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7064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包括:外筒体、折流环以及柔性圈,所述外筒体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多个折流环,所述折流环的外侧环绕套接有所述柔性圈,所述折流环与所述柔性圈通过固定部进行固定,所述柔性圈延伸出所述折流环外侧3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柔性圈将折流环与石墨块间隙从原来的5mm控制到2mm,大幅减少了水路大幅从折流环和石墨块的间隙流走,同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柔性圈不仅具有较好的弹性效果便于安装,使石墨块与折流环装配完后也能紧密接触提升折流效果,另外聚四氟乙烯本身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长期有效性,提高了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
技术介绍
石墨冷凝器由于抗酸性腐蚀常用于氯化系列产品的生产。但是在生产的过程中,石墨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往往达不到设计的要求,使用时间的越长换热效果会逐渐变差。同时由于各个厂家在生产石墨冷凝器时外筒体和石墨块安装规范不一致,目前国标没有规定折流环和石墨块的标准距离,行业内标准折流环与石墨块的距离控制在5mm左右,间距越大,石墨块放进筒体时就越方便,但折流的效果就越差从而换热效果就差;间距越小,折流效果就越好,但装配过程就慢,且折流环和外筒体在铸造的过程中不能保证是标准圆形,所以就导致可能装配失败,有的生产厂家为了装配方便没有很好的控制折流板和石墨块的间距,且折流板在长期水路冲刷过程中焊接破坏,导致冷凝器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水路走“短路”,不从石墨块中流动,直接从筒体和石墨块之间缝隙通过,造成与物料接触面大大变少,换热效果也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相关产品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通过对石墨冷凝器的折流环结构进行改造,减少折流环与石墨块的间距,使用具有柔软性和弹性的材料,降低了冷凝器筒体与石墨块的装配的难度,换热效果大幅提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包括:外筒体、折流环以及柔性圈,所述外筒体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多个折流环,所述折流环的外侧环绕套接有所述柔性圈,所述折流环与所述柔性圈通过固定部进行固定,所述柔性圈延伸出所述折流环外侧3mm。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在本技术的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部为铆钉、螺钉或者插销,从而使所述折流环与所述柔性圈之间相对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通过增设柔性圈将折流环与石墨块间隙从原来的5mm控制到2mm,大幅减少了水路大幅从折流环和石墨块的间隙流走,同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柔性圈不仅具有较好的弹性效果便于安装,使石墨块与折流环装配完后也能紧密接触提升折流效果,另外聚四氟乙烯本身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长期有效性,提高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所述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筒体、2-折流环、3-柔性圈、4-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参阅图1所示,所述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包括外筒体1、折流环2以及柔性圈3,所述外筒体1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多个折流环2,所述折流环2的外侧环绕套接有所述柔性圈3,所述折流环2与所述柔性圈3通过固定部4进行固定,所述柔性圈3延伸出所述折流环2外侧3mm。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圈3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弹性效果,便于安装,使石墨块与折流环2装配完后也能紧密接触,间距可控制到2mm以内,大幅提升折流效果,另外聚四氟乙烯本身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长期有效性,提高使用寿命。所述固定部4可以是铆钉、螺钉或者插销,从而使所述折流环2与所述柔性圈3之间相对固定。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通过增设柔性圈3将折流环2与石墨块间隙从原来的5mm控制到2mm,大幅减少了水路大幅从折流环2和石墨块的间隙流走,同时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的柔性圈3不仅具有较好的弹性效果便于安装,使石墨块与折流环2装配完后也能紧密接触提升折流效果,另外聚四氟乙烯本身的耐腐蚀性能可以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长期有效性,提高了使用寿命。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折流环以及柔性圈,所述外筒体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多个折流环,所述折流环的外侧环绕套接有所述柔性圈,所述折流环与所述柔性圈通过固定部进行固定,所述柔性圈延伸出所述折流环外侧3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圆孔块式石墨冷凝器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体、折流环以及柔性圈,所述外筒体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多个折流环,所述折流环的外侧环绕套接有所述柔性圈,所述折流环与所述柔性圈通过固定部进行固定,所述柔性圈延伸出所述折流环外侧3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坤白汉民彭建国陈凯张龙基李艳鹏黄仁军
申请(专利权)人:潜江新亿宏有机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