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928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属于自行车车灯技术领域。该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包括支撑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把手,所述第一支架为V字型,所述把手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两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纹杆、滑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纹杆、箱体、第一圆杆、第一垫板、第一橡胶套、第一支架、第二垫板、第二圆杆、第二橡胶套、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的作用,从而达到了锁紧机构抗震效果好的目的,在电动自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使车灯不易与自行车车体发生共振,使车灯与车体之间较为稳定,不易损坏,提高了车灯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
技术介绍
自行车灯即为安装在自行车上以供骑友夜骑的灯具,骑友多用手电加抱夹这样的组合来充当夜骑装备,因法律并未强制自行车装设灯光照明设备,以及车身上的反光装置不足,导致自行车在视线不良的状况下行驶时,很容易与汽、机车发生擦撞事故,自行车以及电动自行车上配备车灯方能提高其夜间行驶安全性,而现有的电动自行车车灯锁紧机构抗震效果差,由于电动自行车自身减震效果差,当电动自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电动自行车会发生较大的振动,从而会导致车灯发生共振,使车灯的锁紧机构变松,使车灯不稳,同时也会降低车灯的使用寿命。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旨在改善电动自行车车灯锁紧机构抗震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包括支撑装置和升降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架和把手,所述第一支架为V字型,所述把手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把手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两端,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螺纹杆、滑动组件、LED灯、第一减震组件和第二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第一橡胶套、第一垫板、第一弹簧和第一圆杆,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第二橡胶套、第二垫板、第二弹簧和第二圆杆,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所述滑动组件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外表面,所述LED灯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一侧,所述第一橡胶套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橡胶套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外表面,所述第一垫板连接于所述第一橡胶套一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与所述第一垫板和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圆杆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垫板一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一圆杆外表面,所述第一圆杆贯穿延伸至所述滑动组件内部,所述第二橡胶套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橡胶套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外表面,所述第二垫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橡胶套一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与所述第二垫板和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圆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垫板一侧,所述第二弹簧套接于所述第二圆杆外表面,所述第二圆杆贯穿延伸至所述滑动组件内部。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箱体、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所述LED灯安装于所述箱体一侧,所述第一弹簧连接于所述箱体两侧,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所述箱体两侧,所述箱体两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均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套环和所述第二套环安装于所述箱体内壁。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杆插接于所述第一套环内部,所述第二圆杆插接于所述第二套环内部。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两侧从上到下依次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圆杆与所述第一通孔间隙配合,第二圆杆与所述第二通孔间隙配合。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还包括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连接于所述第一圆杆一端,所述第二限位杆安装于所述第二圆杆一端。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转杆、防护罩、电池盒和蓄电池,所述转杆连接于所述螺纹杆另一端,所述防护罩安装于所述箱体一侧,所述LED灯位于所述防护罩内部,所述电池盒连接于所述箱体内壁,所述蓄电池安装于所述电池盒内壁。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横截面为梯形结构,所述箱体外侧与所述第一支架两臂平行。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一侧开设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贯穿延伸至所述电池盒内。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保护套、开关、第二支架和第三套环,所述保护套套接于所述把手外表面,所述开关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架一侧,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支架两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三套环连接。