食物在锅内高温受热烹饪时,食物由于受热不均匀,很容易会粘在锅体的内表面上,且存在烹饪过程中易产生很多油烟、烹饪后难以清洁等问题。
[0003]为了解决食物烹饪中粘锅问题,市面上出现了不粘锅和无油烟锅,这些锅具是在锅体的内表面喷覆一层不粘涂料。但是不粘涂层耐磨性能较差,导致这些不粘锅不耐铁锅铲,只能使用木质或者塑料锅铲,并且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不粘涂层容易脱落,使锅具失去不粘的特性。同时,锅具的不粘涂层脱落后混杂在食物中,被人体食用和吸收后,可能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不粘结构,所述不粘结构即使不设置不粘涂层也能实现良好的不粘效果。r/>[0005]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金属网体,所述金属网体设于所述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金属网体具有多个网孔,所述金属网体和所述本体配合限定出网络通道,所述网孔与所述网络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体和所述本体的连接处形成有界面复合层,在所述界面复合层中,所述本体的金属原子和所述金属网体的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合作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界面复合层为所述金属网体和所述本体形成的烧结层或焊接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厚度为L1,所述金属网体的厚度为L2,所述界面复合层的厚度为L3,其中,1mm≤L1≤5mm,0.005mm≤L2≤0.5mm,0mm<L3≤0.0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粘涂层,所述不粘涂层填充在所述网孔和所述网络通道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内表面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向内超出或不超出所述金属网体的内表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的厚度为L4,其中,0.001mm≤L4≤0.6mm。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体的孔隙率为10%-80%,所述网络通道的横截面积S1满足:0mm2<S1≤1mm2,所述网孔的孔面积S2满足:0.0004mm2≤S2≤1mm2。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涂层为氟系不粘涂层或硅系不粘涂层,所述本体为铁基金属件、钛基金属件或铝复合金属件,所述金属网体为铁基金属件、钛基金属件或铝复合金属件。10.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网体为多个,多个所述金属网体沿所述本体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金属网体的孔隙率不相同。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沿本体的厚度方向向内的方向上,多个所述金属网体的孔隙率逐渐减小或先增大后减小。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金属网体的网孔部分错开。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粘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最内层的所述金属网体内设有所述不粘涂层。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不粘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卫星,程炳坤,曹达华,钟春发,王琦,李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