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1025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0 0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脑针织横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单元,成圈三角座单元包括三角母板、选针母板、编织系统、移圈系统以及选针系统,所述编织系统包括设定在三角母板上的中山导块、对应设置在中山导块上方的翻针导块、设定在中山导块下方的碟山以及安装在翻针导块上方的尖山,所述翻针导块与尖山之间形成有翻针针道,沿所述翻针导块下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一,沿所述碟山上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改变织针经过翻针针道的运行轨迹,可以避免出现漏针或断毛等不良情况的出现,保证在编织工作时走针轨迹合理,从而有效提高针织质量。从而有效提高针织质量。从而有效提高针织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脑针织横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横机编织机构是电脑横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对针织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现有横机编织机构中存在进行编织工作时走针轨迹不合理的缺点,特别在翻针动作中,织针的针舌会在运行过程中依靠纱线自身的压力打开,钩入纱线进行编织,但是在纱线较多的情况下,会有部分纱线出现在针舌外圈,从而产生纱圈松动,造成松行的不良情况,而且还会出现漏针、断纱、断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编织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电脑针织横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编织工作时走针轨迹合理、提高针织质量的改良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0005]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单元,成圈三角座单元包括三角母板、选针母板、编织系统、移圈系统以及选针系统,所述编织系统包括设定在三角母板上的中山导块、对应设置在中山导块上方的翻针导块、设定在中山导块下方的碟山以及安装在翻针导块上方的尖山,所述翻针导块与尖山之间形成有翻针针道,沿所述翻针导块下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一,沿所述碟山上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二,所述翻针针道由上斜针道、沿上斜针道向下弧形过渡的V型针道以及沿V型针道远离上斜针道的方向向下弧形过渡的下斜针道组成。
[0006]作为优选:所述三角母板上翻针走针轨迹依次经过上斜针道、V型针道及下斜针道。
[0007]作为优选:所述接针针道一包括上行针段一、沿上行针段一水平过渡的下行针段一、沿下行针段一向外延伸的过渡段、沿过渡段向上延伸的上行针段二以及沿上行针段二水平过渡的下行针段二,所述过渡段上还设有弧形内凹段。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三角母板上接针走针的上针脚轨迹从左到右依次经过过渡段、上行针段二以及下行针段二。
[0009]作为优选:所述接针针道二包括过渡轨迹段以及分别沿过渡轨迹段的两边斜向延伸的左引导段和右引导段。
[0010]作为优选:所述三角母板上接针走针的下针脚轨迹从左到右依次经过过渡轨迹段及右引导段。
[0011]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改变织针经过翻针针道的运行轨迹,可以避免出现漏针或断毛等不良情况的出现,保证在编织工作时走针轨迹合理,从而有效提高针织质量。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翻针针道的轨迹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在翻针时针脚走针轨迹原理图。
[0015]图4是本技术的接针轨道二的轨迹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在接针时下针脚走针轨迹原理图。
[0017]图6是本技术的织针在翻针、接针时的动作原理图。
[0018]附图标记:1、三角母板;2、选针母板;3、编织系统;4、选针系统;5、织针一;6、织针二;7、弹簧片;8、针舌;30、中山导块;31、翻针导块;32、碟山;33、尖山;34、翻针针道;35、接针针道一;36、接针针道二;340、上斜针道;341、V型针道;342、下斜针道;350、上行针段一;351、下行针段一;352、过渡段;353、上行针段二;354、下行针段二;355、弧形内凹段;360、过渡轨迹段;361、左引导段;362、右引导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0]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单元,成圈三角座单元包括三角母板1、选针母板2、编织系统3、移圈系统以及选针系统4,所述编织系统3包括设定在三角母板1上的中山导块30、对应设置在中山导块30上方的翻针导块31、设定在中山导块30下方的碟山32以及安装在翻针导块31上方的尖山33,所述翻针导块31与尖山33之间形成有翻针针道34,沿所述翻针导块31下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一35,沿所述碟山32上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二36,所述翻针针道34由上斜针道340、沿上斜针道340向下弧形过渡的V型针道341以及沿V型针道341远离上斜针道340的方向向下弧形过渡的下斜针道342组成;
[0021]如图6所示,在织针一5与织针二6进行翻针和接针动作时,经过翻针导块31与尖山33形成的翻针针道34提供长针上针脚的走针路径,在进行接针动作时,经过翻针导块31下端的接针针道一35提供长针上针脚的走针路径,经过碟山32上端轨迹的接针针道二36提供长针下针脚的走针路径;具体的翻针和接针动作时,织针一5具有针舌8的一端插入织针二6的弹簧片7内,织针二6与弹簧片7之间有装配间隙,在织针一5的端部沿装配间隙向外运行的同时,针舌8会先脱离装配间隙,同时织针一5的端部会沿装配间隙内侧依次向后退、向上运行的同时拉动纱线脱离织针二6,最终带动纱线脱离织针二6完成接针动作,以此循环动作;
[0022]本设计通过改变织针经过翻针针道34的运行轨迹,将上斜针道340弧形过渡右V型针道341,能够符合上述织针一5与织针二6翻针动作的合理性,同时避免出现漏针或断毛等不良情况的出现,保证在编织工作时走针轨迹合理,从而有效提高针织质量。
[0023]本实施例中,所述三角母板1上翻针走针轨迹依次经过上斜针道340、V型针道341及下斜针道342;如图3所示,三角模板上翻针走针轨迹G依次经过上斜针道340、V型针道341和下斜针道342,匹配织针的翻针过程。
[0024]本实施例中,所述接针针道一35包括上行针段一350、沿上行针段一350水平过渡的下行针段一351、沿下行针段一351向外延伸的过渡段352、沿过渡段352向上延伸的上行
针段二353以及沿上行针段二353水平过渡的下行针段二354,所述过渡段352上还设有弧形内凹段355;所述接针针道一35与接针针道二36实现织针两端针尾的运行轨迹,实现织针一5配合织针二6的接针过程,在编织动作右行时,所述织针从过渡段352为运行起点,再沿上行针段二353、下行针段二354运行,完成接针走针的上针脚的接针轨迹,而且在过渡段352设计的弧形内凹段355能够使得织针更流畅的切入运行起点,避免产生干涉或碰撞翻针导块31等不良情况。
[0025]本实施例中,所述三角母板1上接针走针的上针脚轨迹从左到右依次经过过渡段352、上行针段二353以及下行针段二354,如图3所示,是三角母板1上接针走针的轨迹H为编织右行状态,接针走针的上针脚轨迹会经过过渡段352、上行针段二353以及下行针段二354。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接针针道二36包括过渡轨迹段360以及分别沿过渡轨迹段360的两边斜向延伸的左引导段361和右引导段362;所述接针针道二36以碟山32上端形成的轨迹形成,在编织动作右行时,三角母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包括与前后针床对应的前后两套成圈三角座单元,成圈三角座单元包括三角母板、选针母板、编织系统、移圈系统以及选针系统,所述编织系统包括设定在三角母板上的中山导块、对应设置在中山导块上方的翻针导块、设定在中山导块下方的碟山以及安装在翻针导块上方的尖山,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针导块与尖山之间形成有翻针针道,沿所述翻针导块下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一,沿所述碟山上端轨迹形成有接针针道二,所述翻针针道由上斜针道、沿上斜针道向下弧形过渡的V型针道以及沿V型针道远离上斜针道的方向向下弧形过渡的下斜针道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脑横机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母板上翻针走针轨迹依次经过上斜针道、V型针道及下斜针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必沃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