在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与所述LED灯和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螺纹杆能够于所述第三套环内转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使用时,转动转杆,转杆会带动螺纹杆转动,螺纹杆会通过螺纹孔带动箱体上下移动,箱体会带动LED灯上下移动,从而可调节LED灯在电动自行车上的高度,当箱体上下移动时,箱体会通过第一圆杆和第一垫板带动第一橡胶套在第一支架上移动,通过第二垫板和第二圆杆带动第二橡胶套在第一支架上移动,使第一橡胶套和第二橡胶套分别与第一套环和第二套环处于同一高度,便于根据实际情况调节高度进行照明,当电动自行车行驶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时,两个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可对箱体进行减震,第一圆杆和第二圆杆在箱体内平行移动,减少第一支架对LED灯产生的共振,使LED灯能够较为稳定在电动自行车上,从而达到了锁紧机构抗震效果好的目的,在电动自行车在凹凸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使车灯不易与自行车车体发生共振,使车灯与车体之间较为稳定,不易损坏,提高了车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支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装置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升降装置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滑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减震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0-支撑装置;110-第一支架;120-把手;130-保护套;140-开关;150-第二支架;160-第三套环;20-升降装置;210-螺纹杆;220-转杆;230-滑动组件;231-箱体;232-第一套环;233-充电口;234-螺纹孔;235-第一通孔;236-第二套环;237-第二通孔;240-LED灯;250-防护罩;260-第一减震组件;261-第一橡胶套;262-第一垫板;263-第一弹簧;264-第一圆杆;265-第一限位杆;270-第二减震组件;271-第二橡胶套;272-第二垫板;273-第二弹簧;274-第二圆杆;275-第二限位杆;280-电池盒;290-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撑装置(10),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第一支架(110)和把手(120),所述第一支架(110)为V字型,所述把手(120)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把手(120)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两端;/n升降装置(20),所述升降装置(20)包括螺纹杆(210)、滑动组件(230)、LED灯(240)、第一减震组件(260)和第二减震组件(270),所述第一减震组件(260)包括第一橡胶套(261)、第一垫板(262)、第一弹簧(263)和第一圆杆(264),所述第二减震组件(270)包括第二橡胶套(271)、第二垫板(272)、第二弹簧(273)和第二圆杆(274),所述螺纹杆(21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一侧,所述滑动组件(230)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210)外表面,所述LED灯(240)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230)一侧,所述第一橡胶套(261)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橡胶套(261)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外表面,所述第一垫板(262)连接于所述第一橡胶套(261)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63)两端与所述第一垫板(262)和所述滑动组件(230)连接,所述第一圆杆(264)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垫板(262)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63)套接于所述第一圆杆(264)外表面,所述第一圆杆(264)贯穿延伸至所述滑动组件(230)内部,所述第二橡胶套(271)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橡胶套(271)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外表面,所述第二垫板(272)安装于所述第二橡胶套(271)一侧,所述第二弹簧(273)两端与所述第二垫板(272)和所述滑动组件(230)连接,所述第二圆杆(274)安装于所述第二垫板(272)一侧,所述第二弹簧(273)套接于所述第二圆杆(274)外表面,所述第二圆杆(274)贯穿延伸至所述滑动组件(230)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装置(10),所述支撑装置(10)包括第一支架(110)和把手(120),所述第一支架(110)为V字型,所述把手(120)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把手(120)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两端;
升降装置(20),所述升降装置(20)包括螺纹杆(210)、滑动组件(230)、LED灯(240)、第一减震组件(260)和第二减震组件(270),所述第一减震组件(260)包括第一橡胶套(261)、第一垫板(262)、第一弹簧(263)和第一圆杆(264),所述第二减震组件(270)包括第二橡胶套(271)、第二垫板(272)、第二弹簧(273)和第二圆杆(274),所述螺纹杆(210)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一侧,所述滑动组件(230)螺纹连接于所述螺纹杆(210)外表面,所述LED灯(240)安装于所述滑动组件(230)一侧,所述第一橡胶套(261)设置为两个,所述第一橡胶套(261)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外表面,所述第一垫板(262)连接于所述第一橡胶套(261)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63)两端与所述第一垫板(262)和所述滑动组件(230)连接,所述第一圆杆(264)一端安装于所述第一垫板(262)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63)套接于所述第一圆杆(264)外表面,所述第一圆杆(264)贯穿延伸至所述滑动组件(230)内部,所述第二橡胶套(271)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第二橡胶套(271)套接于所述第一支架(110)外表面,所述第二垫板(272)安装于所述第二橡胶套(271)一侧,所述第二弹簧(273)两端与所述第二垫板(272)和所述滑动组件(230)连接,所述第二圆杆(274)安装于所述第二垫板(272)一侧,所述第二弹簧(273)套接于所述第二圆杆(274)外表面,所述第二圆杆(274)贯穿延伸至所述滑动组件(230)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车灯锁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230)包括箱体(231)、第一套环(232)和第二套环(236),所述LED灯(240)安装于所述箱体(231)一侧,所述第一弹簧(263)连接于所述箱体(231)两侧,所述第二弹簧(273)安装于所述箱体(231)两侧,所述箱体(231)两侧开设有螺纹孔(234),所述螺纹孔(234)与所述螺纹杆(210)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环(232)和所述第二套环(236)均设置为两个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套环(232)和所述第二套环(236)安装于所述箱体(231)内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松坡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泛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