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2706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对流换热箱,所述对流换热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进口和回水管的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盘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清灰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对流换热技术领域。该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通过清洁刷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在换热盘管表面来回运动,将换热盘管表面的积灰及时清理掉,有效防止散热盘管表面积灰导致的盘管导热性差,提高了换热盘管的对流换热效率,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流换热
,具体为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温室,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温室的类型包括种植温室、养殖温室、展览温室、实验温室、餐饮温室、娱乐温室等;温室系统的设计包括增温系统、保温系统、降温系统、通风系统、控制系统、灌溉系统等;大棚只是简单的塑料薄膜和骨架结构,其内部设施很少,没有温室要求的高。因此严格说来,温室比大棚设备要求更高,可能要用到比较先进的仪器来严格控温。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和降低生产成本,大型种植基地,常对大型设备的尾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作为温室大棚供暖的一部分,由于设备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粉尘,粉尘量有的超过1000mg/Nm3,极易附着换热盘管的表面,粉尘在换热盘管表面堆积,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严重影响换热盘管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解决了粉尘在换热盘管表面堆积,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会严重影响换热盘管换热效率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对流换热箱,所述对流换热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出水管的进口和回水管的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盘管,所述对流换热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清灰机构,所述清灰机构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对流换热箱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框,两个所述电机安装框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相适配的齿轮,所述清灰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框,两个所述支撑框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内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清洁刷。优选的,所述对流换热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轨,所述清灰机构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导向轨相适配的导向块。优选的,所述对流换热箱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检修门。优选的,所述对流换热箱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所述排灰口通过密封盖密封。优选的,所述对流换热箱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口与出水管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加热管相连通。优选的,所述环形清洁刷与换热盘管的管壁贴合。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通过对流换热箱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清灰机构,清灰机构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对流换热箱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框,两个电机安装框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相适配的齿轮,清灰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框,两个支撑框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支撑框的内部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有固定环,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清洁刷,清洁刷在驱动电机的带动下,在换热盘管表面来回运动,将换热盘管表面的积灰及时清理掉,有效防止散热盘管表面积灰导致的盘管导热性差,提高了换热盘管的对流换热效率,充分回收设备废气中的余热,有效提高了企业的效益。(2)、该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通过对流换热箱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口与出水管的出口相连通,循环水泵的出口与加热管相连通,为加热管内的水循环提供动力,方便加热管内的水将热量带到温室大棚内,对温室大鹏进行加热,为温室大棚内植物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温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左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清灰机构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对流换热箱、2进气管、3出气管、4出水管、5回水管、6换热盘管、7清灰机构、71支撑框、72连接杆、73连杆、74固定环、75清洁刷、8支撑板、9齿条、10电机安装框、11驱动电机、12传动杆、13齿轮、14导向轨、15导向块、16检修门、17排灰口、18循环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对流换热箱1,对流换热箱1的右侧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循环水泵18,循环水泵18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及外部电源连接,循环水泵18的进口与出水管4的出口相连通,循环水泵18的出口与加热管相连通,对流换热箱1的正面通过合页铰接有检修门16,方便定期检修对流换热箱1内部,对流换热箱1的底部开设有排灰口17,排灰口17通过密封盖密封,对流换热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2,对流换热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3,对流换热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4,对流换热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回水管5,出水管4的进口和回水管5的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盘管6,对流换热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清灰机构7,对流换热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导向轨14,清灰机构7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导向轨14相适配的导向块15,清灰机构7包括两个支撑框71,两个支撑框71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杆72固定连接,支撑框71的内部通过连杆73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4,固定环7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清洁刷75,环形清洁刷75与换热盘管6的管壁贴合,清灰机构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两个支撑板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9,对流换热箱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框10,两个电机安装框1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为三相异步交流电机,具有正反转的功能,通过导线与控制系统及外部电源连接,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2,传动杆12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9相适配的齿轮13。使用时,尾气从进气管2进入对流换热箱1内,从出气管3排出对流换热箱1,尾气在对流换热箱1内流通的过程中与换热盘管6通过对流换热将尾气的热能传递给换热盘管6内的流体,实现尾气废热的回收利用,换热盘管6内的流体在循环水泵18的作用下,将换热盘管6内的高温流体泵送至需要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对流换热箱(1),所述对流换热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2),所述对流换热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4),所述对流换热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回水管(5),所述出水管(4)的进口和回水管(5)的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盘管(6),所述对流换热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清灰机构(7),所述清灰机构(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两个所述支撑板(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9),所述对流换热箱(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框(10),两个所述电机安装框(1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9)相适配的齿轮(13);/n所述清灰机构(7)包括两个支撑框(71),两个所述支撑框(71)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杆(7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71)的内部通过连杆(73)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4),所述固定环(7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清洁刷(7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室大棚的热管对流换热装置,包括对流换热箱(1),所述对流换热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2),所述对流换热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出气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换热箱(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出水管(4),所述对流换热箱(1)右侧的底部连通有回水管(5),所述出水管(4)的进口和回水管(5)的出口之间连通有换热盘管(6),所述对流换热箱(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清灰机构(7),所述清灰机构(7)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两个所述支撑板(8)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齿条(9),所述对流换热箱(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电机安装框(10),两个所述电机安装框(10)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传动杆(12),所述传动杆(12)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齿条(9)相适配的齿轮(13);
所述清灰机构(7)包括两个支撑框(71),两个所述支撑框(71)相对的一侧之间通过连接杆(7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71)的内部通过连杆(73)固定连接有固定环(74),所述固定环(74)的内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炳宏胡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人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