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支架及管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2685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公路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支架及管箱系统,其中可调支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支架,通过三个铰接点来实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能够与挡墙较好地连接,同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与挡墙固定连接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视为相互固定的整体,其与支撑杆和斜撑杆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能够实现稳定支撑管箱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支架及管箱系统
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可调支架及管箱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用于支撑通信系统管箱的固定支架常常为固定三脚架,由于现场用于安装固定三脚架的挡墙倾斜角度不一,使得固定三脚架须在现场按照挡墙角度定做,不能批量在工厂中生产,只能在现场现做,其存在加工效率慢,材料浪费大,人工浪费严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用于支撑通信系统管箱的固定支架存在加工效率慢,材料浪费大,人工浪费严重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支架及管箱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支架,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铰接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铰接有第二支座。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支架,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斜撑杆相铰接,同时配合以所述支撑杆另一端与第一支座铰接,且所述斜撑杆远离所述支撑杆的端部与第二支座铰接,在遇到挡墙倾斜角度不一时,通过调节第一支座与支撑杆之间的角度,支撑杆与斜撑杆之间的角度,以及斜撑杆与第二支座之间的角度,通过三个铰接点来实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能够与挡墙较好地连接,同时,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与挡墙固定连接后,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可视为相互固定的整体,其与支撑杆和斜撑杆形成稳定的三角结构,能够实现稳定支撑管箱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支架,在遇到挡墙倾斜角度不一时,能够通过三个铰接点来实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能够与挡墙较好地连接,从而实现可调支架能够在工厂批量预制,进而提高可调支架的加工效率,减少材料及人工的浪费。优选地,支撑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管箱的限位组件。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组件能够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与所述支撑杆相互锁紧连接。来实现与不同型号管箱的卡接适配。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孔,所述限位组件能够沿所述条形孔长度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架体和设置于所述条形孔下方的卡板,所述架体与所述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贯穿所述条形孔,所述连接部件带动所述架体和所述卡板从所述支撑杆两侧夹紧所述支撑杆,来实现限位组件与所述支撑杆相互锁紧连接。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螺栓,所述架体包括用于卡接所述管箱的L形板件,所述L形板件背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通孔,所述螺栓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卡板螺纹连接,所述架体来实现所述卡板从所述支撑杆两侧夹紧所述支撑杆优选地,所述卡板为条状,所述卡板至少一个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条形孔的孔径,且所述卡板剩余的至少一个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条形孔的孔径。使得卡板很方便地从条形孔中放入条形孔的下方,安装更加方便。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槽钢,所述条形孔设置于所述槽钢的腹板上,所述槽钢两侧的翼缘之间连接有钢网板,所述钢网板位于所述卡板下方。设置钢网板,卡板脱离连接部件后掉落至钢网板上,以防止卡板掉落别处而丢失。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管箱系统,包括如本申请所述的可调支架,所述可调支架为至少两个,且间隔平行设置,相邻所述可调支架之间搭接有管箱,所述管箱与所述限位组件相适配。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管箱系统,包括如本申请所述的可调支架,至少两个可调支架来支撑管箱,更加稳定,可调支架在遇到挡墙倾斜角度不一时,能够通过三个铰接点来实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能够与挡墙较好地连接,从而实现可调支架能够在工厂批量预制,进而提高可调支架的加工效率,减少材料及人工的浪费。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支架,在遇到挡墙倾斜角度不一时,能够通过三个铰接点来实现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均能够与挡墙较好地连接,从而实现可调支架能够在工厂批量预制,进而提高可调支架的加工效率,减少材料及人工的浪费。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支架,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组件能够沿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与所述支撑杆相互锁紧连接。来实现与不同型号管箱的卡接适配。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可调支架,所述卡板为条状,所述卡板至少一个方向的宽度小于所述条形孔的孔径。使得卡板很方便地从条形孔中放入条形孔的下方,安装更加方便。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管箱系统,包括如本申请所述的可调支架,所述可调支架为至少两个,且间隔平行设置,相邻所述可调支架之间搭接有管箱,所述管箱与所述限位组件相适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主视)。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可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3是本技术的管箱杆与限位组件的配合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管箱的结构示意图(俯视)。图5是本技术的一种管箱的安装示意图(一种角度,斜撑杆为固定长度)。图6是本技术的一种管箱的安装示意图(另一种角度,斜撑杆为固定长度)。图7是本技术的另一种管箱的安装示意图(斜撑杆能够伸缩)。图标:1-支撑杆;11-条形孔;12-钢网板;2-斜撑杆;3-第一支座;4-第二支座;5-限位组件;51-架体;511-L形板件;512-连接板;52-卡板;53-连接部件;6-管箱;7-可调支架;8-挡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可调支架,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3,所述支撑杆1另一端铰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远离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铰接有第二支座4。支撑杆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管箱的限位组件5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组件5能够沿所述支撑杆1长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与所述支撑杆1相互锁紧连接,来实现与不同型号管箱的卡接适配。在施工中,为增加可互换性,可将所有限位组件5制作成能够沿所述支撑杆1长度方向移动的形式。具体地,所述支撑杆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孔11,所述限位组件5能够沿所述条形孔11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架体51和设置于所述条形孔11下方的卡板52,所述架体51与所述卡板52之间设置有连接部件53,所述连接部件53贯穿所述条形孔11,所述连接部件53带动所述架体51和所述卡板52从所述支撑杆1两侧夹紧所述支撑杆1,来实现限位组件5与所述支撑杆1相互锁紧连接。所述连接部件53优选螺栓,所述架体51包括用于卡接所述管箱的L形板件511,所述L形板件511背面连接有连接板512,所述连接板512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通孔,在安装时,螺栓的螺帽大于通孔直径,所述螺栓的螺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卡板52螺纹连接,卡板52上有与螺杆相适配的螺纹通孔,通过拧动螺栓来实现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3),所述支撑杆(1)另一端铰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远离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铰接有第二支座(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一端铰接有第一支座(3),所述支撑杆(1)另一端铰接有斜撑杆(2),所述斜撑杆(2)远离所述支撑杆(1)的端部铰接有第二支座(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支撑杆(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卡接管箱的限位组件(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限位组件(5)能够沿所述支撑杆(1)长度方向移动,并能够与所述支撑杆(1)相互锁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条形孔(11),所述限位组件(5)能够沿所述条形孔(11)长度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5)包括架体(51)和设置于所述条形孔(11)下方的卡板(52),所述架体(51)与所述卡板(52)之间设置有连接部件(53),所述连接部件(53)贯穿所述条形孔(11),所述连接部件(53)带动所述架体(51)和所述卡板(52)从所述支撑杆(1)两侧夹紧所述支撑杆(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亮陈明川雷红林徐严汪建清严伟滔王文龙白林沈弓召张维钟志辉赵巧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八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