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777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6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编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为左右斜向分布在横编织机,第一织针组由若干第一织针排列组成,第二织针组由若干第二织针排列组成,横编织机控制双层度目山板做往返线性运动,双层度目山板控制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做出编织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电机款双层度目山板基础上,优化组合工位动作,通过左右行特殊接针,可以实现套针功能;套针表现方式可以是前翻后接或前接后翻,可以实现不织、吊目、左紧吊、粗目、翻接针、二层松吊、右紧吊、右特殊接针、左特殊接针、右接吊、左接吊11个动作。每新增一项功能,且重新组合优化,可以大大丰富花型组织结构。可以大大丰富花型组织结构。可以大大丰富花型组织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编织设备
,尤其涉及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的不断进步,编织技术需求更高。在使用横机编织针织物的情况下,首先编织起底部,并在该起底部的纵行方向上连续而编织作为针织物的本体的基础针织物部。而传统的编织方法,套针功能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上的需求,编织后的成品较为单一。
[0003]本申请人有见于上述习知现有编织方法的不足,秉持研究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结合生产实践,利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提出一个实用的解决方案,因此提出本案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具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配合配合编织山板来实现套针的多个工位动作,其功能性强,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使整体编织产品具有丰富花型组织结构。
[0005]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包括:横编织机、双层度目山板、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为左右斜向分布在横编织机,第一织针组由若干第一织针排列组成,第二织针组由若干第二织针排列组成,横编织机控制双层度目山板做往返线性运动,双层度目山板控制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做出编织动作,第一织针前端设有第一针舌,第一针钩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一织针前端,第一针钩向上翻转与第一针舌形成密封线圈孔,第一扩圈片位于密封线圈孔下方,第二织针前端设有第二针舌,第二针钩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织针前端,第二针钩向上翻转与第二针舌形成密封线圈孔,第二扩圈片位于密封线圈孔下方,所述的第一扩圈片和第二扩圈片外侧均设有扩圈片凹槽,扩圈片凹槽向内侧凹陷。
[0006]具体的,所述第一织针和第二织针后端均设有长针脚,长针脚上设有上下两个长针片锺,长针脚后端连接于工位针脚,工位针脚上设有工位片锺。
[0007]具体的,所述双层度目山板的面板设有若干组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和工位电机,上层度目滑块和下层度目滑块位于翻针三角两侧,面板上设有对称的八字滑槽,上层度目滑块和下层度目滑块沿着八字滑槽来回位移。
[0008]具体的,所述翻针三角和编织三角之间设有供上长针片锺通过的第一走针轨迹,编织三角和工位三角设有供下长针片锺通过的第二走针轨迹,工位片锺通过的第三走针轨迹从工位三角经过。
[0009]具体的,所述工位三角安装在双工位齿条上,且随着双工位齿条的条槽左右位移而做上下垂直运动;工位三角分为左工位三角、中工位三角和右工位三角,双工位齿条一侧设有直齿,直齿与齿轮相互啮合且仅有齿轮带动双工位齿条做相反左右线性运动,双工位齿条分为双槽工位齿条和单槽工位齿条,左工位三角和右工位三角通过固定轴承分别连接
于双槽工位齿条的左右条槽内,中工位三角通过固定轴承连接于单槽工位齿条的条槽内。
