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885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在瓶体顶部的护圈,护圈形状为圆弧形,护圈与瓶体同轴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护圈内壁的rfid超高频标签,rfid超高频标签与护圈的轴向侧边之间留有1‑1.5cm的弧形间距,护圈的两端之间留有供信号进行传输的缺口。首先将rfid超高频标签设置在护圈内壁,使得瓶体在运输和叠瓶过程中,护圈对rfid超高频标签进行防护,减少或者避免其发生物理损伤,保证了标签的使用寿命。rfid超高频标签却能通过与护圈的轴向侧边之间保有1‑1.5cm的弧形间距,使得rfid超高频标签在3.5米的范围内以及两层叠瓶条件下也能够有效被读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属于瓶装燃气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对液化气钢瓶的流转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的方式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在气瓶护圈上加装二维码标识,第二种是在护圈上加装出孔洞码,这两种方式都需要人主动扫描才能留下各个流转环节的记录,二维码标识通过拍照的方式就能复制,容易造假,监控过程安全性低,扫码孔洞码的过程需要专门的设备以及比较好的光线,光线不好的情况需要另外辅助光源。第三种是在气瓶阀门上安装高频标签,识别方式相较前两种更为简单,但是需要人工主动去近距离扫描识别。为了尽可能减少识别过程中的人工操作,就会采用第四种方式,以替代前三种方式。第四种方式是在钢瓶上设置超高频标签,以实现远距离自动识别读取,省去了人工扫描的工序。但目前市面上采用的超高频标签由于液化气钢瓶的全金属环境和运输时的叠瓶等操作,导致标签识别率过低。且由于标签安装的位置位于钢瓶的外部,在液化气钢瓶的流转过程中超高频标签发生物理损坏的概率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在瓶体顶部的护圈,护圈形状为圆弧形,护圈与瓶体同轴设置,还包括设置在护圈内壁的rfid超高频标签,rfid超高频标签与护圈的轴向侧边之间留有1-1.5cm的弧形间距,护圈的两端之间留有供信号进行传输的缺口。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首先将rfid超高频标签设置在护圈内壁,使得瓶体在运输和叠瓶过程中,护圈对rfid超高频标签进行防护,减少或者避免其发生物理损伤,保证了标签的使用寿命。一般而言,为了防止信号屏蔽,rfid超高频标签只能设置在护圈外壁上,但是特别的,针对YSP35.5液化气钢瓶所使用的护圈规格,rfid超高频标签却能通过与护圈的轴向侧边之间保有1-1.5cm的弧形间距,使得rfid超高频标签在3.5米的范围内以及两层叠瓶条件下也能够有效被读取,其原因在于护圈两端之间的缺口提供了rfid超高频标签进行信号传输的通道,rfid超高频标签的安装位置又十分靠近缺口的边缘,此外圆弧形的护圈起到了较好的信号增强效果,信号通过缺口到达护圈内后,经过护圈对信号的反射增强效应,使rfid超高频标签接收到更多的信号和能量,从而有效保证了rfid超高频标签在护圈内侧的识别有效性,兼顾了标签识别性能和标签在使用过程中的物理防护效果。此外护圈两端之间的缺口还能用于连接减压阀门,供液化燃气进行输出。本技术所述rfid超高频标签的底部和瓶体顶部之间的间距为3.5-4cm,护圈的高度为15cm。本技术所述护圈上沿周向开设有提手孔,rfid超高频标签至少部分位于提手孔和护圈的轴向侧边之间。本技术所述rfid超高频标签的形状为长方体,rfid超高频标签的两个高度侧边均平行于护圈轴线且均与护圈内壁贴合,rfid超高频标签的宽度为1-1.5cm,rfid超高频标签的高度为5-6cm。本技术所述rfid超高频标签通过铆钉或者强力胶固定在护圈内壁上。本技术所述护圈的径向厚度为2-3cm,rfid超高频标签的厚度为0.2-0.4cm。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YSP35.5液化气钢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YSP35.5液化气钢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是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1、设置在瓶体1顶部的护圈2以及设置在护圈2内壁的rfid超高频标签3。护圈2形状为圆弧形,瓶体1大致为圆柱体,护圈2和瓶体1同轴设置,护圈2的尺寸与瓶体1相匹配。瓶体1的容积为0.355m3,高度0.68m,外径为320-350mm。护圈2的外径在185-195mm,护圈2的径向壁厚为2-3cm,护圈2的两端之间留有弧形的缺口9,缺口9对应的圆心角为80-100°,护圈2的高度为15cm。rfid超高频标签3的形状为常规的长方体,rfid超高频标签3的两个高度侧边均平行于护圈2轴线且均与护圈2内壁贴合,rfid超高频标签3上设置有铆钉孔,铆钉孔处设置有铆钉5,rfid超高频标签3通过铆钉5固定在护圈2内壁上。护圈2的内壁为圆柱面,rfid超高频标签3的平面外壁正对于护圈2的内壁,为了使rfid超高频标签3能够尽可能靠近护圈2的内壁,减少rfid超高频标签3和护圈2内壁之间的缝隙,rfid超高频标签3的宽度为1-1.5cm,以使rfid超高频标签3的宽度远小于护圈2的内径。此外rfid超高频标签3的厚度为0.2-0.4cm,以使rfid超高频标签3的厚度远小于护圈2的厚度,因此rfid超高频标签3不会占据护圈2内过多空间。此外,rfid超高频标签3的高度为5-6cm,从而配合rfid超高频标签3的宽度和厚度,减少金属护圈2对于无线信号的干扰,起到抗金属屏蔽的效果。护圈2上沿周向开设有提手孔4,以便于搬运人员抓握护圈2。rfid超高频标签3至少部分位于提手孔4和护圈2的轴向侧边之间,一方面避免rfid超高频标签3通过提手孔4外露于护圈2的外壁外侧,保证护圈2对rfid超高频标签3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rfid超高频标签3也可以通过提手孔4将部分信号传输至护圈2外侧,增强识别器接收到rfid超高频标签3发出信号的概率。YSP35.5液化气钢瓶会在运输车辆上进行叠瓶,识别器就安装在运输车辆上,当YSP35.5液化气钢瓶被搬运上车后,识别器就自动对rfid超高频标签3进行识别,从而读取YSP35.5液化气钢瓶的信息。其中,rfid超高频标签3需要将信号从护圈2的中间发射至护圈2外,才能够被识别器识别到,而护圈2两端之间的缺口9和护圈2上的提手孔4就能够作为一个信号传输通道,避免了护圈2对信号的完全屏蔽。基于缺口9的尺寸规格,rfid超高频标签3与护圈2的轴向侧边之间留有1-1.5cm的弧形间距d1,d1即rfid超高频标签3与其相邻的缺口9端部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在瓶体顶部的护圈,护圈形状为圆弧形,护圈与瓶体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护圈内壁的rfid超高频标签,rfid超高频标签与护圈的轴向侧边之间留有1-1.5cm的弧形间距,护圈的两端之间留有供信号进行传输的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在瓶体顶部的护圈,护圈形状为圆弧形,护圈与瓶体同轴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护圈内壁的rfid超高频标签,rfid超高频标签与护圈的轴向侧边之间留有1-1.5cm的弧形间距,护圈的两端之间留有供信号进行传输的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rfid超高频标签的底部和瓶体顶部之间的间距为3.5-4cm,护圈的高度为15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圈检测的YSP35.5液化气钢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圈上沿周向开设有提手孔,rfid超高频标签至少部分位于提手孔和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秀娟吴卫吴东英南颖颖
申请(专利权)人:瓶安用气杭州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