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2669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13 1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包括:外壳组件,其包括导向筒、挡板、外壳体和固定法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导向筒的前端面通过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并形成完整的腔体,所述外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法兰,所述导向筒还连接DOC组件,所述外壳体还连通混合器组件;DPF组件,其包括DPF和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前端设置有驼峰结构,所述内筒体设置为恰好穿进至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法兰的前端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体内部设置有DPF;V型卡箍,其将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及固定法兰锁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可以使用常用工具快速拆装,便于维护,同时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
本技术柴油机尾气后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DPF(DieselParticulateFilter)颗粒过滤器,指安装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通过过滤来降低排气中颗粒物的装置,简称DPF。当DPF载体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称为催化型颗粒过滤器(catalyzeddieselparticulatefilter,简称CDPF)。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对汽车尾气排放污染物控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DPF能有效过滤尾气中70%-95%的颗粒物,在国六标准柴油发动机排气控制装置中,以成为标准配置,得到广泛的应用。尾气通过DPF时,大量颗粒物被DPF吸附,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DPF吸附的颗粒物逐渐积累,气流通道变窄,导致排气背压升高,这时就需要对DPF进行再生维护。目前通常采用主动再生或被动再生的方式,使DPF中累积的炭颗粒氧化。但是尾气中还含有硫化物、机油燃烧后产生的灰分等,无法通过主动再生或被动再生处理。因此,无论采用何种再生技术,都需要定期将DPF进行拆卸,清理灰分。目前,很多柴油车在整车布置时,排气控制装置受安装空间限制,采用箱式集成型(如重汽、东风等大批车型),本技术的申请正是针对集成型排气控制装置的DPF快速拆装而提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该结构可以使用常用工具快速拆装,便于维护,同时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包括:外壳组件,其包括导向筒、挡板、外壳体和固定法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导向筒的前端面通过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并形成完整的腔体,所述外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法兰,所述导向筒后端还连接DOC组件,所述外壳体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外壳体还连通混合器组件;DPF组件,其包括DPF和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前端设置有驼峰结构,所述内筒体设置为恰好穿进至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法兰的前端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体内部设置有DPF,其与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体贯通;V型卡箍,其将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及固定法兰锁紧。优选的是,所述导向筒尾端设置为锥形缩口,所述内筒体的尾端也设置为与所述导向筒尾端相配合的锥形缩口。优选的是,所述内筒体内壁还设置有衬垫,其包覆于所述DPF上。优选的是,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上还盖设有端盖,其与所述内筒体形成完整的腔体。优选的是,所述DPF组件内还设置有拆卸把手,用于抽拉所述DPF组件。优选的是,所述外壳体及挡板上部均凸出于所述导向筒上方,所述混合器组件与所述挡板上部连接。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操作简单,DPF维护方便,只需要拆开一个V型卡箍,拿下端盖,即可拆出DPF,提升拆装效率;2、本技术相对于其他同类设计(使用螺栓锁紧或者使用多个压码压紧),相关零部件少,减少拆装时遗失零部件的风险;3、本技术具有相当可靠、耐用的密封性,保证产品长期使用;4、本技术DPF组件后方无其他功能部件,气流经过DPF后,从DPF内筒体侧面导向进入上方空间,然后进入混合器组件,一方面,DPF的尺寸不受限制,可以根据车辆的排量进行匹配;另一方面,DPF后方气流空间充足,气流均匀性以及整体背压可以得到保证,这些指标是国六EGP产品必需要满足的条件。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后的气流流动方向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后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安装后的立面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各零件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结构各组件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外壳体组件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DPF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导向筒;2、挡板;3、外壳体;4、固定法兰;5、内筒体;6、衬垫;7、DPF;8、拆卸把手;9、V型卡箍;10、端盖;11、外壳组件;12、DPF组件;13、DOC组件;14、混合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包括:外壳组件11,其包括导向筒1、挡板2、外壳体3和固定法兰4,所述外壳体3与所述导向筒1的前端面通过所述挡板2固定连接并形成完整的腔体,所述外壳体3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法兰4,所述导向筒1尾端设置为锥形缩口,所述导向筒1后端还连接DOC组件13,所述外壳体3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外壳体3还连通混合器组件14,所述外壳体3及挡板2上部均凸出于所述导向筒1上方,所述混合器组件14与所述挡板2上部连接后连通混合器组件14,挡板2上部具有连接的圆形通孔;DPF组件12,其包括DPF7和内筒体5,所述内筒体5的前端设置有驼峰结构,所述内筒体5的驼峰结构上还盖设有端盖10,其与所述内筒体5形成完整的腔体,所述内筒体5的尾端也设置为与所述导向筒1尾端相配合的锥形缩口,所述内筒体5内壁还设置有衬垫6,其包覆于所述DPF上,所述内筒体5设置为恰好穿进至所述导向筒1内,所述内筒体5的驼峰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法兰4的前端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体5内部设置有DPF7,其与所述外壳体3的中空腔体贯通;所述DPF组件12内还设置有拆卸把手8,用于抽拉所述DPF组件12;V型卡箍9,其将所述内筒体5的驼峰结构及固定法兰4锁紧。在上述实施例中,DPF组件12安装时,沿导向筒1轴向定位推入外壳组件11,至DPF组件12的内筒体5尾端的锥形缩口与导向筒1尾端的锥形缩口相接触时,DPF组件12停止,此时内筒体5的驼峰结构与外壳组件11的固定法兰4之间具有一定的水平间隙,然后将端盖10、内筒体5的驼峰结构、固定法兰4配合安装,并使用V型卡箍9进行连接紧固,此时DPF组件12内筒体5与外壳组件11导向筒1尾部锥形缩口同时被压紧,形成良好的密封结构,保证整个结构的气密性,整套DPF组件12即安装完成。DPF组件12的拆卸时,使用常规扳手松开V型卡箍9,即可取下端盖10,然后抓住DPF组件12的拆卸把手8即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组件,其包括导向筒、挡板、外壳体和固定法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导向筒的前端面通过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并形成完整的腔体,所述外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法兰,所述导向筒后端还连接DOC组件,所述外壳体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外壳体还连通混合器组件;/nDPF组件,其包括DPF和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前端设置有驼峰结构,所述内筒体设置为恰好穿进至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法兰的前端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体内部设置有DPF,其与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体贯通;/nV型卡箍,其将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及固定法兰锁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组件,其包括导向筒、挡板、外壳体和固定法兰,所述外壳体与所述导向筒的前端面通过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并形成完整的腔体,所述外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固定法兰,所述导向筒后端还连接DOC组件,所述外壳体内部为中空腔体,所述外壳体还连通混合器组件;
DPF组件,其包括DPF和内筒体,所述内筒体的前端设置有驼峰结构,所述内筒体设置为恰好穿进至所述导向筒内,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位于所述固定法兰的前端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内筒体内部设置有DPF,其与所述外壳体的中空腔体贯通;
V型卡箍,其将所述内筒体的驼峰结构及固定法兰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捷拆装的抽拉式DPF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平黄育明汤琪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洛特福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