[0010]具体的,所述的双槽工位齿条的左右条槽和单槽工位齿条的条槽均有波峰、波谷和中间三种高度位置,左条槽从左到右依次为粗目(二层紧编)、右特殊接针、左紧吊(右接吊)、吊目、零位(编织)、翻接针、二层松吊、右紧吊(左接吊)、左特殊接针九个工位,右条槽从左到右依次粗目(二层紧编)、右特殊接针、左紧吊(右接吊)、吊目、零位(编织)、翻接针、二层松吊、右紧吊(左接吊)、左特殊接针九个工位,单槽工位齿条的条槽从左到右依次为粗目(二层紧编)、右特殊接针、左紧吊(右接吊)、吊目、零位(编织)、翻接针、二层松吊、右紧吊(左接吊)、左特殊接针九个工位。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电机款双层度目山板基础上,重新优化组合工位动作,通过左右行特殊接针,可以实现套针功能;套针表现方式可以是前翻后接或前接后翻,可以实现不织、吊目、左紧吊、粗目、翻接针、二层松吊、右紧吊、右特殊接针、左特殊接针、右接吊、左接吊11个动作。在结构设计上,织针扩圈片与之前的不同,增加了凹槽;编织与翻针三角走针面重新设计,新增加了套针功能,原先只有编织、翻针和吊目三种常见功能及组合;每新增一项功能,且重新组合优化,可以大大丰富花型组织结构。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动作A的原理步骤图;
[0013]附图2为本技术动作B的原理步骤图;
[0014]附图3为本技术动作C的原理步骤图;
[0015]附图4为本技术工位分解图;
[0016]附图5为本技术双工位齿条的工位简图;
[0017]附图6为本技术不织编织和吊目的编织轨迹图;
[0018]附图7为本技术翻接针和二层松吊的编织轨迹图;
[0019]附图8为本技术左紧吊和右紧吊的编织轨迹图;
[0020]附图9为本技术右接吊和左接吊的编织轨迹图;
[0021]附图10为本技术右特殊接针和左特殊接针的编织轨迹图。
[0022]说明标注说明:第一织针1、第二织针2、第一针舌11、第一针钩12、第一扩圈片13,第二针舌21、第二针钩22、第二扩圈片23、线圈4、旧线圈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3]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6至10所示,系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包括:横编织机、双层度目山板、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为左右斜向分布在横编织机,第一织针组由若干第一织针排列组成,第二织针组由若干第二织针排列组成,横编织机控制双层度目山板做往返线性运动,双层度目山板控制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做出编织动作,第一织针前端设有第一针舌,第一针钩通过转轴安装在第
一织针前端,第一针钩向上翻转与第一针舌形成密封线圈孔,第一扩圈片位于密封线圈孔下方,第二织针前端设有第二针舌,第二针钩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织针前端,第二针钩向上翻转与第二针舌形成密封线圈孔,第二扩圈片位于密封线圈孔下方,所述的第一扩圈片和第二扩圈片外侧均设有扩圈片凹槽,扩圈片凹槽向内侧凹陷。横编织机和双层度目山板的运作原理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加以赘述。
[0025]上述方案,所述第一织针和第二织针后端均设有长针脚,长针脚上设有上下两个长针片锺,长针脚后端连接于工位针脚,工位针脚上设有工位片锺。所述双层度目山板的面板设有若干组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和工位电机,上层度目滑块和下层度目滑块位于翻针三角两侧,面板上设有对称的八字滑槽,上层度目滑块和下层度目滑块沿着八字滑槽来回位移。所述翻针三角和编织三角之间设有供上长针片锺通过的第一走针轨迹,编织三角和工位三角设有供下长针片锺通过的第二走针轨迹,工位片锺通过的第三走针轨迹从工位三角经过。
[0026]上述方案,所述工位三角安装在双工位齿条上,且随着双工位齿条的条槽左右位移而做上下垂直运动;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包括:横编织机、双层度目山板、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为左右斜向分布在横编织机,第一织针组由若干第一织针排列组成,第二织针组由若干第二织针排列组成,其特征在于:横编织机控制双层度目山板做往返线性运动,双层度目山板控制第一织针组和第二织针组做出编织动作,第一织针前端设有第一针舌,第一针钩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一织针前端,第一针钩向上翻转与第一针舌形成密封线圈孔,第一扩圈片位于密封线圈孔下方,第二织针前端设有第二针舌,第二针钩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织针前端,第二针钩向上翻转与第二针舌形成密封线圈孔,第二扩圈片位于密封线圈孔下方,所述的第一扩圈片和第二扩圈片外侧均设有扩圈片凹槽,扩圈片凹槽向内侧凹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织针和第二织针后端均设有长针脚,长针脚上设有上下两个长针片锺,长针脚后端连接于工位针脚,工位针脚上设有工位片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度目山板的面板设有若干组翻针三角、编织三角、工位三角和工位电机,上层度目滑块和下层度目滑块位于翻针三角两侧,面板上设有对称的八字滑槽,上层度目滑块和下层度目滑块沿着八字滑槽来回位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横编织机的套针编织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坚和
申请(专利权)人:汕头市连兴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